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席卷东北和内蒙,专家分析成因,市民:“希望有更多铲雪车”降雪冻雨大雪寒潮

11月8日开始,一场强劲的暴风雪席卷了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皑皑白雪,压垮了蔬菜大棚、封锁了交通,甚至堵塞了唯一的那条回家的路。

这场被称为今冬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风雪,打破了多项纪录。

据中国天气网11月9日报道,从11月8日08时到9日08时,东北地区共有33个站点打破历史同期降水纪录。

内蒙古通辽地区从11月7日上午10时迎来核心降雪时段,截止到9日08时,强降雪已经持续约46小时,累计降雪量达到81.3毫米,连续两天特大暴雪,积雪深度达59厘米,打破了1951年创造的积雪深度纪录。

内蒙古通辽地区从7日10时以来,强降雪已经持续约46小时,累计降雪量达到81.3毫米。7日、8日连续两日出现特大暴雪,目前积雪深度达到59厘米,打破了1951年来纪录。

东北内蒙古积雪破纪录

从11月4日开始,受入冬以来最强寒潮天气影响,我国自西北向东南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8日,我国东北地区及内蒙古迎来最强降雪时段,部分地区出现冻雨。截至9日5时,吉林双辽最大积雪深度45厘米;9日8时,辽宁鞍山铁东区最大积雪深度53厘米。

据中国天气网11月9日报道,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分析称,从11月8日08时到9日08时,东北地区共有33个站点打破历史同期降水纪录。辽宁、内蒙古、吉林西部不少站点打破有气象纪录以来积雪的最深纪录。像是辽宁阜新、吉林双辽甚至翻倍刷新的历史纪录。而辽宁鞍山,积雪已经超过让很多当地人难以忘记的2007年元宵节那晚的暴雪纪录。

内蒙古通辽地区从11月7日上午10时迎来核心降雪时段,截至到9日08时,强降雪已经持续约46小时,累计降雪量达到81.3毫米,连续两天特大暴雪,积雪深度达59厘米,打破了1951年创造的积雪深度纪录。

辽宁北部、吉林中部、黑龙江中部等地不仅是降雪多,而且雨雪混杂,部分地区出现冻雨灾害。哈尔滨、长春、沈阳三大省会城市都监测到了冻雨出现。在哈尔滨,道路、树木上都出现了严重积冰,大量树枝折断。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11月8日16时30分,雪灾导致8个旗县区,50个苏木镇街道受灾,受灾人口5609人,因灾死亡1人;死亡牲畜176头(猪7头、牛56头、羊113只);受损棚舍2245座、草料库17座、大棚98座、仓房62座;受损工厂厂房1座、自行车车棚1座、游乐场棚顶1座,建安医院门诊大厅受损500平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46.53万元。

道路被阻,家门被堵,市民求助

暴雪突至,居民的衣食住行面临严峻的考验。

求援人是辽宁省蒙医院透析室的主任吴玮,他紧急寻求社会爱心人士与志愿者,帮助接送分布在阜新县36个乡镇及城区的患者,并且寻求铲车、清障车等,共同守护生命。

在这份紧急求援中写道:几十年不遇的大雪突降阜新,公交停运,出租车停运,乡镇班车停摆,辽宁省蒙医院透析患者近140人,分布在阜新县36个乡镇及城区,他们是每周三次透析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来医院透析,生命最多维持几天甚至24个小时,大雪封路,救护车及一般车辆进不去,他们太难了。现紧急寻求社会爱心人士及志愿者帮助接送他(她)们,来透析治疗,可适当收取费用。与时间赛跑,让我们共同守护生命。如果有铲车、清障车、四驱越野车等能够提供帮助的朋友,请联系辽宁省蒙医院透析室主任吴玮。

11月9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到吴玮。据他透露,目前困难已经解决了。“经过一天一宿,道路已经疏通了。现在车子也够了,患者可以顺利来医院透析。”

风雪仍在持续,带来的挑战,也不断在持续着。

通辽市民小甜(化名)给潇湘晨报记者发来了数张当地街道和民房被积雪覆盖的照片,照片显示,居民房屋的门已被超一人高的雪挡住,窗户上也全是积雪,停在路边的车辆只剩下车窗依稀可辨,街道已被没过,房屋几乎被掩埋,远处看只剩下轮廓。

“国道的路已经被雪淹没,走不了,这边铲车已经不够了,乡下还有很多独居老人。”小甜说,她在市区居住,市内的雪一直有人铲走,但周边县镇的情况让她担忧,特别是一些地方年轻人外出打工,只剩独居老人在家,雪一直在下,如果不及时铲雪,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我们这场雪灾已经造成一人死亡了,有些人家里养殖牲畜的,盖的棚什么的好多都塌了。路被雪淹没,乡下物资也走不了了,所有交通都停止了。目前我们就希望可以从周围一些城市派来一些铲车铲雪。”小甜告诉记者。

大雪压垮羊圈顶棚前,羊群发现异样,急速向同一方向飞奔而去。仿佛开了倍速快放的视频,迅速引发热议,也让吉林白城的雪情被关注。11月9日,在羊群主人与潇湘晨报记者的对话中,他透露当时羊群发现了异样,反应灵敏的一同跑向羊圈的另一侧,因为羊圈上了锁,羊群集中到安全的一侧,所幸没有受伤。“羊棚里有700多只羊,没有领头羊。”

