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当记者”看了这些照片后我有了答案……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嗨,同行,又是一年记者节,节日中的你,是否依然奔波在路上。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北京2022冬奥会圆满收官,“双20”列阵长空接英雄回家⋯⋯

这一年,疫情防控依然形势严峻,山火、地震、洪涝、干旱⋯⋯牵动着我们的心。

行走在追求真相的路上,记者,从未缺席。

春去冬来,时光飞逝,不变的是对记者这份职业的坚守,是初心与使命。

在2022年记者节来临之际,《工人日报》摄影部联合《人民摄影》报面向全国新闻工作者征集工作照。

我是记者,我在现场,今天的版面留给“我们”。

6月2日,四川雅安,“6·1”芦山地震发生后,雅安日报记者周代庆徒步深入灾区,途径国道351线山体滑坡路段。

郝立艺 摄

9月16日, 辽宁沈阳,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上,新京报记者陶冉在大雨中用相机进行低角度拍摄。

邱宇哲 摄

10月20日,北京,58岁的科技日报记者周维海在新闻中心分会场采访。

郑亮 摄

3月8日,河北张家口,中新社记者蒋启明(左一)在采访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

张武军 摄

7月23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黄河源头,玉树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求永才藏(图左)隔着“母亲河”采访非遗传承人王周。二人之间的“小溪”就是被称为黄河源头之一的约古宗列曲,其最窄处不足1米。

索昂文德 摄

11月5日,人民画报摄影记者万全在中国航展现场拍摄彩虹无人机展区布展。

门广阔 摄

7月11日,山西太原遭遇暴雨,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记者武俊杰在城市内涝区域拍摄。

郭峰 摄

7月19日,山东青岛,摄影师张进刚正在拍摄一组《动物清凉过夏日》的照片,一只环尾狐猴爬上了他的肩膀登高望远。

俞方平 摄

3月24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沙村出现疫情,深圳特区报记者杨浩瀚身着防护服准备进去采访。

赖犁 摄

6月12日,中国日报记者邹红(图右)在香港礼宾府拍摄卸任前夕的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崔楠 摄

1月31日,除夕夜,工人日报记者王鑫(图右)到湖南湘潭湘江铁路特大桥采访守桥工人刘新伏。这是刘新伏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12个除夕。

周源 摄

2月21日,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舞阳河国家湿地公园,摄影师胡攀学在拍摄湿地公园雪景。

姚祖告 摄

5月11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海南日报记者袁琛(图左)在采访茶农并了解他们的收入情况。

费春妮 摄

8月24日,重庆发生森林大火,重庆日报记者崔力随云南森林消防队员前往山火一线着火点采访。

曾青龙 摄

10月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人民政协报记者齐波在新闻中心分会场进行采访拍摄。

受访者供图

10月12日下午,新京报千龙网记者刘美君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组织的参观采访活动。边参观采访边记录写稿。

受访者供图

11月6日,北京马拉松从天安门广场开跑,北京日报社摄影记者刘平在天安门赛道旁拍摄努力向前奔跑的马拉松运动员。

陈剑 摄

11月6日,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富蕴大队宣传民警李铭骥跟随库卫边境派出所民警开展巡边工作时现场进行采访拍摄。

许登宝 摄

11月3日,在安徽省肥东县古城镇陈兴社区菊花基地,肥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许庆勇正在采访拍摄。

受访者供图

11月3日,江苏电视台在宜兴市丁蜀镇前墅古龙窑采访,摄像记者汪敬宜正在窑膛里拍摄窑工怎么样把烧好的陶器运出窑洞。

丁焕新 摄

9月16日,中国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双20”列阵长空,现场下着中雨,摄影师陈松在雨中等待拍摄了5个小时,向英雄致敬。

受访者供图

9月6日,“9·5”泸定地震发生后,雅安日报记者孙振宇在临时安置点采访受灾群众。

郝立艺 摄

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曹博远在地震灾区乘坐救援直升机采访。

受访者供图

8月15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青峰村多处“当家塘”干涸。新安晚报记者余康生身穿防晒服蹲在干裂无水的“当家塘”里拍摄现场旱情。

