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还不错,随手订阅我们吧↓↓↓
△全国雾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民声天下10月29日北京快讯 转眼间,传统二十四节气的“霜降”也已来到。尚处三季并存的本周(10月25日-10月31日)全国天气舞台,格局又见些许小的新变化。在专家看来,由于冷空气进入“假期”,大部地区天气较为平稳。不过,这也给雾霾天气的滋生,营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全国霾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专家表示,监测数据表明,通过10月28日14时-29日14时的空气质量演变对比可见,污染最初在河南一带堆积,之后随着低空偏南风向北输送。29日白天,河南的情况稍有好转;但河北衡水在11时-14时,处于重污染中,天津已经出现中度污染,北京轻度污染。今天到明天(30日),污染可能还会在太行山东侧和燕山南侧堆积。由此,还要等待后天(31日)冷空气来清除。
△全国能见度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据专家介绍,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明天在华北平原可能出现雾霾混杂的局面。今晚的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预计31日晨,大雾范围会收缩,但在黄淮、四川盆地可能还有雾。31日白天,霾也会自北向南减弱,对应着的是冷空气的到来。11月1日,雾和霾暂时消停。
△全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专家分析认为,通过中央气象台给出的霾区预报不难发现,基本覆盖了华北平原一带可能出现雾的区域,从空气质量监测来看,目前这一带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水汽在颗粒物上附着凝结,形成雾霾的混合体。夜间到清晨,湿度较大时,外在呈现为雾,白天湿度下降后,内核的污染物颗粒,更多呈现为霾。
△全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强调指出,这次出现大雾,还是典型的辐射雾形势;850百帕为干区,且有西北气流,主导夜间-清晨晴天,使得地面热量散失,形成辐射降温。地面的水汽达到饱和,对应着的是相对湿度的绿色高值区。从大的形势演变来看,29日晚-30日,华北平原处于均压场中;31日-11月1日随着冷空气的南下,雾霾向南减弱消散。(责编/翔宇)
*编者注: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互动话题:你认为正常吗?】
↓↓↓欢迎在底部留言,发表您的见解。↓↓↓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