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将至!紧急情况下果断停工停运凤凰网陕西

继8月25日下午陕西省气象台

发布重要天气报告之后

8月26日上午

陕西省气象台再发重大气象信息专报

28-29日

陕南有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

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高空槽共同影响,28-29日陕南有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

28日

陕南有大雨,其中汉中东部(西乡、镇巴)、安康、商洛有暴雨,局地大暴雨(石泉、西乡、镇巴、宁陕、汉阴、汉滨区、紫阳、岚皋)。

29日

29日关中东南部、陕南有中到大雨,其中汉中东部(西乡、镇巴、南郑、佛坪)、安康大部、商洛西部(柞水、镇安)有暴雨。

过程累计降水量汉中东部、安康、商洛可达50~100毫米,其中汉中东南部(西乡、镇巴)、安康大部、商洛西部(柞水、镇安、山阳)可达100~180毫米,秦巴山区局地可达200~250毫米。降水期间伴有短时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预计最大小时雨强20~30毫米,局地可达50毫米以上。

陕西省气象台最新消息

8月26日06时—8月27日06时陕西省全省共22个区县574个监测站出现降雨其中10站暴雨,最大镇坪大河78.3毫米。

目前,陕西省仍处在主汛期,前期强降水给一些市县遭受严重洪涝灾害。这次强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累积雨量大,且与前期降雨高度重叠,土壤含水量饱和,极易产流发生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防汛抗洪形势复杂严峻。

▎8月21到22日 安康石泉

西安峪口全面封闭

今日18时完成人员转移

(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未来一周,西安市为多雨时段,主要降雨时段在28日到31日。”西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紧急通知,明天(8月27日)18时前,相关区县和部门要完成人员转移工作,全面封闭所有峪口、山区景区,坚决扛起防汛救灾政治责任。

据“通知”,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高空槽共同影响,未来一周西安市为多雨时段,主要降雨时段在28日到31日。预计关中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过程累积降水量50-130毫米。降水期间伴有短时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预计最大小时雨强20-40毫米,局地可达50毫米以上。

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决贯彻落实市委专题会议“五个坚决”(撤、封、管、停、疏)工作要求,集中一切力量、用尽一切手段,牢牢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这条底线。要迅速动员,进入临战状态,清醒认识当前我市防汛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厌倦麻痹思想,切实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准备。

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增强敏锐性,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细致安排,认真检查,严格督导。广大干部要发扬严实作风,人盯人做好防汛工作,把各项防汛措施落得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

各责任单位要利用好降雨前的宝贵窗口期,深入排查风险隐患,进一步细化完善防、抢、撤预案,各级防汛责任人要对辖区风险点做到心中有数,对避险方案熟悉掌握,争分夺秒做好隐患整改工作,确保遇到突发事件能果断稳妥处理。

降雨开始后,市气象局每2个小时提供一次预报信息,重要节点加密监测。水务部门要做好河道、水库、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通过各种渠道确保预警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到村(社区)、到组、到户、到人。

各级各部门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思想,严格落实包片责任(区县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组、村组包户到人),进村入户组织危旧房屋、低洼地、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要切实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坚决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要扎实做好撤离预案,健全到镇到村、到户到人的责任体系,把谁来转、转移谁、怎么转、转到哪逐一落到人、落到位,务必于8月27日18时前完成人员转移工作。要加强转移过程的安全管理,严防群众擅自返回、造成伤亡。

各沿山区县要在8月27日18时前,全面封闭所有峪口、山区景区,所有进山路线要安排专人值守,杜绝人员、车辆进山引发的不安全因素;对已经进山的游客要立即组织疏散,转移到安全区域,确保不漏一人,绝对安全。沿山沿河在建工程和治水项目要全面停工。山区农家乐、民宿一律停业。

市城管局、西安水务集团要对低洼易涝点、下穿立交、涵洞等防汛重点部位盯紧看牢,各防汛点责任人提前到位,发现积水要立即采用隔离栏杆、铁马、警示牌等硬隔离措施,封闭下穿立交、隧道及低洼易涝点,疏导交通,组织人员安全撤离。

交警部门要做好交通疏导和指引工作,引导车辆就近寻找安全位置停驶,并做好紧急避险。住建部门要加强在建工地尤其是深基坑、塔吊等重点区域的安全管理,强降雨期间要坚决停工,确保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

