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 | 作者 徐锐
去的2023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渐褪去,经济复苏,一切都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同时,气候变化使我们经历了极端天气,以及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那么,2024年,人类的命运方舟又将驶向何方?《科学》对此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厄尔尼诺不谢幕 创纪录高温延续
“极热”的2023年已经过去,但极端高温天气并没有谢幕。有关机构预测,接下来的几个月,东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加剧,并使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首次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C。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研究人员认为,2023年之所以成为现代史上最热的一年,离不开厄尔尼诺的助推。因为2023年前11个月,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经高出工业化前水平1.4°C,如此大幅度的升温仅靠温室气体排放是难以达到的。
作为定期出现的一种气候震荡模式,研究人员预计厄尔尼诺的影响今年会持续下去,同时还会加剧亚马孙和澳大利亚地区的干旱现象。
今年11月,美国将迎来新一轮总统大选,而科学家的前路仍然堪忧。
目前,美国国会各党派的分歧使年度财政支出陷入持续性僵局,这可能会使政府停摆,阻碍科学机构获得拨款。
大多数观察人士预测,最终达成的财政预算只能为个别科研机构增加经费,很难实现科研经费的全面大幅增长。
AI监管竞赛加速 各国新政有待补充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2023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宣布了加强AI监管的计划,而这场监管竞赛在2024年可能会加速。
以美国为例,目前各机构面临着一项艰巨任务,即扩充总统拜登于2023年11月签署的首项AI监管令。国会议员围绕这一命令提出了150多项法案,旨在确保AI对经济发展、公共卫生、公民自由以及国防产生积极而非负面的影响。
欧盟目前采取的AI监管措施更接近于道德保障措施。但由于强大的AI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具体规则可能很快就会过时。
抗登革热蚊子有效 测试投放规模扩大
利用实验室改造蚊子抗击登革热传播的策略在2023年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今年这一措施的规模有望扩大。
这种实验室蚊子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由非营利组织世界蚊子计划组织(WMP)研发和测试。沃尔巴克氏菌可以通过交配传递给后代,阻止某些病毒的传播。
在印尼开展的试验表明,该策略可以减少登革热病例和因病住院人数。在哥伦比亚开展的大规模试验,使该地区登革热病例下降了至少95%。
据悉,WMP目前在14个国家推进了相关项目,且规模仍在扩大。WMP计划在巴西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实验室蚊子生产设施,并于今年开始运行。
暴发4年后 长期新冠首批试验结果公布
新冠病毒暴发4年后,今年,首批严格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有望公布对“长期新冠”疗法的初步研究结果,比如一些抗病毒药物、单克隆抗体以及其他减轻症状的疗法。
即使这些疗法最终都不成功,科学家仍希望今年的试验结果能够助推对该疾病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以确定下一步要测试什么。
两实验合作 给中微子质量排序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一种质量微小、难以捉摸的粒子——中微子。对该粒子的研究,有助于解开物理学中一些待解的重大谜团,如引力和暗物质的本质。
目前,参与日本T2K实验和美国NOvA实验的物理学家,通过将中微子发射到距地球数百公里外的巨大探测器来研究中微子。今年,他们计划发布一份联合报告,分析电子中微子、μ介子中微子、τ介子中微子这3种中微子,质量究竟是两重一轻,还是两轻一重,并寻找一种能证明中微子是其自身反粒子的核衰变类型。
项目资金投入大 助推原住民科研合作
几个世纪的殖民战争和一些科学家几十年的剥削,使许多原住民一直不愿与研究人员接触。但随着越来越多由原住民领导的研究项目开展,曙光已经初现。
今年,新的与原住民的合作可能会越来越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一个链接原住民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新中心提供5年的支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则向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原住民生物数据联盟提供9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
尽管仍存在许多摩擦,但新的一年有望通过上述项目达成新的合作模式。
欧盟极右翼党选票高 绿色协议受挫
2019年,欧盟批准《欧洲绿色协议》,旨在构建欧盟经济向“绿色”转型的政策框架,希望能够在2050年前实现欧洲地区的“碳中和”。此外,“地平线欧洲”项目下约1/3的资金将用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
但近年来,极右翼政党和保守主义者一直反对《欧洲绿色协议》的一些相关政策,比如抵制旨在减少农药使用的政策、抵制《自然恢复法》等。
迄今,《欧洲绿色协议》在很大程度上经受住了上述抵制,但2023年6月泛欧选举中极右翼政党投票率居高。观察人士预计,对欧盟绿色议程的反对今年或将加剧。
深陷“烂尾”泥潭 ITER计划面临延期
由30多个国家合作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旨在建造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
但2023年,ITER计划一度陷入泥潭——部件制造速度慢、反应堆容器部分形状有误、冷却管道被腐蚀……这使许多人怀疑该项目或成为“烂尾”工程。
现任ITER总干事Pietro Barabaschi在接手相关工作后,正努力让项目建设重回正轨。他计划在今年公布修订后的各工程阶段时间表。但在2023年10月的一次聚变能源会议上,他表示带来的“可能不是好消息”,工程可能延期。
耗资50亿美元 欧罗巴探测器发射
据美国宇航局(NASA)消息,耗资50亿美元的木星探测器“欧罗巴快船”将于今年10月搭载SpaceX“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发射,2030年到达木卫二探寻生命迹象。
这是NASA自20世纪70年代维京“火星号”探测任务以来,耗资最大的行星探测任务。
木卫二是木星的第四大卫星,表面有一层几公里厚的冰壳,冰壳下隐藏着一片巨大的咸海,这是潜在的生命温床。
“欧罗巴快船”不会直接降落在表面进行采样,而是会掠过该卫星50次,以扫描其表面并收集有关内部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