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成为今年两会热点话题,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 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C. 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D. 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信息进行的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维生素C(白色)
化学式:C6H8O6
每片100mg,含VC10%
一日××次,每次2片
饭后服用
若发黄请勿食用!
维生素C(白色)
化学式:C6H8O6
每片100mg,含VC10%
一日××次,每次2片
饭后服用
若发黄请勿食用!
A. 每片含VC质量为10mg
B. 若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3次
C. VC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 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
(1)目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________、天然气。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这种新能源是___________。
(2)我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水,河水在净化处理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若要鉴别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进行检验。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科学方法。 下面是某小组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呈现的一组探究实验。向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如图所示)。
(1)写出a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硫酸铜除了能与以上两种类别的物质反应外,还可以与另外一种类别的物质反应,该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a、b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废液缸中,发现有蓝色沉淀生成且溶液呈无色,则可以推知,a试管中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中一定有__________ (写化学式),为证明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铝(AlCl3)是一种净水剂,陈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
B. 氯化铝是一种酸
C. 氯化铝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E、F、G含有同一种元素,A、B、C、E、G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和F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两者分别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相反.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A与D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D+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A与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t1 ℃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 t2 ℃时,20 g丙溶解于50 g水中能形成70 g溶液
C.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至t2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 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别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已知丙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戊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甲常见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甲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元素气体结尾。
(3)在第三周期中,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