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3.(1)干旱半干旱地区
(2)②种草(1分) 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与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物,会加重区域旱情(1分) 种草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1分)
(3)C D B A 水分(或降水) 递减(或逐渐降低)
(4)三北防护林
32.(1)主要自然原因: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
甲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2分) 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等作物的生长。(2分)
(2)低温、冻害(热量条件较差)(1分) 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1分)
(3)劳动力资源丰富;热量条件优越;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3分)
(4)黑土 湿润地区
31.(1) 尼罗河 地中海
(2)都位于大河入海口 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3)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2分)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分)
(4)开罗 杭州 南京 上海
34.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6分)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
(2)与荒漠相比,绿洲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风速比荒漠 。
(3)上述现象表明,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2分)
33.读图回答问题。(11分)
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 区。(1分)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3分)
乙图为西北地区沿42°N纬度线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3)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 ,森林草原地带 ,荒漠草原地带 ,荒漠地带 。这种景观变化主要是受 (自然因素)影响。图中自东向西,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 。
(4)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个地区图”,读图回答。(11分)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甲乙区域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2分)
(3)图中甲区域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3分)
(4)乙区域土壤为 ,在干湿地区划分中,丙属于 。(2分)
31.读北纬30°附近的两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甲图中河流为 ,注入 。(2分)
(2)甲、乙两个三角洲,在位置上的共同之处是 ,在形成原因上的共同之处是 。(2分)
(3)甲图中A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2分)
乙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2分)
(4)图中城市A ,B ,C ,D 。(4分)
34.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6分)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
(2)与荒漠相比,绿洲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风速比荒漠 。
(3)上述现象表明,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2分)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0--2011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答题卡
33.读图回答问题。(11分)
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 区。(1分)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3分)
乙图为西北地区沿42°N纬度线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3)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 ,森林草原地带 ,荒漠草原地带 ,荒漠地带 。这种景观变化主要是受 (自然因素)影响。图中自东向西,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 。
(4)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