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旱之年是什么时候旱灾严重

当代历史学家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统计记载:从公元前1766年到公元1937年,共发生1074次,平均三年多一次。可见国土之大,大小旱灾发生时有。

让我们来盘点下历史上的几次大干旱事件:

一、1585年—1590年,受旱严重的是江苏、安徽、湖南及河南,长期无降水,导致了河、湖、井、泉干涸,这种罕见的现象,有历史记载近50年未见。

三、1876年—1879年华北大旱灾,受灾严重的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山东,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土地荒芜,粮食颗粒无收。

四、1959年—1961年,历史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连续三年大范围旱情,使农业生产大幅下降,市场上农业物质供应短缺,出现了饥荒,人口急剧下降,仅1960年统计,全国人口减少了1000万人。

六、2010年—2011年的云南、贵州旱灾,持续的高温、干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

而在近现代史中最大的旱灾,当属1876年的这次干旱最为严重,史称“丁戊奇荒”。

在一八七五年,中国北方的华北地区发生了一场旱灾,多地颗粒无收,百姓根本无法填饱肚子,刚一开始北方各个省份入春降雨很少,一直到这一年结束,基本上也没有什么降雨降雪,一年降水稀少实属不常见啊,当时百姓祈求河神水神,一点用都没有,祭祀用的粮食反而白白地糟蹋了食物,而山东、陕西、河北、河南等几个省份在这年的秋天,也开始了严重的旱灾,百姓对这种现象无能为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

那个时候的庙宇中挤满了上香求雨的人,就连年轻女子也不再祈求姻缘,改为祈求降雨,农田里的庄稼高不过半人,只见昔日生气勃勃充满了希望的麦田似乎变成了上天遗忘的土地,不知道雨神是去流浪了还是奔向了西方?山东因为河流几乎全部干涸,家畜因为缺水纷纷渴死,树木因为缺水,变成了枯枝烂木,更严重的是人们因为饥饿纷纷饿死。

一八七六年,此时是光绪二年,经过了一年的持续干旱似乎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更加严重,依然是长久地得不到降雨,此刻受灾范围由北方逐步扩大到全国,绝大多数的粮食作物因为干旱绝收死亡,更可怕的是,在北京周围发生了蝗灾,而在夏秋时节又有的地方出现了水灾,这一年,简直三大天灾集聚一堂,而这一年也是颗粒无收,民不聊生。

当时的河南、河北、甘肃、北京等地水灾、旱灾、蝗灾泛滥,持续的旱灾和蝗灾让中国最朴实的老百姓不得不聚众闹荒,因为粮食价格飞涨,本来就干旱欲死的粮食也被蝗虫一扫而空,据记载,李提摩太致书《万国公报》呼吁捐款救灾,他说灾民用谷糠、草籽及树叶树皮磨面充饥,其“老弱不堪行动不能自如”者,“只得坐以待毙”,至于“将妻女儿媳贱卖”及“自缢、投井、投河、服毒者”,难以尽述。当时,一个村子里100家饿死的有70家,从陌生人相食到家人相食,再到主动杀人而食,百姓们不得不走上绝路,路上泣者无数,许多少年少女不能自保而被杀。

举目望去路上尽是逃灾的人,男人带着女人,女人带着小孩,大量的饥民聚集在官府的赈灾粥棚前面,只为讨上一口稀粥吃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据一位在青州的传教士统计,仅仅当时的青州就有近七万的灾民。

一八七五,华北大旱;一八七六,华北大旱;一八七七,华北仍然大旱;一八七八,华北仍旧大旱,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受不住持续四年的旱灾,当时旱灾严重到连黄河都出现了枯水的现象。而蝗灾的出现,又把本剩余不多的粮食啃食殆尽,与旱灾、蝗灾、水灾相继而来的是瘟疫还有地震。

一八七八年,在山西,进入了六月,六月带来的少量降雨似乎让旱情得到了些许缓解,缓和后的旱情似乎给新的灾难一个机会,瘟疫又给百姓们带来了新的摧残,人们常说到: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场瘟疫来势汹汹,迅速席卷了山西大部分的城市和农村,那些本以为自己足够幸运在饥饿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的人们又被瘟疫无情的带走了生命。

瘟疫从山西蔓延到全国各地,在河南省,十个活人中有八九成染病,就连当时被派来赈灾的官员都染上了疾病,难道这个时候人们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旱灾刚有所好转,又有新的灾难发生,虽然清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可是感觉就像杯水车薪一样,于事无补。

直到时间到了一八七九年,虽然大地依旧的干旱,可是大部分地方都从旱灾的影响中缓解过来,降雨开始正常,人们历经了四年的困苦与磨难,终于能够重建自己的家园了,据当时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受灾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大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到两亿人左右。在我们的历史上,很少出现“奇”这个字,一旦出现某件事被赋予了“奇”字,那必然是能载入历史的大事。

我们一直是农业大国,对于,饥荒,洪灾,蝗灾见怪不怪,但是丁戊奇荒让他们恐惧,让他们害怕,这不单单是奇荒了,饥饿,瘟疫,上头的不作为,变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一种狼灾,一,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导致野狼的数量急剧增加,它们敢在大街上,直接袭击行人。他们的出行安全也都没了保障,除了考虑瘟疫,饥饿,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别人吃掉,还要考虑狼的威胁,农民们除了听天由命,再也没有别的选择了,甚至直到民国还没有恢复灾前水平,可见丁戊奇荒对国民经济命脉造成了多大影响,生产力低下,封建社会的压榨,清朝人口的不断无限制增长,土地无限被开垦,水土流失严重,更加剧了灾难的恶化,赤地千里,灾民百万,一眼望去,是这样的景象。

THE END
0.中国发生十年来最严重旱灾,北方网中国正遭到10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袭击,数百万公顷农田变成赤地,1600多万人缺乏饮水。 这次旱灾是1990年以来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有2330万公顷土地受旱。报道说,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发生这次旱灾是因为今年春季中国大部份地区干旱少雨,整个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等省今年降雨量比往年减少三成到九jvzq<84pgyy/gwttvj4dqv3ep1yzu}jo1461385812702952937297xjvor
1.1873~1879年中国的旱灾饥荒造成了什么影响?人们怎么度过的?1873~1879年中国的旱灾和饥荒1873~1879年,中国北方发生特大旱灾和饥荒,波及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宁夏、甘肃、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县,受灾人口特多,累计饿死、病死人数达900~1300万人,是近代灾荒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害。 jvzq<84ov0ypj~3eqo5b1A:77;696?d343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