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虽然网上都会说“小震不用慌,大震跑不了”,但这也只是玩笑话。如果真遇到地震了,我们应该怎么把握时间逃生呢?小鱼今天就从地震波这个点出发,给大家讲一讲。
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时,地震会在地球内部产生两种波:P波(Primary Wave,纵波)和S波(Secondary Wave,横波),因为它们在没有边界的均匀无限介质中可以在三维空间的任何方向传播(点线面体,三维空间呈立体性),所以称为体波。
纵波是传播得最快的波,它与空气中的声波很相似,质点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做压缩和拉伸运动,这样子传播到地表之后就引起了地表的上下运动,携带的能量较低,造成的破坏较小。
横波传播得比纵波慢。在横波传播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横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垂直,传播到了地表后引起了地表的横向运动。由于横波携带了地震产生的大部分能量,所以它对地表的破坏比较严重。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纵波是直线传播,速度快,所以先到达;横波曲线传播,速度慢,所以后到达。
如果只有左右晃,上下不晃,那说明你离极震区有一定距离,只要在正规建筑物内,就不用跑,问题不大,等波动过了再出屋。
如果感到上下晃了,说明你所在的地方在极震区了,这事时候不用跑了,立刻找桌子、床等坚硬物体下躲避。
如果只左右晃动,说明距离震中比较远。
如果感到上下晃了,纵波到达了,将晃动厉害,落脚困难。
据网友回忆,汶川地震时,处在震区地面像是电梯一样升降,上下晃动强烈,正符合极震区,上下晃动厉害,很难逃生。
地震监测示意图
绿色为速度较快的纵 波,红色为破坏力大的横波
除了地震波,在地震发生时,还会见到地光和听到地声。但是目前对于两者的研究还没有特别合理的研究成果。
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课本中,我们也将会学到《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一课,从中学到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它有哪些危害,以及遇到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目前人类还无法做到地震的预测,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遇到灾害保护好自己。
科学鱼菜单栏导航︱
课堂资源—题库挑战,进入在线题库练习
课堂资源—免费基础网课,查看图文网课
课堂资源—精品付费网课,查看视频网课
往期推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