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行业由以量取胜快速发展向高质量持久式增长切换「图」华经情报网

生态环境治理行业是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提供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监测等技术和服务的行业。其中,生态修复是生态环境治理行业新兴的细分领域,生态修复行业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恢复或提升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的行业,生态修复需要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中,实现源头保护、利用节约和破坏修复,保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功能稳定,促进自然资本保值增值。生态修复行业涉及的领域包括土壤污染治理、荒漠化治理、矿山复垦、园林绿化、河湖湿地修复等。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主题。

二、发展背景

1、政策环境

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出台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2022年9月,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气象局、林草局共同发布了《“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相关法规政策等文件的出台,为生态修复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基本原则,为生态修复行业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了参与主体的活跃度和产业发展空间,也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2、社会环境

200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制定了之后十年的城市绿化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由此揭开生态修复行业高速发展序幕。近年来,政府日益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持续加大对环境治理的力度,国家重大会议上也一再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地位,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快速释放,生态修复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规模逐渐上升,由2016年的314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7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75%。

三、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近年来,政府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持续发力,目前全国水土流失总治理面积已超过150万平方千米,2023年,累计安排中央资金81.4亿元人民币,一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7万平方公里,整治坡耕地82.46万亩,新建淤地坝和拦沙坝600座,除险加固病险淤地坝432座,治理东北黑土区侵蚀沟2067条,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505条。

2、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市场规模

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监局发布的《“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矿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累计淘汰退出煤矿5464处、产能9.4亿吨,煤矿平均产能达到100万吨/年以上,安全保障能力高的大型煤矿产能占比达到80%左右。通过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矿山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好转,据统计,2023年我国矿山恢复治理面积为5.6万公顷,矿山生态修复市场规模为83.4亿元。

3、我国生态修复市场规模

前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灾害频发、海洋自然岸线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等各类生态问题频发,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各类利好政策频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生态修复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2023年我国生态修复整体市场规模约为4469,2016-2023年CAGR约为6.9%。

四、生态修复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生态修复的细分业务领域众多,行业尚无较为权威官方的规定界定范围和技术标准,使得行业内企业众多且类别繁杂。生态修复行业参与者主要分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园林绿化领域竞争比较激烈,而土壤污染治理、荒漠化治理、矿山复垦等领域则还没有具有显著龙头市场地位的公司。

2、重点企业介绍

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生态环境建设主业,覆盖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土壤修复、土地整治、水环境治理等自然环境生态修复业务,以及景观园林、市政工程、环卫保洁等人工环境生态建设业务。历经多年的行业深耕和研发积累,公司已成为集投融资、技术咨询服务与研发、关键材料生产、关键装备研制、项目勘查设计、施工与运营管护以及生态产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全产业链生态修复企业,2023年冠中生态营收3.77亿元。

五、生态修复行业发展趋势

1、推广先进适用防治技术、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监局发布的《“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提出推广采用崩落、充填、隔离等治理方法,对高风险采空区开展微震监测和风险评估。推动先进矿山安全生产装备科研成果的应用,加强矿山安全应用试点示范。深化开展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遴选,引导和推进矿山企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矿山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重大灾害治理技术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冲击地压治理、采空区治理、边坡防治、防灭火、智能感知、粉尘防治、爆破振动控制、尾矿库溃坝灾害治理、采空区废石或尾砂高浓度充填、模袋法尾矿筑坝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2、生态地质调查服务于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拓展了生态修复工作新内涵

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为了指导和规范各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制定《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指南定义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技术流程一般划分为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管理维护四个阶段。根据生态保护修复的规模范围、实施期限、自然生态特征、修复条件及难易程度等,可将四个阶段合并或简化。

3、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

生态修复整体行业内集中度较低,小规模企业偏多。随着生态修复行业的发展,在行业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行业内优胜劣汰效应逐渐显现。技术水平、项目经验和项目承接能力等门槛必然使得部分小企业在竞争中逐渐被市场淘汰,同时也减少行业内依靠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情形,行业也逐渐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具有较强资金规模、技术实力、跨地区经营能力等优势的企业获得了较多业务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会逐渐提升。

2026-2032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潜力评估报告,主要包括行业趋势预测及趋势预测、投资特性及风险防范、发展机遇分析、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等内容。

THE END
0.有水有土才有家,师生畅谈我国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通讯员万修虹胡志宏)11月24日晚,“有水有土才有家”学术晚茶活动在主楼240举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学院副院长史志华教授受邀与同学们畅谈我国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情况。 史志华介绍我国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情况(万修虹摄)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受到外营力的破坏后,被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史志华jvzquC41|{nk0qcw0kew7hp1ktgq86334523=720jzn
1.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展望导语: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展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幅员辽阔,但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具有类型多样、分布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的特点。为有效解决新疆水土流失问题,文章在总结其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必要性进行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ƒmknkrvp€jp1|uoiqj|jkrjn~sygp532;6331=62;590jznn
2.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土壤流失严重,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4亿吨,其中上游地区年土壤流失总量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亿吨。 本文链接: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jvzquC41yy}/q|lgq0io1ytuv1=:h>6
3.水土保持学报(精选5篇)一、我国云南省丽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原因 在我国云南省丽江一带,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由于该地方具有着比较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同时长期以来人们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其目前水土流失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其分布广泛、面积大,防治任务艰巨。同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愈加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576>20qyon
4.水土流失调查报告【精】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严峻,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广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法规体系以及加强水土保持科技研发等措施,可以逐步改善水土流失现状,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安全。 jvzq<84yyy4rwwqw0ipo8|gpf5tj~nvwnovuqnvkcu{jjgcqigp0qyon
5.水土保持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建议(一)|http://www.9528008.com范文网[摘要]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制约因素,面向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目标及7条具体建议,为我国政府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jvzq<84yyy4:7;=22:4dqv4|jkyik8qwpyko1sncp|nvcwvwcprvp€jpa4668960jvsm
6.生态环境行业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行业发展现状调查水利部近期组织完成了2022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2022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降至265.34万平方公里,较2021年减少2.08万平方公里,减幅0.78%。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生态环境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jvzquC41yy}/eqnpckxo0lto1pkxu87245693?4325613=>;0unuou
7.光伏施工总结汇总十篇背景值:根据现场调查分析,本项目场址现状水土流失现象轻微,侵蚀强度属微度侵蚀区,因此,确定本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为200t/km2.a。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本项目升压站区施工期的侵蚀模数采用类比工程变电站区施工期的监测值,光伏阵列区、场内检修道路区及电缆线路区施工期的土壤侵蚀模数采用类比工程塔基及施工场地区施工期的监测值,施工营造区 jvzquC41fn~ulzfjzh/z~jujw4dqv3ep1nbq€jp13<29<3jvor
8.陈文胜:资源环境约束下多重目标的中国农业发展转型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减少还将不可避免,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忽视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到2009年,全国有180多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多年平均年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左右;[18]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由于自然条件差,开发成本很大。[19]jvzquC41yy}/|p}ehz4dqv4Ctvodnn4:25;:0qyon
9.2025四、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状 五、我国环境风险现状及趋势预测 第四节 技术环境 一、生物膜法处理技术 二、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三、土地处理技术 第三章 生态修复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生态修复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国外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综述 二、美国生态修复行业分析 三、澳大利亚生态修复行业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生态jvzquC41yy}/erw0ep511;71Ujkoi]fkZk{GwOf\jctRw\mk0jznn
10.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发展灌溉面积8.2亿亩;修建堤防27万公里,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常遇洪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万平方公里;jvzquC41ygtxgw3uquu/exr1|1w8;=56:364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