魏鑫鑫 摄

8月10日,民族画报社记者滕俊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南秀社区太平村拍摄壮绣加工生产。

陈立民 摄

8月8日,西安,人民日报社记者李欣怡(左一)和人民网外籍记者亚瑟夫·梅嫩德斯(图中)穿着唐朝服装,在西安市“长安十二时辰”唐风市井文化街区进行体验式直播。

受访者供图

7月16日,新疆吐鲁番火焰山下,午间气温50℃以上,夜晚10点以后温度也在39℃。记者在采油区内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记录夏季最高温区域石油人的十二时辰。

受访者供图

6月9日,张振祥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张炉集镇李大庄村麦田里拍摄农机维修人员在帮助农机手维修小麦联合收割机。

受访者供图

5月16日,吐哈油田记者王希瑞在人迹罕至的火焰山腹地拍摄采访,跟随巡检师傅梁伟武,历时3个多小时,穿越火焰山里的山谷,去巡检一口被采油工称之为“吐哈油田最难巡的井”。

受访者供图

5月4日,新安晚报记者余康生戴上防护面罩和防护手套在合肥 一高速收费站拍摄现场疫情防控工作。

江振焕 摄

3月18日下午,北京青年报摄影记者崔峻冒着大雪在天安门广场采访。

樊迪 摄

3月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法治日报社记者王建军(图中)在梅地亚新闻中心采访拍摄“代表通道”。

受访者供图

2月23日,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洞贯通现场,记者的摄像机布满灰尘。

赵晨 摄

2月8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钢大跳台北京广播电视台摄像记者马勇杰坚守拍摄岗位,当天谷爱凌勇夺自由式滑雪金牌。

受访者供图

2月7日,长兴传媒集团摄影记者谭云俸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江排村雪地上爬行。

受访者供图

2月2日大年初二,人民日报社西藏分社记者徐驭尧在海拔5000米的那曲市双湖县采访拍摄。

受访者供图

1月4日,安徽省全椒县新闻中心工作人员沈果在全椒县政府使用穿越机进行航拍。

王一凡 摄

王棋铭 摄

受访者供图

2021年10月,贵州遵义,CCTV17农业频道记者谢灵慧卉拍摄报道当地牛产业发展。

受访者供图

张锐 摄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孙飞 摄

徐倩霖 摄

1952年底,张崇岫(图右)所在部队接防上甘岭地区时,与战友在上甘岭坑道口留影。张崇岫1929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巢县,1950年冬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摄影组长。1953年回国担任济南军区政治部摄影记者。1958年春转入地方工作。

