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3)“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4)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2)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3)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 (4)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解析】(1)辽河支流西辽河流经广阔的高原沙地,植被覆盖率低,河水含沙量较大,且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因此素有“西沙”之称;辽河东侧年降水量多于西侧,流域内地势较低,植被覆盖率高,加上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强,使得东侧支流含沙量小,径流量大,故有“东水”之称。
(2)地下水不再补给辽河应从地下水位和河床高度相对变化思考。不断增多的人口因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自然和人为原因相结合,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增多,河床抬高。一低一高使得辽河某些河段,地下水位在河流枯水期仍低于河床高度,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
(3)“丁坝”是由堤岸向河流中部伸出的垂直河流的直墙,能够减轻对堤岸冲蚀,减少河床中部泥沙的沉积,提高枯水季节水位,有利于河运。
(4)回答本题可从水资源决定的河流开发方向思考,但要以解决水资源短缺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方面为思考核心。
【题目】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不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河西走廊 D. 四川盆地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 提升地表温度 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 误伤途径飞鸟 D. 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汕头(23°26′N)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 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 全年P<1 D. 冬至日P>1
【题目】下面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据表回答,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
矿产省(区)
河北省
5.9
12.7
11.7
3.3
黑龙江省
5.9
0.65
31.6
四川省
2.8
8.1
5.1
0.14
A. 石油、煤、盐、铁B. 盐、石油、铁、煤
C. 煤、盐、铁、石油D. 铁、煤、石油、盐
【题目】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③④属于季风气候 B. 影响③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赤道低气压带
C. ①②③都是亚热带气候 D. ②④两种气候,我国都有分布
【2】属于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2)若该处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则可能埋藏于图中__ (甲、乙、丙、丁)处。形成乙下方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 _____。
(3)图中②、③环节的名称分别是_____ ___、 。
(4)该图反映了自然界的两大物质循环过程,分别为___ _ ___、 。
【题目】下列气流中不属于低纬环流的是
A. 赤道上升气流B. 地面西风气流C. 高空偏西气流D. 副热带下沉气流
【题目】下图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预测图。读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1】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左图预测符合的是( )
A. ①曲线 B. ②曲线 C. ③曲线 D. ④曲线
【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
A. 2010~2020年 B. 2020~2030年 C. 2030~2040年 D. 2040~20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