有黑龙江的网友说,东北的第一场大雪,从大雪里挖了一个小时,才将车子挖了出来。想预约一辆网约车,前面63人在等位,遥遥无期。

“暴雪过后又来冻雨。”一名哈尔滨网友称,走到路上,被冰枝条撞到,被落下的冰球砸到眼眶,更让她难受的是,所在的地区出现了停水停供暖,然而这样,她还得每天顶着危险上班,担心因为迟到扣钱。

四省全力应对强降雪

11月9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消息称,为了顺利度过难关,四省全力应对强降雪,出动上万名环卫工人。

以辽宁省为例,消息称,辽宁阜新公路养护站于6日撒布融雪剂35吨,7日白天,又增加174吨。依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交通部门提前服务,在强降雪到来之前就已拉紧“服务链”。

截至11月8日17时,沈阳市环卫部门共出动24139名环卫工人,推雪车1008台,扫雪车1050台,撒布车284台,吹雪机45台,运雪车1933台,其它设备646台,采取机械滚扫和人工组合连续作业模式,基本保障桥梁和一二级主要街路畅通。沈阳市交警部门出动警力2100名,在414处重要岗位执勤保障,出动警车630台,强化道路指挥疏导。

类似的预先研判和科学防范,同时发生在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

寒潮天气从6日开始影响吉林,降温、雨雪、大风接踵而至,局地出现大到暴雪,这是近10年来吉林出现最早、范围最大的雨雪降温天气过程。受其影响,吉林省高速公路入口关闭,部分航班取消、客运全线停止,煤矿停产,长春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停课。

5日开始,内蒙古东部迎来了强降雪天气过程。截至9日7时,通辽市库伦旗站积雪达68厘米。通辽市气象局严密监测,先后4次发布暴雪红色预警,通辽停工、停课、停运、停游机制启动,教育、住建、交通和旅游部门及时响应,市区及时清扫主要路面积雪,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和出行安全。

精准的气象预报预警送达后,国网黑龙江公司第一时间将雨雪冰冻应急响应升至橙色二级。截至9日6时,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共出动应急抢修人员11856人次,车辆2062台次,发电车57台,大型机械35台,照明灯具755台。

在哈尔滨,受冻雨影响,路面结冰,市区内车辆行驶缓慢,部分坡路出现拥堵。市气象局将此次天气过程相态变化复杂性和降雪时间、落区精细到全市12个区县,为交通、城管、机场、供电、供暖等部门提供天气影响具体建议,为政府部署和公众防御提供气象保障。截至9日7时,哈尔滨市已累计出动清冰雪作业人员6.5万人次,各类机械设备7200余台次,清运积雪9800车次,全市主干街路基本清理完毕。

据不完全统计,以气象预报预警为令,中国铁路沈阳集团有限公司出动刮冰机车、刮冰动车756列,24小时不间断作业;长春市出动15000余名环卫工人、1700余台除雪设备开展循环清雪工作;黑龙江供电供暖等部门适时启动应急预案。

专家分析成因系冷暖空气激烈交汇

为什么11月能出现如此罕见的强降雪?

据中国气象网报道,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说首要原因是今年下半年的这股最强冷空气,行进到东北时,在高空形成切断冷涡。而在地面,黄渤海附近又生成地面气旋,将海上大量强盛的水汽输送至东北。冷暖空气在东北上空产生激烈交汇,造成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

而在辽宁北部、吉林中部、黑龙江中部因为受到强盛的暖湿气流影响,在大气中层形成暖层,就会有冷-暖-冷的大气垂直结构,导致冻雨发生。

11月9日降雪有所减弱,影响犹在。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东北一带的降雪比昨天有所减弱,但是强降雪还是不少,内蒙古东北部、辽宁中北部、吉林南部、黑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10~13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3~8厘米,局地可达10厘米以上。明后天强降雪减少,12日降雪结束。虽然降雪减弱,但积雪深厚,仍需注意防范。

此外,不少网友担忧,东北的罕见暴雪,是否预示着今冬会出现极寒天气。对此,中国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答复潇湘晨报记者称,这次暴雪的成因很多,从大的方向来讲,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一些极端天气如寒潮、极寒天气的风险。我们今年的判断是,今冬的天气处于拉尼娜现象主导,在拉尼娜现象主导的年份中间,通常偏北的气流会更多一些,总体来说有更高的几率冬天会偏冷,也有可能会出现冷暖起伏的天气现象。

潇湘晨报记者周凌如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4月下旬降温降雪的原因是什么?将持续多久?专家解读自4月20日以来,一股强冷空气来临,我国大部地区经历着冷暖转换,并伴有大风、降水过程。山西、陕西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局地大到暴雪。这次降温降雪的原因是什么?将持续到什么时候?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对此进行解读。 此次天气情况在四月下旬出现并不常见 jvzquC41yy}/eww0ep5og€xegpzft8il1463599461z32;8264:`7;;4528897xjvor
1.河南这场暴雪咋来的?原因找到了!原因找到了! 16日上午,省气象台就发布了暴雪蓝色预警,洛阳、三门峡等地雪花飞舞,就连郑州市区也是雨雪交加。已经到了三月中旬,这场雪到底咋来的? 16日中午,省气象台的专家解释来了:本次降雪主要是低层南下冷空气和较强偏南暖湿气流共同造成的。昨日冷空气南下造成温度骤降,在近地面形成冷空气垫,强偏南暖湿jvzquC41|ojuv7ofv|x0ls1Cro0kwigz1yic{jkphu@kmB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