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正研制超音速潜艇:两小时穿越太平洋

资料图:超空泡鱼雷水下航行效果图。(图片源于网络)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6月28日发表题为《美国海军正研制“超音速潜艇”》的报道称,游泳的人都知道,由于水流阻力,在水中行动自如会是个难题。对体积庞大的潜艇来说,这个难题就更大了。

然而,从美国海军得到资助的研究人员称,他们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超空泡技术。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采用超空泡技术开发一种新系统。新的想法参考了冷战时期苏联开发的技术。

所谓超空泡,就是把水下舰船包裹在一个气泡里以避免水流阻力引起的问题。当年苏联的“暴风”超空泡鱼雷时速可达370公里以上,比其他任何常规鱼雷都要快得多。理论上,超空泡潜艇能达到声音在水下的传播速度,即时速5800公里左右。

根据加州理工学院2001年发表的报告,这样一来,水下巡航横穿大西洋一趟所需要的时间将缩短到一个小时以下,横穿太平洋大约只需要100分钟。不过,这项技术也会导致旅途颠簸,而新的研究团队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近日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格兰特·斯基德莫尔说:“超空泡技术基本都被用于给水中的潜艇大大降低阻力和提高速度。”

为了在潜艇周围形成气泡,气体被注入其前方,向后扩展包住整个物体。然而,有时候气泡会收缩,致使部分船体浸水。气泡的周期性舒张和收缩被称为脉动,有可能引起不稳定。

应用研究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声学副教授蒂莫西·布伦加特说:“有缩张现象可不好,我们先从理论上探讨了这个问题,然后进行了实验。”

研究人员在《国际多相流杂志》双月刊网站上发布了他们的分析和实验结果。

中国也在研制“超音速”潜艇,如果研发成功,潜艇从上海到旧金山用时不到两个小时。

THE END
0.俄新添核武器战力几何军事“波塞冬”核鱼雷作为一种战略武器,射程超过1万千米,可完成跨洲际打击任务,理论上具备很强的战略威慑力,但在执行跨洲际打击任务时,“波塞冬”核鱼雷需要数十小时才能抵达目标,漫长的航程大大增加其暴露风险。另外,该鱼雷采用超空泡技术,航行噪音巨大,在布满反潜声呐阵列的太平洋和大西洋底,几乎毫无隐蔽性可言。即便如此jvzq<84oknouc{~0rguqnn3eqo4dp8s3146328564:5d3963/577;:87;0nuou
1.核潜艇的发展与未来(下)军事频道(2)“亚森级”核潜艇可以携带包括潜射巡航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重型鱼雷、超重型鱼雷、超空泡鱼雷、水雷等俄海军潜艇武器库中几乎所有的武器。与以往的俄国核潜艇具有更加强大的火力、更强大的机动性和更高的隐蔽性,被西方军事专家指为是世界最先进攻击核潜艇。是苏俄核潜艇技术集大成者,代表苏俄核潜艇技术水平的最jvzquC41okrjvjw{0etux7hp1462586314?0C[YK35>68B7236896;>5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