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我真的是冷到“刺骨”,下点小雨,吹点风,根本不敢出门,所以,我也只能继续在家。
没错,在冷空气的不断影响之下,我国南方地区也出现了明显的气温下滑,而且这一波冷空气虽然北方已经减弱不少,但它南下之后——还将在南方区域发展。
在11.13时段结束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华南等地也将继续保持低温,而且在广西的降温实力还是很强,局部区域居然达到了10度到12度的下滑。
从数字图数据来看,其实存在一丁点关于内陆气旋发展带来的影响,所以,更加深入我国华南区域了。
因为从11.15时段起,新一轮的冷空气又将进入我国,这一波冷空气仍然是大范围区域出现气温下滑,在11.17时段前,气温将先后下降4~6℃,局地降温幅度可达8~10℃。
这说明什么?冷暖波动激烈,升温与降温都是在短期进行发展,所以,短期之中,我国还是有两波明显的冷空气的发展,低温的发展还是难以解除,升温一下,又会回到冷的状态。
虽然说11月是进入气象意义上冬季的转变月份,但是这样的波动的确不舒服,要么冷,要么热,那才舒服。
而在冷空气的影响之下,对于雨雪情况来讲,变化不大,基本都没有什么雨雪,只有西北,高海拔区域可能会出现雨雪,其他区域都没不明显,这里也不说明了。
而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海洋区域的台风活动,这个可能是我国需要注意的重点。西北太平洋区域依然保持“双台风”胚胎共舞的局面,编码分别为95W、96W。
96W变化的空间不大,风速为15KT,相当于7.5m/s,中心气压值为1006hpa。
从卫星云图来看,该台风胚胎可能难以起来,GFS/EC都认为会波动性发展。但是,对于95W来说,这个台风胚胎出现了增强,并且风速已经达到了20kt,相当于10m/s,中心气压值为1003Hpa。
而且,日本气象厅也将95W升级为了TD,按照GFS的模拟情况来看, 该台风胚胎会在11.18左右可能发展成为今年的17号台风杰拉华,然后,偏西发展一段时间,然后北上。
同时,GFS在11.19时段,还有可能在最初的95W台风胚胎区间,融合一个新台风出现,也有可能是原始的95W,有点不明朗。
但是从这个台风情况来看,有可能出现偏西移动的情况,并且预计在菲律宾东部方向达到966hpa气压值,过后翻转北上。
这意味着这个台风可能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区域,主要是外围的影响,直接靠近登陆的我国内陆的概率不大。
而且,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台风活动增强迹象,按照GFS的情况来看,至少会连续出现3个台风的趋势,大规模的热带扰动活动在增强。
而建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出现大规模的台风胚胎活动,只能说明了副热带高压的区间发生了改变,给台风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那EC的说明是如何的呢?
从EC的模拟情况来看,的确也是“双台风”酝酿的趋势,两个台风胚胎在11月中旬连续发展,在11.19时段,大家可以看下下面这一张图。
出现并列的“1004hpa”气压值的台风胚胎,这个与GFS其实比较类似,只是两个台风胚胎发展的强度存在差异。
而过后,从EC给出的情况来看,都是会“双双增强”的趋势,也就是17号台风杰拉华,18号台风艾云尼可能都会生成出现,这就是趋势。而从路径走向来看,两个台风胚胎也是北上为主。
所以,EC也改变了最初偏西的走向,其中一个会在菲律宾东部方向北上,那说明了,这两个台风如果真的发展出来了,最多就是其中一个可能带来气流变化,影响东南沿海区域,这就是我国南方朋友要注意的。
虽然EC、GFS给出的数据都不太可能直接登陆我国,并且影响,但其中一个外围的影响概率还是存在。
如果在后续出现了台风发展之下,北方还有冷空气南下影响的话,那就可能带来更加混乱的气候变化,等待后面出现的时候再来看看。
而日本升级为TD出现,也意味着其中一个台风就要带来的趋势,这是增强的标志。
并且本身来说,这个季节的台风是在不断减少,但一年四季之中都有台风的可能性,只是会不会靠近我国近海,越冷的话,那肯定靠近的概率也就越低,这是必然的。所以,大家注意台风的活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