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预警,这些知识你et了吗

地震发生时,地球内部产生两种体波,一种是P波(压缩波,质点振动和传播方向一致),其到来时人的感觉接近于上下晃动:

另一种是S波(剪切波,质点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其到来时人的感觉接近于水平晃动:

P波跑得快,每秒传播约6千米,S波跑得慢,每秒传播约3.5千米。S波振动幅值更大,携带的能量是P波的几倍到几十倍,其水平向剪切作用是造成结构破坏的重要因素。

某5.8级地震强震动台记录到的南北向地震动记录

(震中距60千米,震源深度10千米,P波传到约10秒,S波传到约17.5秒,S波和P波到时差为7.5秒。其S波幅值约为P波的5倍,能量约为P波的25倍)

如果我们能在地震发生后,抢在携带更多能量的S波到达前,甚至P波到达前若干秒,以警报的形式告知地震动的可能大小或潜在破坏,则公众可获取紧急逃生避险时间,而高铁、危化企业、医院手术室等则可提早采取地震应急处置措施,进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财产损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地震预警。

02

地震预警 ≠ 地震预报

地震预警并不是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依托严密地震监测网络在破坏性地震动到达前向指定区域发出警报,争取应急避险时间。而地震预报是指对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地震活动进行预测,政府由此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让公众躲避可能发生的地震。目前,地震预警已经技术实现,而地震预报仍是一项世界难题。

03

地震预警的技术难点

地震预警的核心技术是利用最接近震源处的少量台站的地震初期震动信息快速判定地震并测定地震参数,进而预测尚未传播开来的地震动大小、烈度分布、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其技术环节包括从地震监测数据的噪声和干扰中准确判别地震信号,实时估计地震发生的位置和大小,实时预测地震波的传播和地震烈度场的分布,实时预测可能的灾害。其理论和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

所用信息极其有限

为达到地震预警的高时效要求,在进行地震预警处理时,仅能用到近震源有限数量台站的极其有限的记录波形信息来判别地震、测定发生位置并估计地震大小,进而预测地震波尚未传开处的可能地震动大小。一般在三个监测台站地震P波到达并触发后开始估计地震基本参数,此时,触发台站数量、获取的波形信息的不完备导致出错的几率增加,结果的准确性降低。

大震的破裂尚未完成

地震时地下岩石的破裂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以一定的破裂速度进行,一般情况下低于S波波速。以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为例,实际上其地下破裂面长达300多千米、宽约40千米,破裂自汶川开始,往东北方向扩展,破裂的持续时间约为90秒。对地震预警来说,我们在震后10秒估计地震大小时,其破裂长度仅为30千米左右,不足最终破裂的十分之一,根据其传出的地震波信息,估计到的地震震级大约6.5级左右,这会造成预警信息发布的范围较实际破坏范围小。但需要说明的是,地震预警的处理是持续进行的,随着时间进展和触发台站数量及记录长度的增加,其结果也会越来越接近真实值。

实时确定地震破裂方式和破裂方向困难

依据现有理论和技术发展,目前利用少量台站的有限波形信息实时可靠地确定大地震的破裂是单侧还是双侧、破裂具体朝哪个方向发展仍然困难,这也会造成预测烈度场与实际存在偏差。

涉及监测、传输、处理和发布的全自动实时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整套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自动化系统,需要监测、传输、处理、发布、接收等各子系统的实时、协调、可靠运行,系统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实现的难度。

04

地震预警技术的局限性

存在预警盲区

地震发生后,至少需要3-5秒完成对距离震中最近的地震台站记录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再发出预警信息,导致震中20至30公里范围内无法预警,恰恰这样的区域是地面运动最强烈的区域,因此地震预警对破坏最严重的极震区基本是无效的。

地震预警技术的局限性

预警结果可能会有偏差

地震预警核心原理在于利用震中附近少量地震台站初期记录到的少量信号去估计地震参数,由于使用信号的不完整,对于测定地震大小影响较大,特别是地震震级越大,初期预警结果越偏小。另外震后余震密集发生时信号叠加容易导致预警结果偏大。

可能会发生误报和漏报

距离较近的多个地震台站同时受到非地震信号之外的干扰信号时,容易引起系统误触发,导致对外发布错误预警信息。此外,数据通讯传输故障以及技术系统异常也可能导致震时无法及时产出地震预警信息导致漏报。

