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冷战时期开始,美国领导的北约就为苏俄武器装备专门进行型号命名,这种所谓的“北约代号”沿用至今,其针对的对象也从俄罗斯延伸到中国。一般来说,北约代号的命名方式都非常奇葩,甚至还带有各种嘲讽之意。比如,此前我国首款五代战机歼-20的北约代号就是“火燎牙”。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2019年服役的“山东”号航母,更是被“北约代号”嘲讽出了新境界。因为“Kuznetsov MOD”这个北约代号按照字面翻译过来就是“库兹涅佐夫级改进型”。以狭隘的眼光看待“山东舰”,北约完全否定了我国的创新改进亮点,就连俄罗斯专家都看不下去了。
北约方面之所以给“山东”舰起了“库兹涅佐夫级改进型”这个代号,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他们看来,“山东”舰就是在“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基本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什么新意。要知道,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原型就是从乌克兰采购的“瓦良格”号,而“瓦良格”号同样也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姊妹舰。基于此,在北约高层看来,我国即便拥有了双航母配置,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无论是“辽宁”舰还是“山东”舰,都摆脱不了“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影子。要知道,“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是苏联时代的产物,早就老迈不堪,俄罗斯海军现役唯一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更是频繁大修,无法重用。
事实上,“库兹涅佐夫级改进型”这个北约代号,不仅再度体现了西方国家一贯的自大与偏见,也体现出他们的认知局限性。因为“山东”舰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航母,其实与“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并没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仅有的相似点或许只是吨位和滑跃型航母的定位罢了。
具体来说,从外形设计上来看,“山东”舰就与“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有着天壤之别。在尺寸上,“山东”舰的舰岛尺寸大幅度削减,从而充分保证了甲板面积。要知道,俄制航母在设计理念上和现代航母有很大区别,还是体现出战斗民族“暴力美学”的特点,因此在空中打击力量的部署方面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相对来说,“山东”舰航母的设计就非常符合主流思维,其甲板部分还经过一系列优化,保证更大的空间以容纳足够多的舰载机。除此之外,包括内部舱室、机库、电子系统、弹药升降机、舰载武器等各个关键环节,“山东”舰都大量采用了国产科技元素与设计理念,完全规避了俄制航母的一些弊端和缺陷。
对于“山东”舰的这个北约代号,俄罗斯军事专家马克西姆就在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山东”号和“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完全是两回事。在他看来,“山东”号就是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一款全新航母。尽管说,从外观造型上来看,“山东”号和“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确有些相似之处,但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武器设计领域的共通之处非常普遍,即便是美军现役很多武器装备,也可以找到德制、俄制武器的元素。和常规制式武器相比,航母作为复杂的大型装备,其设计的单元众多,在局部细节上和他国装备的特点有所重合也在所难免。可以说,北约这种命名方式,实在过于草率。
正如这位俄罗斯专家所言,我国在发展航母方面可谓从零起步,筚路蓝缕。首艘航母“辽宁”舰就是在空壳子基础上重获新生的。在积累了一定技术经验后,我们又全力攻关,最终完成了国产航母“山东”舰的研发建造。即便是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西方国家依然想用所谓的北约代号,给“中国制造”贴上“山寨标签”。只能说,这种带着偏见和误导的舆论攻势,只能自娱自乐罢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