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消失之后,我国发布新一轮预警,在9月结束前,还有3~4个热带低压或台风生成,可能有影响我国的,所以,这说明秋台风的爆发还没结束,那到底什么时候来?
的确又是争议性的,其中17号台风米娜,18号台风桦加沙部分数据显示,有可能先后发展出来,去哪儿,我们分析一下。
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的高温要结束了,凉快的转折点将出现,多久呢?这里先说明一下,因为高温已经再次崛起发展,很多人热太久了,肯定想早点降温了。
超35度高温最后一击!凉快了
对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来说,听到这个消息肯定高兴,因为太热了,早就想凉快了,不过我也说了,9月下旬到10月是常年这一块区域入秋的转折点,这完全是正常的。
所以,我国给出这样的说法, 那就是在17日之后,高温或说热要结束,预计北方的冷空气会缓慢进入南方了,这也说明符合常年的情况。
但是从当下来看,其副热带高压南走,可能华南区域还要坚持一下,还没有明显看到超强的冷空气发展,所以,可能稍微还是强一点,作为长期预警,波动性也是存在的,这里只能说依照我国气候中心给出的说明。
超35度高温是最后一击,我国大范围区域就会缓慢进入到凉快的模式之下,所以,在忍一忍,9月中旬的高温转折点来了,有多凶,多强,后面再看。
其实说点不开心的,我看有一个主体的高压点,似乎还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困扰,这冷空气实力强弱,可能也会影响降温的效果,具体先等待下,大家以我国说明的为准就行。
然后就是最为关键的台风问题了,似乎新台风又要来了。
我国预警:17号台风米娜或快生成
的确,西北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扰动还是很明显,并且在继续发展之中,只是大家的争议性还是很大,其中EC,GFS的差异化很大。
日本也发生了转变,已经将西北太平洋中部区域的低压趋势取消了,而EC认为的是在副热带高压包夹之下,是难以起来,这个趋势没变化,所以,当下其实主要支持的就是GFS,但是波动性很大,并且与我国是有偏向,但是还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在靠近南太平洋区域这一块。
GFS认为最初认为13日前后有一个台风出现趋势,并且一直偏西,要是这样的话,这将可能是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它偏西发展除了登陆菲律宾之外,就是登陆越南,对我国没有直接性的影响,而新一轮情况预计是在17级出来,并且是在南海才起来,往越南靠近,也对我国没有影响。
还有一个可就是我国说得15日后出来,预计在18日左右,可能增强出来,低压趋势倒是快不少,只是发展缓慢。
而过后,这个台风如果出来了,依照GFS的情况,这就是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要是前面的命名了),并且还要爆发式发展,预计先偏西发展,然后在23日左右实现巅峰,巅峰达到了929hPa,这意味着有可能成为今年第1个超强台风。
这个台风一直在我国东部,日本方向波动,新一轮指向了我国福建,台湾,浙江区域,靠近的时候看起来有点疯狂,外围风圈极强。
所以,这要注意一下,但其波动性很大,不排除后续的变化过程,那只能说继续看,继续等待了?所以,争议大,先观察吧,不稳定性很大。
反正我国当下认为15日之后有台风生成的趋势,到底是哪一个,先等地看一下。
秋台风波动性大,新一轮暴雨先后下3天
对于秋台风发展来说,的确波动性很大,但是出来的话,正常情况来说,爆发式的发展很强,毕竟在整个夏季阶段,海温都是很激烈的,海洋区域不少地带都是30度左右,只要超过了26度,就有利于它们的发展。
只是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干扰很强了,让很多台风胚胎在发展的时候,都会出现快速转变过程,以至于难以起来。
所以,就算是有台风胚胎,也没有看到多少激烈的台风出现,今年还未出现超强台风,这一次GFS要是准确了,那这将出现今年第1个超强台风。
要是变化了,还要继续等待,秋台风要是都爆发不出来,那其他季节更难了,虽然说一年四季都有台风,但相对来说,秋季比夏季更容易爆发,主要是副高的问题,这也是我国今年高温的重要转折问题,这就是当下的情况。
重点降雨,我国北方冷空气,南方暖湿气流不断北上,在低压气旋的推动之下,其河南,山东等地可能出现强降雨过程,暴雨,大暴雨发展可能带来影响,提前做好准备,新一轮暴雨先后下3天,其他区域相对温柔,这就是整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