THE END
0.地震和气象专家解析:地震云是否真实存在?哪些天气因素影响震后救援?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李海韵)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9日7时27分,新疆精河县发生6.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全社会迅速开展抗震救灾。那么震区未来天气形势如何,震后救灾需要注意哪些次生灾害?地震云是否真实存在?为何震区余震不断?未来能否实现地震预警?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气象网联合新华网邀请地震和jvzquC41pg}t0rvknw4dqv4ejktb1pjfk1813@42:3705?:2:8>/uqyon
1.重点地区震后5~7秒发布预警新闻频道“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形成秒级地震预警,预计2022年实现重点地区震后5~7秒发布预警信息,可为距离震中50~200公里及以外地区,赢得宝贵的4~45秒以上的紧急避险时间。昨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未来五年防震减灾方面的目标、任务和亮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粤应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238821CXUKFISTWL[Vqv|Iyk8?:Jf4723<50ujznn
2.6.5级地震为何伤亡如此惨重震殇背后的7大疑问时政“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告诉大家,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某个区域有地震会发生,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已经在震中发生了,地震预警系统利用电波和地震波的速度差,为其它可能受到地震波及的地方发出预警。”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告诉记者。 jvzq<84rqnouklx0rguqnn3eqo4dp8s1427519=271i82@83/4;52:=460nuou
3.地震发生时在户外如何正确避震2、气象异常。震前闷热、久旱不雨、六月冰雹、怪风狂起、日光遮蔽、黄雾四塞、地震云显现都是震前常见的异常天象表现。 3、地下水异常。井水突然陡涨陡落、变颜色变味道、发浑翻花冒泡、温度发生异常;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异常变化;枯竭的水井或者泉源突然冒出水来或者水井、泉源突然干枯都是震前地下水异常jvzq<84yyy4vpsx0eqs0y86499:20qyon
4.专访国家地震局前副局长青海地震前有学者准确预测并上报,却未予重视而作出预警。因未预报唐山大地震而被指为罪魁祸首的查志元,提出前兆预报七级以上地震三部曲;他认为不能因唐山地震未预报而彻底否认地震预测预报。 青海地震前有学者准确预测并上报,却未予重视而作出预警。因未预报唐山大地震而被指为罪魁祸首的查志元,提出前兆预报七级以jvzquC41yy}/rjqle0ipo8jp1PkxuMjvckr04A74226/j}rn
5.汶川地震十年祭——抗震进化与地震预警的科学之路虽然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地震预警研究却发展很快。地震预警就是打时间差这张牌。王暾解释说,地震预警是在震中发生地震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地震预警要做的就是要跟地震波赛跑,跑得越快,地震预警项目就越有价值。 jvzquC41yy}/emxvo0io1owqpvoft8vv1462:9<1v462:9<27a>2;9:50jznn
6.加油站应急预案演练方案4.指定专人负责接待安排外来救援人员、编写地震救灾简报;做好震后应急的准备和必要的物资储备工作; 震前防范工作 站接到地震预报后,立即安排人员昼夜值班。值班人员要认真做好震情记录,并将异常情况及时向站长和公司汇报;加油站要指定专人,负责与格公司指挥部保持联系,准确传递地震信息;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2;;6/j}rn
7.地震来了收到预警信息后如何避险?地震预警信息可以在震后为人们争取到几秒甚至几十秒的避险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地震发生时,阳台、电梯间、窗户附近都是极其危险的,一定要远离! 如果你正处在室内,应尽快撤离建筑物,赶到户外空旷的地方去。如果楼层太高或时间非常紧张,来不及离开房间,一定要第一时间拿起靠垫或枕头护住头部,屈jvzquC41o0mny7hp1463565:12=0exsvgpz`3<5569674;3jvo
8.恩平突发4.3级地震!广东进入地震活跃期?哪里最易震?南方+此外,也有许多网友表示,在发震前10秒左右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对此,王力伟指出,部分网友收到的预警信息是企业行为。今年10月,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广东子项目通过竣工验收,针对本次地震,广东地震台内部也在运行该预警系统,目前的产出情况是地震发生后3.9秒即发出预警预报信息,并在10分钟内产出了震后速报信息,整个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61275d:;;:578/j}rn
9.震前数十秒预警!深圳将在学校地铁安装地震预警系统震前数十秒预警!深圳将在学校地铁安装地震预警系统 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多地均有震感。可在此次地震前数十秒,包括汶川县等四川省多地启动的地震预警系统,就在电视和手机App上进行了预警。 那么,在为震区人民祈福的同时 你是不是也想知道jvzq<84uvczje7xeou4t|}{0eqs/ew4{u|5{z8x|14=58=<:2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