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河北省战胜的八次特大自然灾害地震旱灾河北省洪灾灾害自然灾害

1949年以来河北省战胜的八次特大自然灾害:

1、56·8海河特大洪水

1956年8月初海河流域发生一次特大暴雨,分布面广,在实测资料中,仅次于1963年8月的大暴雨。海河五大水系均发生漫溢决口,广大平原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受台风影响,7月底8月初海河流域发生一次大强度暴雨,降雨从7月29日开始至8月4日结束,历时7天。雨区范围很广,太行山、燕山山区都被大雨所笼罩,7天雨量在100mm以上的范围达17万平方公里,200mm以上范围9. 1万平方公里。大暴雨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迎风山区,从南到北次雨量600mm以上暴雨中心多达5处。

"三年困难时期"又称"三年自然灾害",是指中国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新中国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1959年,“1-4月,冀、黑严重春旱。因去冬以来降水稀少,春旱影响河北省150万公顷小麦生长,成灾62万公顷...

1960年,持续旱情扩大:“1-9月,以北方为主的特大旱灾。上半年,北方大旱。鲁、豫、冀、晋、内蒙、甘、陕7省区大多自去秋起缺少雨雪,有些地区旱期长达300-400天,受灾面积达2319.1万公顷,成灾1420万公顷;大陆各省区旱灾面积高达3812.46万公顷,为建国以来最高记录”;“本年灾情是建国后最重的,也是近百年少有的”。

1961年,旱情持续:“1-9月,全国范围的特大旱灾。全国旱区受灾面积达3784.6万公顷,成灾1865.4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黄土高原、西辽河流域”。

1962年,“1-9月,全国大面积旱灾。

表 1959—1962年累计成灾100万公顷以上的省市逐年统计 单位:万公顷

省市

1959

1960

1961

1962

累 计

河南

100

86.3

河北

64.7

61

93.3

四川

100

53.3

湖北

70.6

山东

26.7

山西

18

170

61

93.3

内蒙

72.8

90.8

100

陕西

46.7

63.3

72.9

浙江

26

黑龙江

28.2

表中前5名均为我国的农业、粮食大省,干旱灾害的威胁与后果可想而知。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

3、63.8海河特大洪水

1963年8月海河流域的暴雨造成的特大洪水是海河南系(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稀遇的洪水,7天降雨总水量达600亿立方米,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国家确定的“保卫天津,保卫津浦路,力争缩小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的方针下,全省人民奋勇抗洪,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经过50多天的艰苦奋战,河北人终于战胜了洪水,保住了天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最终战胜了灾难。此后,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指示。

4、1966邢台大地震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在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的大地震,敬爱的周总理三赴灾区,发出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号召,邢台人凝聚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抗震精神,激励邢台人最终战胜灾难。邢台抗震救灾开创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先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大规模投入抗震救灾,同时,新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也从这里起步。诞生的歌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唱响全国。

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灾区时的伙食,一小碗豆角面

5、1976唐山大地震

1976年唐山市发生7.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时及震后建设中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

6、96·8河北特大洪水

7、2003抗击非典

2003年春夏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侵袭河北。河北省紧邻疫情高发地区,从疫病流行区返乡人员和过境人员多。同时,河北省还担负着首都稳定和安全的重大责任。

全省人民展开一场抗击“非典”人民战争。根据疫情的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地作出了打好遭遇战、攻坚战和成果保卫战“三个战役”的部署。遵循防治传染病的规律,迅速建立完善了领导、监测、救治“三大体系”,切实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链、保护易感人群“三条措施”,出台免费治疗、定点补助、奖励首报“三项政策”,逐步掌握防治工作的主动权。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成功控制了疫情扩散,遏制了疫病高峰期的出现,防止了疫情反弹,夺取了这场斗争的重大胜利。

8、2020-2022抗击新冠肺炎

2019年12月以来,中国境内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近两年河北省在国家领导下,展开抗疫斗争,整体形势可控,虽然现在仍然有病例,但是河北省人民战胜新冠,是早晚的事。