水务部门要加强山区河道管控力度,及时拆除影响行洪安全的障碍物;对水位较高的水库提前预泄,维持低水位运行,对河道景观拦水坝要求塌坝运行。城管部门要利用降雨前的窗口期,组织对全市排水设施进行清掏疏通整治,保证排水通畅。

各级各部门要逐点落实防汛责任人、抢险队伍,预置水泵、沙袋、隔离及救援装备,做好防汛抢险准备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掌握汛情发展动态,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高效科学处置险情,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备齐备足通信、救生、发电、食品、帐篷等应急物资和设备。

省防总发布紧急通知

紧急情况下果断停工、停运

(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省防总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全省防汛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强化协同配合,积极有效迎战暴雨洪水灾害。

压实各级防汛责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防汛责任人要提前上岗到位,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防汛责任落地。特别是前期受灾地区,更要格外重视、加倍警惕。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督导检查,紧盯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防范,形成防汛抗洪强大合力。

精准监测预报预警

各级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组织有关部门滚动会商研判,及时掌握汛情灾情发展趋势。气象水利水文部门要强化雨水情预测预报,努力提高预警精度,延长预见期,特别要加强短历时、高强度、小尺度强降雨的临灾预警。要完善预警响应衔接机制,突出做好山区、水边及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预警与响应衔接,为人员转移避险提供保障。

强化群众转移避险

要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落实群众转移安置方案,强化道路交通、涉水旅游景区、施工场所安全防范,提前果断坚决转移受威胁人员,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要进一步排查城市洪涝隐患和薄弱环节,地铁、地下停车场、商场等地下场所与设施以及下凹式立交桥、易涝积水点等,要逐一制定应急排水抢险预案,紧急情况下要果断采取停工、停运等措施,完善应急疏散机制。要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管理和有组织的返回,严防危险未解除就擅自无序返回造成人员伤亡。

做好防洪工程调度

要立足防御长历时大洪水,科学调度防洪工程,严格执行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提前落实好骨干堤防以及险工险段、各类水库、尾矿库、淤地坝的巡查抢护责任,安排专业力量值守,险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江河防汛安全。

要把确保水库安全作为防汛重点,一旦出现险情要果断采取得力措施抢险确保大坝安全,同时提前及时转移下游受成胁的群众。

提前预置抢险力量

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周密部署各类救援力量,紧急补充抢险物资装备,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要预置救援力量,靠前部署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加强军民联防,及时向当地驻军部队通报汛情,及时请调部队参与急难险重抗洪抢险,有效组织当地各类专业队伍和社会各方面救援力量,紧急时快速出动、高效处置、科学救援。

严格防汛应急值守

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配强配足值班力量,发生突发洪涝险情要果断及时处置。要完善汛情传递手段,加强卫星电话统筹管理使用,强化乡镇重点村组报险报灾能力和设备配置,确保防汛指令和险情灾情信息传递畅通,为防汛抗洪指挥提供准确决策依据。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发布汛期旅游安全提示

近期,全省多地有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天气,出游安全风险增大。为确保广大游客出行安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醒广大游客:严密做好疫情防控,谨慎出行,确保安全。

及时关注天气变化、交通状况和安全提示,了解安全知识,备好防护工具,合理规划行程,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外出旅游。充分了解景区风险和安全规定,不去山岳型、峡谷型、涉水型等旅游景区景点,不到未恢复开放景区和未开发线路游玩,不在滩涂、河道、山脚、泄洪道等区域游览,野营和露宿。

旅游期间,重视安全

自驾游要认真检查车辆状况,合理规划行程。遇到下雨时,要严格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距离,严禁急刹车急转弯。经过积水路段时,应在确认无危险后低速通过,避免途中熄火。

遇险冷静,沉着应对

遇到突发险情,要保持冷静,及时申请救援,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等待救援时,要保持耐心,听从指挥,避免拥挤混乱,有序撤离危险区域。参团旅游要选择正规旅行社,提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签订规范合同,保障合法权益。

