三刷℃,背后推手是它!极端高温频现,城市该如何提高适应“弹性”拉尼娜全球变暖国家气候中心副热带

烈日当空,热浪滚滚。今天,上海最高气温再次轻松迈过40℃。

截至7月14日,上海今年已累计出现15个高温日,发布10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3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在7月中上旬就出现3个超过40℃的高温日,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如此高温今年并非上海独有。放眼全国,大部分地区皆处于“高烧”之下,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气温连超40℃。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6月以来(截至7月12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此次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已持续超过30天)、极端性强、影响大,全国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如此罕见高温是由拉尼娜导致的年度现象,还是全球气候变暖大趋势的具体体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认为,今夏高温与全球变暖有着直接关联,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高温将在未来30年更频繁地出现,且强度还会不断刷新。他提醒:“城市人口密集,面对未来可能频繁出现的极端高温,应尽早把应对高温灾害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规划,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城市在这方面有所尝试”。

拉尼娜导致副热带高压北抬西伸,我国中东部“桑拿天”不断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称,气象学家已连续第三年预测拉尼娜现象。而目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为我国6月以来南方高温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条件。

“这在今年梅雨季表现得相当明显。”魏科说,今年,由于副热带高压较强,时而将梅雨带北抬至江淮流域,时而又南移,这样的“上蹿下跳”反而在上海造成少雨高温的“空梅”,降雨量较常年减少七成。“从我国总体来看,整个梅雨季雨量也减少了20%,这符合拉尼娜事件通常导致我国长江流域偏干旱的规律。”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分析,今年6月下旬以来,副热带高压北抬,特别是台风“暹芭”于7月上旬北上后,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伊朗高压东伸,并与中纬度大陆高压相结合,在我国上空形成稳定的暖高压带,进而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此外,由于副热带高压携带的水汽使得我国中东部地区湿度较大,体感温度更高。

全球变暖并非整个地球“齐步走”,极端高温将“此起彼伏”

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显示,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为1979年以来最高,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频发,而全球变暖则是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这是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大气变得更加不稳定的表现。”魏科解释说,全球变暖并非是整个地球“齐步走”一起慢慢变暖,而是极端高温事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此起彼伏地发生,去年极端高温事件集中发生在北美,今年在我国表现得更为显著。

今年年初发布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

“未来30年,气候变暖的趋势已定,这样的极端高温不是今年扛过去就不会再来,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且强度可能会越来越大,高温纪录将会不断刷新。”魏科强调,IPCC第六次报告指出,全球变暖正把地球生态推向“适应极限”,在到达这个极限后,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将没有能力再适应更多变化。

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城市可引入冷屋顶、海绵体提高适应“弹性”

“我们现在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就是为了改变地球30年后的气候趋势,但在这30年间,我们势必要面对气候变暖带来的种种极端天气事件。”魏科表示,除了高温,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也要引起警惕。

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因其人口密度高、基础设施分布广而极易受到不断升级的气候危机的影响。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已有一些城市开始尝试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减缓气候变暖多带来的不利影响。

比如,针对热岛效应,不少城市已开始引入“冷屋顶”(减少屋顶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增加城市绿地和绿植墙,以降低市中心气温;建设垂直农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使土壤、绿化成为城市的海绵体,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和抵御气象灾害的“弹性”等。

作者/许琦敏

责任编辑:刘正然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广东网络发言人遭遇三年之痒:突发事件多部门失声新闻台三年之后,“幽壹”坦言,虽然社会对网络发言人制度评价普遍不错,但当年的担心还是有一部分化为了现实:一部分网络发言人工作做得不错,面对突发事件反应很迅速;也有一部分网络发言人做得不甚满意,沦为了作秀工具。“幽壹”特别在意的是,遇到突发事件,大多数部门并未能及时通过网络发言人发出声音。 一个事实摆在面前。在网络发言人制度运 jvzq<84pgyy/ewyx0et0eqnpc1813;564252399230yivvq
1.干旱而非垃圾输入改变了异养呼吸对高山草甸土壤呼吸的贡献然而,干旱通过改变植物生产力,间接影响了这些过程,从而对土壤呼吸产生影响。此外,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调控土壤呼吸的重要环境因子,它们不仅直接影响微生物代谢速率,还通过植物生理过程间接影响呼吸。因此,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呼吸对干旱事件和凋落物变化表现出高度的响应性。jvzquC41yy}/gknqvtgeg7hqo1tfy|k14286/:6142863:652:994<87;0nuo
2.热浪席卷东南亚!厄尔尼诺今夏或刷新全球最暖纪录强厄尔尼诺年份,均出现了极端干旱或洪涝灾害。以1997-1998年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为例: 1997年海温距平指数从1月起连续12个月持续上升,到1997年12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平均海表温度距平达到2.8℃的极高值,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14个月,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海温距平指数峰值最高、强度最大的一次。 jvzquC41grgqg{3qggkf0lto1gvbrnw1C1nuou44249.2>4381ipp}jpva>8::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