THE END
0.1928在河南,以旱灾为主,夹杂着蝗、水、冰雹等灾。旅平河南赈灾会对河南各县灾情均有报告,仅以1929年1月24日天津《大公报》所载安阳等24县为例,汤阴发生亢旱,临漳、汲县、滑县等14县发生旱、蝗两灾,沁阳、博爱先旱后水,原武、孟县旱、水、蝗并举,安阳、武安6县则旱、蝗、冰雹相组为害。各县灾情虽有区别,农产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986518?59:948a724=969::70|mvon
1.旱灾的解释|旱灾的意思|汉典“旱灾”词语的解释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此外,旱灾后则容易发生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导致社会动荡。 jvzquC41yy}/|mne0pku1qfpu1+F8.>9'D7&G@*:3'HF
2.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旱灾周朝自宣王末年到幽王初年(约前803―780年)大旱灾与大地震直接加速了西周的衰亡。 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4 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史载“连年久旱,亡有平岁,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七八”。 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大旱,造成江、汉、河、洛皆竭。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44989;h6266=69A6:0jznn
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旱灾,中国最严重的旱灾(近百年所未见)—百浓网早在2013年的时候,贵州发生了一次波及全省的大面积旱灾,当时有57个地区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更具统计数据来看,上百万人的饮水出现问题,农作物更是颗粒无收。 2.2011贵州旱灾 2011年的时候,贵州出现了情况较为严重的旱情,从当年的7月份开始,贵州境内的各地均出现了酷热以及不降雨的情况,到了8月份,30多个县市都jvzquC41yy}/395pqpm/exr1vuly1:54KG814;3jvor
4.旱灾中的“决死劲旅”23:16 旱灾中的“决死劲旅” 23:19 假币背后的秘密 23:21 怀念战友-2010清明祭 5 川藏线上祭忠魂 23:22 怀念战友-2010清明祭 4 川藏线老兵忆战友 23:42 怀念战友-2010清明祭 3 西路军的血色记忆 21:31 中朝边防纪行7 虎山秘密 23:06 中朝边防纪行4 大山见闻 23:28 中朝边防纪行2 天池哨所 23:39 中jvzquC41vx4de}{0eqs0x8{51XOEG:8777?99;8798:687mvon
5.19361937年河南旱灾及其救治1尹文静;1936-1937年河南旱灾及其救治[D];安徽大学;年 2方达;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央日报》的舆论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年 3畅洁;1936-1937年河南旱灾及其救治[D];西南大学;年 4郭维;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D];云南师范大学;年 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57=.396;34<36@3jvo
6.【中国科学报】全球干旱正从缓旱转向骤旱?2012年夏天,美国遭遇了50多年来最严重的旱灾,持续几个月的高温和干旱对生产生活影响巨大。此时的袁星入职普林斯顿大学不久,从事水文气候研究的他对这场旱灾格外关注。他想:人们应该如何分析这起干旱事件?是否应该称其为“骤旱”?“骤旱”到底该如何界定?当时,国际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仅有少数学者提出了一些有争议的jvzquC41eki/p~nuv0kew7hp14635858235d:?>9c4853<51rcmfo7mvo
7.遭遇严重旱灾2022年四川粮食产量为何稳住了?2022年四川粮食生产遭遇夏季严重旱灾,为何在此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年粮食仍然取得丰收? “这表明四川粮食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处长梁玉均说。 稳定粮食产量首先要稳住粮食播种面积。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695.2万亩,同比增加158.6万亩,同比增长1.7%,jvzquC41ukiiwjs0ueum0lto0et0ip}y146359617:=::>=40jznn
8.46载恩情不忘安徽大叔寻找株洲恩人1978年老家旱灾他孤身流浪至新闻 都市一时间 2024 00:00/00:00 自动 倍速 46载恩情不忘 安徽大叔寻找株洲恩人 1978年老家旱灾 他孤身流浪至株洲渌口 节目简介jvzquC41yy}/opyx0eun1k4829>1487277<68@3jvor
9.先民的战斗——细说中国古代抗旱在幅原辽阔、干湿不均的自然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防灾意识差及应灾组织能力的欠缺,一般性旱灾,如典籍中所称的“旱”或“大旱”在古代帝国非常普遍,几乎年年有之,可谓见惯不惊。但历史上的一些“重旱”乃至“极旱”,即文献中出现的“赤地千里”、“人相食”的记载,其影响深重、触目惊心,不能不引起jvzquC41yy}/emxvo0io1pfnngxz1vjfkc5nms}1uoyk1;5382;0v;5382;39h8497;10qyon
10.森林草原气象灾害等级是如何划分的森林草原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灾害引起的,给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环境造成损失的现象。森林草原气象灾害包括森林旱灾、草原旱灾、森林雨雪冰冻灾害、草原寒潮冰雪灾害、森林草原洪涝灾害、森林草原沙尘暴灾害、森林草原大风灾害。 1. 森林旱灾 森林旱灾是指某时段内,由于干旱导致森林资源及其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并发生jvzq<84yyy4junsnkp4dp8xhaG:55:GE28J33=5FGC:26J858795F:963a81;h=2C6KE6@<860nuou
11.旱情(精选5篇)旱情旱灾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旱情的不断加重,需要采取相应的抗旱对策。 5.1 轻度干旱抗旱对策 大面积10~20d无有效降雨,受旱面积占相应耕地面积的10%~30%,并且旱情对农作物生长开始造成不利影响。根据干旱等级指标分析,发生了轻度干旱。受旱地区启动轻度干旱抗旱对策。 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532920qyon
12.中国十大最惨烈的旱灾事件中国史上的重大旱灾大盘点→买购APP旱灾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多发旱灾。那么,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旱灾有哪些吗?本文中,买购小编盘点了一批中国历史干旱事件,包括丁戊奇荒(1877-1878年)、崇祯大旱(1637-1643年)、河南大饥荒(1942-1943年)、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等。其中有的被誉为中国史上最大的旱灾。一起来详细了解下。jvzquC41yy}/ojniqq4dqv4vqr555B76;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