原标题:《“你为什么当记者?”看了这些照片后我有了答案……|2022年记者节特别策划》

THE END
0.一张美国西南部地区的航天照片,清晰地反映了干旱环境和流水地貌首先,这是一张可见光遥感照片,我们从航天照片中可以看到,整个区域的色调以黄褐色为主,地表十分荒芜,大部分地区地表裸露,地表自然带以荒漠自然带为主,地表环境十分干旱。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一地区,往西距离太平洋并不遥远,但是由于受高大山脉的阻挡,太平洋水汽难以进入,而这里往东距离大西洋的距离又十分遥远,导致区域内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不仅仅是照 jvzquC41yy}/lrfpuj{/exr1r1?9hki6ef745B
1.一百多年前河西老照片(特辑)不过,1910年(宣统二年)3月,《泰晤士报》记者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克服种种困难,深入甘州、凉州、肃州一带,拍摄了珍贵的影像资料。甘州、凉州、肃州都在今天的甘肃省境内。莫理循的这些照片,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上干旱、贫瘠的甘肃以及此地生活困苦的居民。jvzquC41yy}/onnrkct/ew45f;}y2€y
2.老照片再现清末1910年的甘肃(一)晚清时期,陕甘地区因深居西北内陆,交通不便,很少有摄影师踏足这块土地拍摄照片。不过,1910年(宣统二年)3月,《泰晤士报》记者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克服种种困难,从陕西咸阳出发,途经甘肃平凉、兰州、凉州、甘州、肃州,出嘉峪关进入新疆,经哈密、乌鲁木齐、石河子,一路西行到达伊犁,尔后向南翻越jvzquC41yy}/onnrkct/ew45fc€zd@f
3.2022外媒照片精选茫茫宇宙里这颗星球上的一年新闻频道微光查阅了时代周刊、纽约时报、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CNN等外媒的数百张年度照片,从中寻找同频共振的瞬间,试图通过这一版本的精选,凝视复杂的情绪与意义,探索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 这是茫茫宇宙里,这颗星球上的一年。 1月1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斯利那加西南部的巴德加姆县举行疫苗接种活动,医护人员福奇亚为一jvzq<84pgyy/{xzvj0io1sxzy1814;641v814;6449e26;6;228/j}r
4.照片背后的历史烟云(上部)▲一张泛黄的照片 2020年4月21日,因为霍晓军在群里上传了一张泛黄的天主教合影老照片,李增辉满怀希望地问道:“背面有字吧?”晓军回答: “有字。”代昊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能看看吗?”照片翻过来了,就翻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宜昌宗教史。 ▲照片背后的名字 jvzquC41yy}/onnrkct/ew45d8l{nBs
5.晚清真实老照片图4让人心酸图7非常羞耻图9让人愤怒晚清真实老照片:图为晚清一位官员被八抬大轿抬着出城,前面一群士兵开道,非常的威风。 晚清真实老照片:因为一群因为干旱而背井离乡的难民,他们不仅没地方住、也没有饭吃,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烂不堪,还有的人因为几天没吃饭而饿晕在地上,让人非常心酸。 jvzquC41mct/eqnpc0ipo8ftvkimg8>;74?4ajqn0jznn
6.解治龙:用镜头记录会泽易地扶贫搬迁史——看解治龙摄影作品集在《乌蒙山十萬人大遷移——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纪实》摄影作品集中,最早收录的是一张拍摄于2010年4月1日,反映会泽县马路乡遭遇严重干旱的村民从悬崖下的牛栏江背水抗旱照片。照片中,荒凉的大山、崎岖的山路、背水的土坛、衣上的泥巴、忧郁的表情,无一不在诉说着生存环境的恶劣让群众生活贫困,改变贫困是每个基层工作jvzq<84sl0}fpvnpi0io1€men1814<541v814<544:e8;A64394ivvq
7.干旱枯树背景干旱枯树摄影图片干旱枯树壁纸摄图网提供海量的干旱枯树背景图片、干旱枯树摄影图片、干旱枯树正版图片、干旱枯树壁纸下载,搜索干旱枯树图片资源就来摄图网!jvzquC418;?qkl3eqo5uwyncp1viq}t/78?92<3jvor
8.夕阳下干旱的土地裂纹自然风景图片下载觅知网提供夕阳下干旱的土地裂纹自然风景原创图片下载,图片可用做设计、配图、壁纸等场景使用,作品编号:1690428,尺寸为6000*4000像素,格式为jpg。更多自然风景,黄昏时分,夕阳,落日,干裂的地面,地面裂纹,夕阳西下,土地干旱等图片,尽在觅知网。jvzquC41yy}/7:rk|0ipo8ywrkgo1:;;26890qyon
9.(必备)保护水资源教案20篇主持人乙:水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人人都离不开水。如果有一天地球没有了水,会怎样?让我们一起看看干旱地区的照片。 合:水是如此宝贵,它所面临的现状却如此严峻,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保护它,爱护它,节约每一滴水。 <二>诗朗诵:《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 她像乳汁般甘甜。 她让森林青翠欲滴, 她使花朵缤纷灿烂。 她让小鸟歌唱婉转, 她使jvzq<84yyy4vpsx0eqs0{xzygp5ccxmwuj{j|r~wcppjcxfpqz}t0qyon
10.一百多年前河西老照片(特辑)不过,1910年(宣统二年)3月,《泰晤士报》记者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克服种种困难,深入甘州、凉州、肃州一带,拍摄了珍贵的影像资料。甘州、凉州、肃州都在今天的甘肃省境内。莫理循的这些照片,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上干旱、贫瘠的甘肃以及此地生活困苦的居民。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42852h6296813A79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