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11时,台风“马鞍”生成。这个来自于太平洋台风季的第9个台风,名字是中国香港给它取的,含义为山峰名,即香港的马鞍山。
从22日“出生”后,“马鞍”在海洋上走势不定,经过了71.5小时左右,才在茂名电白沿海地区登陆。在它一路“玩耍”的过程中,深圳市各级政府部门、市民都盯着它的动向。气象部门24小时“琢磨”它的“脾气”,应急部门提前排查隐患、转移危险地区市民,还有的部门抓紧抢修水电线路、维持交通秩序、清理倒伏树木……
22日至25日,深圳晚报记者在深圳市气象局、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的工作现场、避难场所、工地等,记录下了“马鞍”的影响过程,也记录下城市气象、应急等部门防御台风的故事。
“马鞍”来了,趋向广东
8月22日11时14分,市气象台发布消息,台风“马鞍”“上户口”,它于22日11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趋向广东沿海。
22日深圳风平浪静,天气很热,高温黄色预警还在生效。有网友调侃:“这风和日丽的,真的会有台风吗?”
暴风雨来临前,天气总是平静的。更何况,“马鞍”可不是个“乖孩子”。市气象台预测,它会带着风、雨、雷、潮、浪,慢慢逼近。23日8时,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白色预警,全市进入台风注意状态。
随着它越来越近,速度越来越快,23日16时30分,市气象台将预警升级为蓝色,市三防办启动了防台风IV级应急响应。看到台风预警升级后,福田区香梅路一住宅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在业主微信群转了台风注意事项。
追踪“马鞍”影响情况
预警预报信息是防灾减灾“消息树”和“发令枪。深圳市气象台总动员了起来。24日上午8时,在很多人还没有上班之前,深圳市气象局9楼预警预报服务大厅内就一派繁忙,预报、观测、减灾、业务服务等部门负责人在局领导的率领下参加全国、广东的天气视频会商。
大厅内,预报、观测等岗位工作人员很忙,有人紧盯电脑卫星云图,实时监测天气变化;有人字斟句酌地修改重大天气信息快报;有人每3小时滚动更新台风暴雨监测实况……
▲气象预报员各司其职分析天气情况。
可能在珠海到电白登陆、可能在台山到电白登陆、可能在台山到吴川……“马鞍”很“爱玩”,行踪轨迹变化大。各岗位各司其职,分析卫星云图,观察雷达……力求准确、高效作出预警预报。全市2万多块电子显示屏不间断显示台风最新定位和预报信息,每十分钟将最新预警预报信息通过电视屏幕播报一次。
根据综合分析,市气象台得出,台风“马鞍”对深圳的影响以风力为主,其风力或是台风“山竹”之后最强的。海区、高地最大阵风能达到12级,沿海的最大阵风是10到11级,陆地的最大阵风是9到10级。
消息发布后,一些网友表示“不清楚概念”。市气象台微博编辑发出一张图,从中可见,6级风人们举伞步行艰难,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可以把树枝吹断,9级风屋顶瓦片会飞、10级风可以拔树又倒屋,11级、12级陆地上很少见。
动员各单位迅速进入战时应对状态
24日上午9时,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预警监测指挥中心,一群穿着应急马甲的工作人员也在忙碌着。有人端坐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关注着显示屏上的动态;有人手拿材料步履匆忙,在各个工作区间跟同事讨论。在工作区上方屏幕,显示着台风动态路径图、全市应急响应及水文、气温等实时动态信息等。
▲工作人员紧盯大屏,了解灾害防御信息。
市三防办工作人员黄子英说,为防御台风“马鞍”,市三防办已提前动员各区、各相关部门和各单位迅速进入战时应对状态,保持24小时值班值守。台风来临前,市三防办也连续多日派督导组对各区台风防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除此之外,交通、消防、城管、海事……各部门都在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大家开始收到各种安全提示信息
24日中午开始,大家的手机陆续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深圳突发事件预警】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提醒:台风黄色预警已生效,我市进入台风防御状态,24日夜间至25日风大雨急,沿海浪高,请做好防御。
这是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发布的短信,两次短信覆盖了约4800万人次。两部门还通过企业微信群向轨道交通、能源、港口、供水、供电等行业责任人提供防台预警、气象监测和预报。
24日下午15时,在中央气象台和广东省气象局的主持下,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天气会商,对台风“马鞍”影响的天气形势进一步沟通交流,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准的预警预报服务。市民也在各种渠道及时接收到“马鞍”的动态消息。
各部门做好应对准备
24日下午,深圳高温预警还在生效,加之台风影响,天气很闷热。在清水河街道,几个应急办工作人员先后到凤光小学、笋岗中学、草埔西小学走访检查,“马鞍”来临前,这几所学校都是计划开放的应急避难场所。工作人员一边检查场所情况,一边做好生活保障物资、疫情防控等工作。
“台风很快就要来了,大家要先做好转移的准备,可以去就近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走访完应急避难场所,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在建工地,让相关负责人和工人做好安全防范。
▲清水河街道应急办动员建筑工地工人转移。
24日傍晚,“马鞍”风力加大。笋岗中学作为室内应急避难场所,陆续有安置人员进入,他们背着大包、拉着行李箱,进入学校的室内体育场馆开始避险。工作人员邓圣国告诉记者,街道和社区免费为安置人员提供防潮垫、凉席、方便面、牛奶、饮用水等生活物资,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笋岗中学室内体育场馆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安置一批需避险的人员。
24晚9点,深圳市气象局9楼预警预报服务大厅继续灯火通明。根据预报,25日凌晨至白天风雨最强。这对于气象人来说,又是一个不眠夜。“风速、雨量、浪高”,“台风暴雨监测专报、风雨浪潮滚动监测、各区风雨实况”,“每三小时、每一小时、每十五分钟”……一群“追风人”在琢磨“马鞍”的“脾气”和路径。
“马鞍”越来越逼近
24日10时左右,台风越来越逼近,风呼呼作响,街头落叶飘满地;雨也急促起来,哗啦啦作响。有人在朋友圈说:“趁着台风来之前赶紧下班”“台风来了,回家最安全”“回家把阳台的花花草草收起来”等等。大家的防范意识越来越强。
到了25日凌晨2时,市气象台发布消息,台风“马鞍”中心位于距深圳正南方229公里的南海海面,这是它距离深圳最近的时候,过去一小时全市普遍记录到8-10级最大阵风。
经过一夜风雨,25日一早,许多人醒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马鞍”怎么样了?市气象台发布消息,它在24日夜里已对深圳造成明显风雨影响,影响以大风为主。24日晚至25日晨,全市普遍记录到8-9级、高地和海区10-12级阵风,全市有58站出现8级以上最大阵风。
“马鞍”远离深圳,城市苏醒了
“马鞍”逐渐西行远离深圳,25日10时,深圳台风黄色预警降级为蓝色。25日10时30分前后,“马鞍”以台风级在茂名电白沿海地区登陆,对深圳的影响减弱。11时,市三防办将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降为Ⅳ级。“马鞍”的到来,就像轻轻地跟深圳打了个“招呼”。
25日12时,记者致电多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负责人,他们均表示安置人员已经有序离开。
一座城紧密周全的防御举措,给了这座城市的人们满满的安全感。网友@阿角角说:“它来了,又像没来。因为我们都被安全保护着”,@原来昵称可以很长很长说:“防范台风的底气,是深圳给的。”
“马鞍”上岸后,深圳太阳逐渐“露脸”,街上车辆、行人慢慢多了起来。“马鞍”走了。一切,又都苏醒了。
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林涛 文/图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