责编/朱攀宇

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THE END
0.南方7省区将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各地都有哪些应急措施?每年的夏季我国的南部地区都会迎来特大的暴雨或者是暴风雨的情况,遍布区域广,涉及的地区比较多,比如说江南北部,江淮南部,或者是平原地区都会存在暴雨,广东,广西,云南深圳等沿海城市,经历暴雨的频次要比内陆的地区大了许多,有一些临海城市或者是长江经过的地区都会有遇到暴雨的可能。有些地区暴雨来的快,去的快,影响不会 jvzquC41yy}/fj2swct/pny1yc5bvly{jeizjl~cvcip@3jvor
1.中国气象局:近十年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显著增加暴雨灾害“南北并重第二方面,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都显著增加,特别是最近十年,北方地区局地强降水致灾强度趋强,形成了暴雨灾害“南北并重”的格局。第三方面,高温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显著增加,高温灾害致灾危险性增强。第四方面,复合型低温灾害的影响要比单个低温灾害事件影响更明显。(董语飞)jvzq<84yyy4djrscpg}t0lto1o5tj8xjkroo1lsu/f532;912731:8sgyu?9;<;30unuou
2.厦门今年雨季61天下了35天的雨实际上,市民对于暴雨印象深刻,除了跟暴雨发生频次有关之外,暴雨的强度、持续时间及其影响范围,乃至近年来媒体报道速度、自媒体发展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气象专家表示,如今,全市某地突降大雨,电闪雷鸣,声势虽然惊人,个人拍成短视频发到网上,引起很多关注,但是雨水有时候来去匆匆,累计降水量达不到暴雨量级,容易被市民误jvzq<84yyy4np€3ep1~jcvjp1pkxu87;55>867mvon
3.川贵渝复杂地形下横槽诱发双涡贵州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实际上,西南涡暴雨是中国一种非常复杂、富有特色的强降水现象(李跃清等,2016),其造成的暴雨强度、频次和范围仅次于台风及其残留低压(王作述等,1996)。 数值模拟是研究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及其影响的重要手段,应用中尺度天气模式研究西南涡及其暴雨已获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覃丽等(2007)利用MM5模式模拟与诊断得到:2005年jvzquC41jvsm0{mj|0tfv8vzzdedp8mvon532;625;4ivv
4.越来越猛烈的暴雨为何难以被准确预报?  近年来,暴雨这个关键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热搜上,也切实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1961年到2023年,我国平均每年要发生38次暴雨过程。从数据看,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增加显著,短历时降水破纪录事件趋频。   越下越大的暴雨,造成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内涝、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愈加明显,不断向政府jvzq<84yyy4ykwmwcpku0lto1rumk}neu1814=57455g:l=ef:?8hn66:h>97ng2d6<99:g43g90e7mvon
5.今年暴雨咋这么多?“暴雨预报”其实是个世界级难题“全球变暖带来的大气含水量升高、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等,将增加城市极端暴雨的频次和强度。”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总工程师万蓉说,虽然变暖会减少热带气旋数量,但会增加其强度和随之带来的降雨。 可以说,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风险增大,已经从学术研究走向我们将长期面对的现实。 jvzq<84pgyy/jww0ep5tj|1ctzjeuj13178;==867:18A<;:4;:5
6.暴雨肆虐——城市内涝之殇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损失惨重。不仅北京,近年来,长沙、武汉、杭州等国内许多城市均因暴雨频发内涝。对暴雨我们已能提前预报、提前准备,为何还会给 城市带来巨大损失?城市内涝是否成了大城市的通病? 大城市为何暴雨多发?灾害性天气频次强度有增大趋势,而大城市也会"放大"气象灾害,近年来,我国大城市jvzq<84yyy4djrscekzzyjygt0usi8wf|v5kk|mw|j{bp}n1ejkoi|mkpgomcx4kpfky0|mvon
7.我国平均每年发生38次暴雨过程,暴雨为何难以被准确预报?近年来,暴雨这个关键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热搜上,也切实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1961年到2023年,我国平均每年要发生38次暴雨过程。从数据看,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增加显著,短历时降水破纪录事件趋频。 越下越大的暴雨,造成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内涝、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愈加明显,不断向政府和公众提出新的应对命题jvzquC41pg}t0‚hyd0ipo872463178751euovnsva7882<:790nuo
8.暴雨、大暴雨!今明两天陕西有一次强降水过程此次降水过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对流天气特点显著,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和会商研判,特别要加强局地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的短临预报预警,紧盯暴雨重点落区,加密预报预警频次,严格落实"叫应叫醒"机制和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联防机制,确保预警信息传递全覆盖、无遗漏。及时研判、视情启动应急响应,根据预案要求落实"关、jvzquC41mct/eqnpc0ipo8wgcf53;953;7ebnu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