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现有荒漠化土地万亩防治“地球之癌”石漠化植被林草防护林

原标题:荒漠化治理的N种打开方式

编者按

带上水桶、锄头,6月15日一早,甘孜州色达县亚龙乡扎穷村村民意勒和县林业和草原局技术员赤橙坐上皮卡车,来到一片草地上种草籽。五六月份是最适合种草的时间。草地此时已呈现两种景象,种了草的是青绿色,泥土紧实;没种草的,沙化严重,鼠洞遍布,甚至裸露成黑土滩。

治理的N种措施

1 土地沙化治理

·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篱笆沙障等

·在沙面上覆盖致密物,可有效防止水散失

·利用废塑料治理沙漠·植物治理,如播种沙生植物

·水资源利用,包括汲水、输水、节水灌溉等

2 石漠化治理将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结合起来综合防治

3 干旱半干旱治理坚持以水定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实行封造结合

一个艰难的现状

有荒漠化土地3000万亩,阿坝甘孜最严重

“那片地以前都是流沙,现在被牢牢锁住了。”在若尔盖县辖曼镇西仓村治沙点,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涂胜弯下腰,抓起一把沙土,揉捻着说。远处,昔日荒坡已铺满青绿,被高山柳沙障组成的围栏覆盖。“如果不固定住,沙化面积将不断扩大。”

若尔盖的沙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为扩大可利用草场面积,对湿地挖沟排水,大面积湿地和草地退化、旱化。2015年开展的全国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若尔盖县沙化土地面积达8万余公顷,占草原面积近10%,涉及7个乡镇、32个村。

省林科院林研所所长鄢武先说,四川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化、石漠化和干旱半干旱土地退化。全省现有荒漠化土地3000万亩,占全省辖区面积的4%,阿坝、甘孜是最为严重的区域。具体看,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1295万亩,以轻度沙化土地为主,集中分布在阿坝和甘孜;石漠化面积1005万亩,集中于凉山、泸州;干旱半干旱区总面积约700万亩,分布于攀枝花、雅安及三州。

“我们村原来就在这个荒坡上。”指向一片核桃林,宁南县骑骡沟镇五四村党支部书记毛拉曲说,以前村民行走在山腰这条小道上,总担心山上的牛羊蹬下滚石,十分危险。宁南县曾有石漠化面积369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的23%。“全是石头,有点水就漏了,根本没法种东西。”当地村民反映。

攀枝花市林业局生态修复科科长谭中月介绍,受干热河谷气候影响,曾经的马坎片区山地裸地地表极高温可达70℃,40厘米内的表土含水量接近零值,岩石大面积裸露,种什么蔫什么,下大雨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五年投入近20亿元,治理土地超400万亩

“在沙化土地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娃还难。”鄢武先感慨,防治荒漠化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若尔盖沙地包括流动沙丘、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今天在这里,晚上吹阵风,明天就跑那里去了。”涂胜比画着说,流动沙丘拓展速度快,是治理中的“硬骨头”。

若尔盖县林草局治沙团队将沙化地块分为数个“小班”,用高山柳沙障来固定沙地,限制流动沙丘的高速拓展。原材料是当地常见的植物高山红柳,将几根较细的枝条部分缠绕在一起,编织成长方形边框,再利用粗一点的树枝充当固定桩,结结实实地扎进沙土当中。高山柳韧性好,不仅可以有效起到固定作用,自身还能在沙地中生长。此外,治沙人员还在沙障中种植多年生披碱草、老麦芒和一年生的燕麦、黑麦草,加强固沙效果。

在红原县瓦切镇德香村治沙点,记者看到,这片8000多亩的流动沙丘上,3年前栽下的红柳已比人都高了,流动沙丘基本被红柳沙障征服。种树、禁牧、做草方格,德香村治沙点植被覆盖率从10%提升至40%。

多年来,若尔盖治沙人采取工程或生物方式,用牧草或红柳做成的草方格固定流沙,植树种草恢复植被。通过这些措施,一般需要5-8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初步恢复地表植被,成本高达七八千元一亩。“这还达不到重新放牧的要求。”若尔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索朗夺尔基说,沙地不保水,没有腐殖质,种上草和树如果后期管护不到位,极易死亡,即便暂时存活,也难以熬过漫长的寒冬。

在若尔盖另一个治沙点,治理流沙时,工作人员使用制剂将细散的高原沙粒黏合起来,存住水和养分,用多年生红柳、披碱草、燕麦草固沙,如此改良过的沙土已能种出土豆。

攀枝花马坎片区,土壤多为风化岩石形成的沙砾,颗粒较粗、肥力差、失水快。施工人员从30公里外的岔河林场运来种植土。经过一年多治理,马坎片区修复生态1000余亩,其中原生植被抚育管理300亩、人工造林700余亩。

宁南县也摸索出分区植绿经验。二半山区种核桃,高海拔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低海拔地区集中连片发展桑园,生态治理和农业发展一举两得。

“十三五”期间,中央、省财政投资累计19.74亿元,治理沙化、石漠化、干旱河谷等脆弱生态土地超过400万亩。

一种新的治沙模式

专合社参与防治,农牧民就地变生态工人

意勒每天都要到村里建好的防护林周边转转,看有没有人和动物进入铁丝围栏破坏植被。作为色塘造林专合社成员之一,意勒和专合社其他几位脱贫户承担着这片防护林的日常巡护工作,并获得相应酬劳。

