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面积最大的纯沙漠麦田,也就是在沙漠中种植的小麦,在新疆喀什的麦盖提县已经成熟且完成首次收割!全部6000多亩小麦,达到一级小麦标准,亩产量超260公斤。
国家最开始在沙漠中实验种植小麦,只是想确保我国的粮食产量,没想到小麦收获后,留下的秸秆又起到了固沙的作用!
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有重度盐碱地15万亩,沙漠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0%。盐碱地、沙地成为困扰当地农作物种植生产的主要原因。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由日照援疆企业——新疆五征公司利用技术创新,研发出一套适合沙漠的水肥管理及栽培模式,让沙漠变成良田和绿洲。
传统种植小麦的模式,因为面临沙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极低、水分蒸发量很大、沙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盐分偏高等难题,在沙漠里面很难成功。
新疆五征公司利用两个多月把沙漠推平,去年10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植冬小麦6400亩,成功渡过出苗、过冬、抗风沙、抗旱、抗干热风等一系列恶劣条件的考验,实现作物种植、施肥、植保等作业的精准管理,攻克了低温出苗、风沙伤苗、高温阻穗三大技术难题,探索了一套沙漠种植小麦技术体系。
在沙漠地区种植小麦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还能通过小麦秸秆的保护作用,减少沙漠化的进程。秸秆可以覆盖土壤表面,防止风蚀,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生物多样性基础。这种生态效益不仅有助于减少沙漠扩展的风险,也为周边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平衡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土壤垂直分层图
中国土壤面临的现状
长三角地区:至少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据调查南京郊区有30%的土地遭受到污染,浙江省17.97%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普遍存在镉、汞、铅、砷等重金属污染。
华南地区:部分城市有50%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华南地区主要存在铜、砷、锌、镍、铅、镉、汞等重金属污染。
东北地区:存在着严重的Pb,Hg,Cd,As,Cr污染,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污水灌区、旧工业区及城市郊区。
西部地区: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汞、镉、砷、铜、铅、铬、锌、镍等,其中云南,四川,甘肃白银市市、内蒙古河套地区污染较严重。
云南地区:单个元素超标率在30%以上的达到37个县。
中国的土壤本色五颜六色(五色土)
东边-青色。东临大海,又是很多江河的入海口,因此土壤长期处于淹水状态之下,其中的氧化铁(Fe2O3)被还原成氧化亚铁(FeO)而呈灰绿色,是为青土。
南边-红色。南方闷热潮湿而多雨,大量易溶于水的土壤矿物质,受雨水冲刷而流失,最终剩下氧化铁和氧化铝(Al2O3),因而呈现红色。
西边-白色。西部气候干旱,土壤以盐土和碱土为主,这类土壤中富含碳酸钙、石膏等白色物质,加上可溶性盐在土壤表层聚集,所以变成了白色。
北边-黑色。东北地区气候湿润而寒冷,黑色腐殖质在土壤表层大量积累而降解缓慢,长年累月黑色不断加深,因此称作黑土。
中间-黄色。黄土则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的有机质含量不高但其颗粒细腻适宜耕作,其所在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当然这五种颜色只是我们国家土壤颜色的一个缩影。
中国土壤十四大家族
1、有机土。2、人为土。3、灰土。4、火山灰土。5、铁铝土。6、变性土。7、干旱土。8、盐成土。9、潜育土。10、均腐土。11、富铁土。12、淋溶土。13、雏形土。14、新成土。
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
一是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都比较直,通过感官就能察觉,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二是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与大气和水体相比,污染物更难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累积。
三是土壤污染具有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四是土壤污染具有难可逆性。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
另外,土壤中的许多有机污染物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因此,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很难恢复。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我们都应该明白,“土壤是才是农业发展的基石”,保护土壤,从现在开始。
农业地理
一、我国耕作制度分布情况
二、我国主要耕作方式分布情况
三、我国农业特色分布
四、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五、主要油料作物分布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六、糖料作物分布
七、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分布
八、森林资源分布
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
(1)直接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农业区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给出限制性条件,如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农业的发展条件。
(3)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答题思路
答题模板
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模板
区位
因素
关键词
满分术语
自然
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济
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
因素
国家政策、
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模板
关键词
满分术语
观点:
有利、不利、
效益、影响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例1、(2014·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参考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例2、(2016·全国Ⅰ卷,36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如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参考答案: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提升训练
1.(2019·江苏扬州调研)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28%时可进行机械粒收,美国玉米成熟期后约1个月,籽粒含水率降低至15%~25%,适合进行机械粒收。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要求。下图为华北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华北平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效果有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差异
B.人口密度
C.种植制度
D.技术水平
(2)从气候条件考虑,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 )
A.豫南
B.鲁东
C.冀北
D.皖北
解题思路:第(1)题,我国华北地区与美国玉米带种植地区相比,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A错;机械粒收效果与玉米含水量密切相关,我国华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但人口密度不会影响玉米籽粒含水量,B错;种植制度包括一个地区的农作物组成、熟制、种植顺序等,华北地区的种植制度为冬小麦与玉米轮作,6月份播种玉米、10月份成熟后需及时收割以便播种冬小麦(秋播),而进行机械粒收需在成熟期1个月后收割,这会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和生长,因此华北地区效果较差的原因是受种植制度制约,C对;华北地区机械粒收效果有限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水平低,而是因为可以推迟的时间有限,导致玉米籽粒含水率仍较高。第(2)题,读图,豫南(河南南部)、鲁东(山东东部)、冀北(河北北部)、皖北(安徽北部)四个地区相比,玉米播种期最早的是豫南(6月2日至6日左右),最晚的是冀北(6月18日以后),鲁东、皖北居中。玉米播种时间越早,说明该地热量条件越好,热量越充足则玉米生长越快、生长期越短,玉米的成熟时间越早,因而玉米收获时可推迟的时间就越长,推迟时间越长越利于减少玉米含水率和进行机械粒收,因此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播种期最早的豫南。
答案:(1)C(2)A
2.(2019·重庆一中高三月考)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APP)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与农业营销进行协调,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近年来,甘肃省在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智慧大棚”规模化建设。在“智慧大棚”中,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使当地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据此回答(1)~(2)题:
(1)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智慧大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
②科技发达
③病虫害少
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据材料分析,“智慧大棚”可以让甘肃农业( )
A.生产成本降低
B.产品运费减少
C.生态完全无害
D.产品品质提高
解题思路:第(1)题,甘肃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科技力量较薄弱,劳动力素质较低,②④错误。河西走廊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③正确;气候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①正确。第(2)题,“智慧大棚”会让甘肃农业投入更大,生产成本更高,A错误,“智慧大棚”主要影响产品的生产,对产品运费没有影响,B错误。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对生态的危害减少,并不是完全无害,C错误。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APP)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产品品质提高,D正确。
答案:(1)B(2)D
3.(2015·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1)根据题目所给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大盐湖为高盐水域,适合卤虫
生存;图中显示有多条河流注入大盐湖,湖水营养物质丰富。(2)题目文字材料给出了本题答案,一方面,20世纪50~70年代,卤虫需低温运输,运输难度大且运费高;另一方面,当时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市场狭小。(3)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从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产量减少、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和近海水产养殖业技术不断提高等方面分析;由“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不难得出大盐湖卤虫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结论。(4)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取决于个人观点,注意选取一个观点加以说明,且理由充分即可。
答案:(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