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强透水复杂地层地铁深大基坑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
项目针对强透水复杂地层地铁深大基坑的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开展科研联合攻关,广西交通设计集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提出合理的圆砾层地铁车站深大基坑力学参数取值方法及设计计算模式,解决参数合理取值、模式不明确的难题,在创新力学参数取值方法与设计计算模式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研究成果应用于南宁轨道交通建设,节约建造成本约10%。
技术发明类三等奖
“结构微应变高精度测试技术与设备”项目
广西交科集团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广西路桥集团为主要完成单位,这是公司在桥梁检测监控方法、装备、智能传感研发布局等方面取得的关键性成果。项目以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关键技术为目的,逐步实现桥梁全技术参数智能化感知的目标,以此带动桥梁建设、养护咨询服务摆脱现有的人工传统模式。目前,多项创新技术已实现成果转化,并在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桥等多个桥梁建设项目上应用实践,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
技术发明类三等奖
“公路小桥涵水毁防治新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项目
翔路公司、广西交科集团是该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项目针对传统计算暴雨量方法和小桥涵抗水毁结构的局限性,修正现有的设计暴雨雨力SP等值线图,并创造性提出利用片石棱角丰富和粒径大小可调的特点,既给合理确定小桥涵孔径及可靠的抗水毁工程措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又解决了常规增浆砌或浇筑混凝土方法施工复杂、用材多、造价高的缺点。项目成果在区内众多中小桥涵抗水毁能力设计中得以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
“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提升与抗灾变技术应用”项目
广西交科集团、广西交通设计集团、翔路公司为该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项目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能力提升方法创新,提出了多种新型的组合梁结构形式,为组合梁承载能力提升提供了新途径。二是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性能评估方法创新,为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运营期间的疲劳变形控制和力学性能评定提供了直接的依据。三是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倒塌灾变设计创新,揭示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倒塌机理,建立了组合梁结构抗倒塌承载力的简化评估方法。
供稿 | 张维鹏、杨礼明、王龙林、李保军、黄熔婵、罗婷倚
原标题:《喜讯!北投集团这4个项目获2020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