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强对流天气不同的是,强对流天气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它会将原本应该滴落的水滴再拖到高空中,在此过程中,水滴会凝结更多的水,形成更大的雨滴。如此重复几次之后,就酿成了暴雨。
不仅如此,强对流天气足够强的话,还会形成冰雹,冰雹形成的原理和暴雨相同。我们知道,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平均下降6℃,当水滴进入到冻结层(0℃以下空间)以上时,就会凝结成冰粒,这些冰粒就是冰雹的胚胎。
冰粒按理说也应该降落,但是强对流天气中强烈的上升气流,会将这些冰粒再次带入到高空中,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冰粒越长越大,直到上升气流再也无法托起它,它才会落到地面,形成冰雹。
强对流家族个个都是狠角色,大风,雷暴,暴雨,冰雹,龙卷风,任何一个都可能会致灾,比如:此次上海出现了大风,雷暴,暴雨,冰雹等天气,大风造成了人被吹倒,造成人员受伤,冰雹砸向地面,有可能会伤害农作物,对停留在外的汽车造成一定伤害。
事实上,强对流天气往往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是局部小范围,这也造成了天气预报很难及时追踪到它,即便追踪到它,也难以预测它究竟会对哪些地方造成影响,所以预报时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夏季出行时,除了可以关注每日天气之外,还可以关注当地的雷达图,当你发现自己附近出现了红色,甚至是紫色的回波时,一定要赶紧找个建筑物躲避一下,因为颜色发红发紫,意味着强对流非常强,可能会出现暴雨、大风、雷暴、冰雹甚至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人工消雹团队并不是让冰雹消失,而是发射大量的凝结核到冰雹所在的区域,凝结核会凝结水分,与冰雹抢夺水分,会导致冰雹长不大,从而减轻对人对财产造成的损失。
如今正是初夏季节,冷热交替变化较大,很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据中国天气网的报道,4月25日,我国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就出现了剧烈的强对流天气,而且上海等地的人们还都目睹了一种被叫做“弧状积雨云”的罕见“怪云”,很多人对其感到很惊奇。
这种奇特的云彩呈圆弧长条状(有的呈直线长条状),因为天气光线的不同会呈白色、灰白色或深灰色,出现的时候能看到它从天际直卷过来,宛如卷起的席子一样不断向前滚动,又如一条不断向前舞动的巨龙,那气势相当惊人,能给人一种真正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强烈压迫感,看到它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弧状积雨云大多出现在强对流天气中,比如“超级单体”出现时就很容易出现这种天气现象,在台风等风暴来临时也会出现,出现的时刻多是暴雨开始发威之前,它的成因是风暴中心外流的冷空气和暖湿气流交汇形成的,由于风暴中心的冷气流下降,迫使暖气流向四周滚动扩展,所以这种积雨云多呈圆弧状,也被叫做弧状云。
上图为超级单体出现时的弧状云(非本次上海弧状积雨云),有时它也会出现在龙卷风的外围。
而其横切面多呈圆筒状,就好像是一副卷轴在随着风暴的扩张铺展向外围横扫,因此这种云也被叫做卷轴云,上海这次出现的属于弧状及卷轴状的积雨云,能明显看出纵向的圆弧和滚动的圆筒状。
上图为上海弧状积雨云出现时的动态图。
上下图为出现在海面上的十分圆润规整的卷轴云(非此次上海出现的弧状积雨云)。
上图为出现在阿根廷的双层卷轴云。
当这种饱含水汽的“卷轴怪云”出现的时候,也是暴风雨即将开始的时候,在它的所到之处,风力会突然加强,风向也可能会突然变化,雨量也会瞬间加大,所以这种云其实也是暴风雨出现的“急先锋”,它那围墙一样的云彩,就仿佛是暴风雨展开的大幕,所以当你看到它时,一定要做好防止狂风暴雨损害的准备。
上海这次出现的弧状积雨云,其扩展的范围相当广,几乎将上海大多数的地方横扫而过,很多本地朋友都拍到了它的照片或视频,在它出现之后,暴雨明显加大,狂风最大达到了11级,外滩等许多地方云层十分浓厚,使得白天宛如黑夜一般,情景十分骇人。
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奇怪的黑云,“魔都”宛如在魔域中渡劫,雷电轰鸣狂风劲吹暴雨如注,有些地方还下了冰雹,多数地方直到傍晚才风停雨止,并且出现了绚丽的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