色达县2018年起陆续分片区组建了5个造林专合社,吸纳470多人参加荒漠化防治,大部分社员是脱贫户。“村民植一天树,保底收入200元。”色塘造林专合社联系人张强说,专合社采取项目总承包和计件管理办法,务工收益全部归村民,农牧民就地变生态工人。3年多来,色达县5个专合社共承建项目11个,完成投资8亿余元,治理荒漠化土地23万余亩。

类似的模式,也在炉霍县推行。以国道350沿线布点,利用荒山荒坡、田边地角,实施虾拉沱片区及新都镇人工造林(杏花村)项目,通过议标形式确定各脱贫攻坚造林专合社中标,让群众参与造林、管护等各个环节,项目覆盖2镇1乡15个村794户3760人,为项目区农牧民增加劳务收入约260万元,为当地群众人均增收690余元。“杏花村项目实施期1年,管护期两年。”炉霍县国有林保护管理局局长陈丽说,近年来,炉霍县通过实施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为农牧民提供22.88万个劳务用工,支付劳务报酬2200余万元。

“防治荒漠化不只是生态问题,还是民生问题、发展问题。”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省级财政在全国率先启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试点示范项目和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连续11年专项支持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创造性地统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启动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

一种常态化机制

持续加大投入,力争将治理纳入国家工程

“不控鼠,栽再多草也没用。”省林科院副院长周俗拿出一张图片,图中显示川西北草原上遍布鼠洞。

据调查,2019年全省草原鼠害防控面积仅占发生面积的5%,难以实现控制鼠害。全省每年需要防控的草原鼠害面积约为4000万亩。

“根本是要围封种草,促进草原植被恢复,修复治理生态环境。”周俗发现,植被环境较好的地方,老鼠的密度往往相对更小。他建议将草原鼠害治理和生态修复治理、地方发展进行统筹谋划,加强鼠害治理知识宣传力度,加大相关项目资金配套投入,增强对相关科研项目的支持,尽快建立完善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推动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常态化机制。

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荒漠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易反复,需要对荒漠基本情况和治理成效进行定期监测,进而科学制定应对之策。目前,全省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已在各地开展,监测外业工作已经完成。

四川省力争将川西高原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纳入国家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支持政策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索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川西高原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继续发挥造林专合社等平台作用,引导当地老百姓积极参与荒漠治理和成果持续管护。围绕荒漠区退化土地治理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探索科学的植被配置模式,健全荒漠区退化土地治理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开展川西高原沙化土地治理动态监测。(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森林草原篇④——山野新绿因人类活动频繁,河北一度是森林草原资源破坏较早、较严重的地区,但同时也是古人朴素的生态理念萌发和造林实践最早的地方之一。 先民造林的目的,更多还是为了获取农林收益。时至今日,造林在理念和技术上已是今非昔比。人们一方面在利用科技的力量,追求来自森林和草原更高质量的回报;另一方面,也在思考着如何为未来培育一jvzq<84fcjk{jrggk0nfdwjyu0io1;543/651;71eqtugwya:6=159=0jvs
1.收获三重效益凉山宁南县:石头缝里种核桃在高海拔地区,宁南县把草地畜牧业发展、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连为一体,以实施科技扶贫种草养殖项目为突破口,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以场带户、利益共享”运作机制,探索出一条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路子,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宁南县2014年度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集中在骑骡沟镇开展。目前,项jvzq<84ue0vfqyqg0eun0ls1ID5o48724351;961e5:63?:59770jznn
2.九三中央赴新疆宁夏调研草原生态文明和三北防护林建设1978年国务院批准启动三北工程时就明确指出“大力造林种草”。通过调研发现,在三北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工造林始终强调保护原生林草植被,飞播造林一直是林草混播,还有专门的“灌草型”封山育林。因此,调研组建议,要对三北地区的生态状况有客观科学的掌握;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观,将恢复三北地区草原植被纳入三北工程建设内容jvzquC41pg}t0mfjg0io1;53:16:/:51598:3=3jvor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外,成活率不足百分之八十五的,不得计入年度造林完成面积 。 第二十六条国家对造林绿化实行部门和单位负责制。 铁路公路两旁、江河两岸、湖泊水库周围,各有关主管单位是造林绿化的责任单 位。工矿区,机关、学校用地,部队营区以及农场、牧场、渔场经营地区,各该单位 jvzq<84lkvkoiu{ujk4dqv4g1ciukxs1UjuxKwkq0rnqAlqcuuoe?A+kf?994
4.【农民日报推出《特困片区脱贫记》系列报告文学①】跨过一道道梁沿路延绵的山地、丘陵层层叠叠,直伸天际,我们的车穿行在这黄色的冰海冻浪中,仿佛飘荡在大海上。冬风似剪刀,到处都是簌簌落叶。落叶也是黄色的。就连正午的阳光,也被这样的色调稀释掉几分暖气。 这也难怪,这里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山地、丘陵占了全市面积的89.4%,一入冬,遍地黄土的jvzquC41yy}/hjwogt4dqv3ep1814:4241791B>:87;957mvon
5.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在半干旱地区开垦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B.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C.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耕作业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e;e9lh36d:9:j597;=72=>cdd<7g9:h7
6.关于低碳生活的倡议书(精选26篇)胡-锦-涛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区别于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低碳经济可以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iicwl{kunv1:6257;9: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