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索马里购买架歼,到货后拒付尾款,中方:那换点东西米格

1979年10月,在索马里空军司令部里。

“我们想购买大约30架歼6战机。”

索马里空军副司令巴萨利说。

虽然对方的语气很平静,但中方代表、CATIC生产部副经理刘文听了却很激动。

毕竟改革开放之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进行国际贸易。

虽然刘文是带着索马里军方拥有的4台苏-22发动机来到这里的,但是谁会拒绝30架歼-6战斗机带来的3000多万美元的外汇呢?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刘雯等中方代表与俄方代表团展开了一场艰难的价格拉锯战。

在此期间,面对索马里军方每台苏-22发动机高达500万美元的“地面起步价”,刘文等人坚持按照苏联提供的合同报价。

最终双方达成——索马里的协议,以3310万美元的价格从中国购买24架歼6战斗机,并以4架苏-22发动机与中国交换4架歼6战斗机。

但即使交易已经达成,谁能保证索马里及时付款?

面对索马里货到后拒不支付尾款的“流氓”行为,中国拿出什么作为交换?

“拥抱”苏联大腿,成为非洲强国。

现在,一提到索马里,人们只会想到海盗。

诚然,如今的索马里内乱频仍,人民贫困,恐怖主义猖獗。世界上最“著名”的是游荡在亚丁湾的“索马里海盗”。事实上,在上世纪下半叶的一段时间里,索马里是一个“非洲大国”。

1960年后,长期被西方列强作为殖民地占领的索马里实现了民族解放,获得了名义上的“国家主权”。

虽然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政权,但西方列强从未停止对索马里国家的控制。在此期间,西方国家派驻索马里的军队甚至比索马里军警还要强大。

索马里“独立”9年后,索马里国民军总司令西亚德通过政变上台。西亚德执政之初就意识到,在那个美苏冷战愈演愈烈的年代,索马里这样的小国是不可能“自立”的,只有“抱大腿”才能谋求和平发展。

那么,你抱谁的大腿?

索马里从独立到现在,跟了美国九年,九年了,苦不堪言,国内怨声载道。

既然美国人不靠谱,那我们只好去找苏联人了。于是,西亚德果断地把美国和平队赶回了家乡,投入了苏联的怀抱。

而且,西亚德还声称要把索马里建成非洲最纯粹的社会主义国家。

“抱大腿”的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苏联要钱给非洲这个“小兄弟”,又要人家给人家。

不仅大笔一挥,给了索马里3500万美元的低息贷款,还给了索马里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教官。没过多久,索马里就拥有了多达40架米格-21战斗机和十几架诺埃尔-28等苏制飞机。

不仅如此,索马里军队还装备了全套苏制武器,成为东非的“小苏联”。

苏联向索马里提供的武器装备虽然大多陈旧,但足以支撑索马里在东非的“霸权”。

更重要的是,在苏联三千五百万美元的贷款和一系列经济援助下,索马里的经济实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其国民生产总值甚至可以超过美国

但Siad显然不知道中国有个成语叫“史密斯”。依靠苏联势力获得快速增长的索马里逐渐扩张,仿佛成了东非天然的“霸主”。

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之间一直存在领土争端,核心问题是欧加登的归属问题。

虽然欧加登几千年来一直是埃塞俄比亚的固有领土,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大量的索马里人。所以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为了这块土地打了几十年的仗。

