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 ℃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霜冻线是区分可能出现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年某月14、15日两天霜冻线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 题。
【1】造成图示区域霜冻线整体向西北凸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地形地势 C. 纬度位置 D. 河流分布
【2】与14日相比,15日霜冻面积扩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 B
【2】 B
【解析】
【1】图中地区的西部地势较高,比起同纬度地区气温更低,更容易发生霜冻,因此霜冻线以西为霜冻区域,霜冻线以东为未霜冻区域。
霜冻线向西北凸出的地区为四川盆地,地势低,具有保温作用;北部的秦岭、大巴山阻挡了冬季冷空气的南下,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发生霜冻概率小,故霜冻线整体向西北凸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地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判读14日、15日霜冻线可知,重庆市(乙)霜冻区域变大,贵州(甲)、湖南(丙)、四川(丁)霜冻区域变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稻田艺术画”是先设计好要表现的图形,再利用先进的3D技术和透视技术,用矢量法定点定桩连线人工填色,在稻田种植不同品种有着不同颜色叶子的水稻而成。
(1)为达到最佳观赏效果,请说出稻田画的观赏方法。
(2)在条件适宜的区域,如何利用稻田画产生经济效益?请提三点措施。
【题目】图示为某国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B湖泊是由于 作用形成的;①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
(2)C附近是该国最大的传统工业区,试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3)该国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分析其成因。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是( )
A. 多火山地震 B. 橄榄林广布 C. 西风影响明显 D. 高原山地为主
【2】影响岛链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板块运动 B. 洋流流向 C. 径流分布 D. 火山喷发
【题目】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在陆地上的平均厚度大约17千米 B. ②是软流层
C. 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D. ①层和②层都属于岩石圈
【2】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地面称为震中。我国青藏高原某地某日发生较强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0千米。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
A.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 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题目】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 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 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 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 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2】关于图乙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 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 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D. 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
【题目】下表为2014年全国及四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万公顷)。完成下列各题。
【1】从全国看,表中四种农作物播种面积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
A. 油菜籽 B. 大豆 C. 玉米 D. 稻谷
【2】黑龙江和吉林油菜籽播种面积为0,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热量 B. 土壤 C. 市场 D. 交通
【题目】水资源紧缺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社会,应成为社会的共识。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用水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迅速增长 ②工农业迅速发展 ③降水减少 ④气候变暖,蒸发旺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2】加剧全球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因素是( )
①乱伐森林,环境破坏 ②水资源的浪费 ③水质污染 ④气候异常,干旱少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题目】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