悍然发动战争,无视“老大哥”的调解

上世纪70年代末,纯粹的“民族主义者”西亚德认为,索马里强大,有苏联老大哥撑腰,而埃塞俄比亚刚刚推翻了延续数千年的王朝统治,国家陷入萧条。

因此,西亚德公开宣称,所有索马里人都应该生活在同一个“大索马里”。建立“大索马里”国家的首要条件是重新控制欧加登地区。

没过多久,装备了数百辆装甲车、近千门中大口径火箭炮、高射炮等“先进武器”的索马里苏式机械化陆军部队,在米格-17和米格-21战斗机的掩护下,进入了欧加登地区。

虽然埃塞俄比亚军队在此前的反殖民侵略斗争中两次击败意大利军队,被西方列强誉为“非洲之狮”。

然而,经过数百年的反侵略战争和内战,埃塞俄比亚的国力早已被完全消耗殆尽。

这一次,全是苏式装备的索马里军队更加束手无策。不久,欧加登地区的大部分控制权落入索马里手中。

埃塞俄比亚政府看到自己被索马里打得满地找牙,也坐不住了。于是,埃塞俄比亚政府开始效仿,模仿索马里,走上了“抱大腿”的道路。

既然埃塞俄比亚的反殖民斗争是为了赶走美国鬼子,那就不可能再抱美国大腿了。因此,埃塞俄比亚首先联系以色列政府,以其强大的空军力量夺回了欧加登地区的制空权。

然后,埃塞俄比亚秘密派人去苏联“献忠”。

当初苏联之所以支持索马里成为“东非霸主”,就是看中了索马里优越的战略地位,想控制东非沿岸的海洋运输线。埃塞俄比亚对于苏联的立场几乎和索马里一样。

所以,当埃塞俄比亚的特使向苏联承诺,允许苏联在埃塞俄比亚建立军事基地,控制海上运输,把欧加登地区的石油开采权交给苏联的时候,苏联马上就把索马里这个培养了多年的“小弟”给忘了,对埃塞俄比亚表示坚决支持埃塞俄比亚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正义之举。

结果,埃塞俄比亚很快就得到了苏联的大量军事援助。从米格-21战斗机到BM24多管火箭炮,埃塞俄比亚在索马里有一些装备,埃塞俄比亚也有索马里没有的装备。

尽管埃塞俄比亚有了“新欢”,但苏联并没有消灭索马里的“旧爱”。苏联在向埃塞俄比亚提供军事援助的同时,也积极接触索马里,希望调解两国战争。

胜券在握、即将掌控欧加登地区的西亚德怎么可能甘心让嘴里的肥肉飞走?

不仅如此,多年来,“东非霸主”的地位让西亚德极度膨胀,目空一切,完全忘记了自己强大的国力是因为有苏联的支持。

看到自己的盟友苏联竟然敢“背叛”自己,西亚德勃然大怒,直接宣布与苏联断绝关系,将所有顾问驱逐出苏联。

不久,现实给了西亚德一记重重的耳光。年苏联的援助对象发生变化后,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战场形势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埃塞俄比亚的军队在苏联装备的支持下,在熟悉索马里情报的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多次击败索马里军队。很快,埃塞俄比亚军队不仅收复了欧加登全境,还直指索马里。

得罪美苏,买中国战机

在接连得罪美苏后,处境危急的索马里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中国求助。毕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一直视中国为眼中钉、肉中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所以索马里相信中国一定会同意帮助自己。

1979年9月,索马里副总统兼国防部长萨马特率团访华,向中方提出购买武器装备的要求。

中方听到沙马特的要求后也很高兴。当时,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基础薄弱的中国急需大量外汇储备。

最初,萨马特提出购买代表中国最先进水平的歼7战斗机。

出于对技术泄露风险的担忧,中国只承诺向索马里出售歼6战斗机。

歼6虽然不如歼7,但性能已经可以媲美苏联米格战机,完全可以满足索马里空军的需求。

因此,萨马特同意了中国的提议,并邀请中国派代表到索马里进行详细讨论。

不久之后,中国派出了由CATIC生产部副经理刘文率领的代表团前往索马里洽谈这笔交易。

事实上,除了出售歼6战机,这个代表团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购买俄方闲置的4台苏-22发动机。

原来苏联有向索马里提供苏-22攻击机的计划。苏-22的发动机一抵达索马里,西亚德就宣布因其“叛逃”而与苏联分手,因此苏联也中断了向索马里提供苏-22的计划。

虽然苏-22发动机在索马里看来就是一堆废铁,但对中国意义重大。只要掌握了苏-22发动机的核心技术,那么中国就可以研制出自己的可以与米格-23抗衡的战斗机。

刘文一行抵达索马里时,方索首先对中国大放厥词:“中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老大哥”,“索马里将跟随中国前进”。

刘文已经看清楚了对方的真实目的,但他只是想让中国免费提供歼6战机。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刘文要求方索首先提出苏-22发动机的报价。索马里空军副司令巴萨利看到中国对苏-22发动机非常重视,甚至提出了每台500万美元的天价。

面对苏军坐地起价的行为,刘文直接拒绝了苏联与索马里的交易,中止了谈判。

随着随后战事吃紧,索马里军方逐渐支持不住,开始要求恢复谈判。

而中方则“欲擒故纵”,故意离开俄方几天,才再次开启谈判。

最终,苏军以331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24架歼6战斗机,用4台苏-22发动机换了4架歼6战斗机。

拒不支付尾款的,以渔业资源偿还债务。

虽然这笔交易已经达成,中国方面也按时向索马里交付了战斗机,但索马里方面的最后付款是

在向中国支付了1700万美元后,索马里以巨额军费开支和国家财政困难为由,要求中国延长付款日期。中方也表示理解索马里的困难,同意索马里方面的要求。

但战后索马里无意还钱。只是在后续飞机需要维修时,才象征性地向中国支付了300万美元。

为了追回货款,中国还成立了“讨债”小组,多次飞往索马里亲自讨要。

然而,索马里政府不仅拒绝支付尾款,而且未能保证中方人员最基本的人身安全。

在索马里讨债期间,中方人员多次被抢被盗,还被歹徒用枪托打伤。一些极端分子直接放火烧了中国人的房子。

幸好当时屋里没人,所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眼看无法从索马里追回现金,中方人员只好考虑用其他方式止损。经过一番考虑,中国锁定了索马里的渔业资源。

索马里海岸线长达3333公里,领海鱼类资源丰富。其中,深水金枪鱼肉质丰富,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昂贵。

索马里国内工业基础薄弱,没有能力进行深水捕捞,但中国不同。

因此,当中方提出用被索马里方面视为“鸡肋”的渔业资源来换取欠款时,索马里方面欣然同意。

最终,中方也从这笔交易中获得了远远超过索马里所欠货款的利益。这一次,可谓“双赢”。

索马里,原本是一个依靠大国扶持发展起来的国家,极度膨胀,悍然发动战争,最终让国家和人民再次陷入贫困和战争。

面对索马里拒付货款的无赖行为,中国巧妙应对,用渔业资源换取所欠货物。这样的智慧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喀秋莎火箭炮的优势为一次性齐射的打击力度和密度,但精准度不足BM-13火箭炮 因为该型火箭弹的口径已经高达132毫米,也就是威力要超过了105毫米榴弹炮(二战期间122毫米榴炮没有普及,有一些150毫米的重型榴弹炮),战斗部的TNT杀伤力介乎于105毫米和150毫米的重炮之间。而一个重型榴炮团一般也就装备24门炮,一次齐射可以打出24枚大口径炮弹,简单换算一下就知道,一个喀秋莎炮兵连的一jvzquC41yy}/lrfpuj{/exr1r1995m;g:7lf6<
1.苏联BMBM-13型火箭炮(英文:BM-13 Rocket Artillery,绰号:Katyusha,译文:喀秋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研制装备的一型轮式车载火箭炮。 BM-13型火箭炮采用载重卡车为底盘,安装8个导轨式发射架构成移动式火箭炮发射系统,可挂载16枚M-13型固体燃料火箭弹,战斗射程达8500米,最大行程385千米。 jvzquC41yy}/onnrkct/ew46ddxbqn=
2.火箭炮性能和威力日益提高综合作战性能优异1933年,苏联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门现代火箭炮BM13型火箭炮。这种自行式火箭炮安装在载重汽车底盘上,装有导轨式定向器,联装16枚132毫米尾翼火箭弹,最大射程约8500米,1939年正式装备,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首次实战应用。当时苏军一个火箭炮连一次齐射,摧毁了德国军队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火箭炮齐射就似jvzq<84yyy4djrscpg}t0lto1o5hp8723;5186721:>829530unuou
3.我军箱式火箭炮射程远超现役远火最远高达350公里弹道图片:PHL03式300毫米远程火箭炮技术源泉来自苏制“龙卷风”火箭炮。 中国对于远程火箭炮的重视程度异乎寻常,除了自用的03式“300远火”外还有一大堆外贸型号的远程火箭炮。 03式火箭炮设计思想源自冷战时期的苏式BM-30“龙卷风”火箭炮,虽然性能先进火力猛,但由于采用传统定向管装填发射方式,因此即使是装备了专用自动装填jvzquC41okr/pn|u0uooc7hqo0io1sxuf1813B232/691mte/kodgƒtt2>67=7: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