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灵魂注定嫁给音乐。" 当57岁的张也身着水蓝礼服,与64岁的吕继宏相视一笑合唱《我们的歌》时。
台下观众忽然发现——这位唱了27年春晚的"国泰民安嗓",竟用三十年光阴写就了一部"不婚人生启示录"。
户口本争夺战:叛逆少女的逆袭
1968年长沙某文艺大院,5岁的张也奶声奶气唱着花鼓戏《补锅》,惊得母亲手里的针线筐差点翻倒。
"这孩子听两遍就能唱全调!"当花鼓戏演员的母亲却愁容满面。她深知学艺的苦:寒冬腊月练功冻裂的手,赶场演出磨破的布鞋,散场后冷透的盒饭。
初中毕业时,14岁的张也举着湖南省艺校招生简章冲回家:"我要当李谷一那样的歌唱家!" 母亲连夜藏起户口本:"唱歌能当饭吃?给我考高中!"父亲看着女儿哭肿的眼睛,突然拍板:"让她考!考不上再读高中。"
多年后张也回忆:"那晚我爸抽了半包烟,烟灰缸堆成了小山。他说'孩子眼里有火,不能灭'。" 考场上的张也凭现学的《珊瑚颂》惊艳四座。录取通知到家那天,母亲看着户口本上被女儿偷偷补办的印章,苦笑着认输。
谁曾想三十年后,这个"叛逆少女"竟以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身份,圆了母亲期盼的"教师梦"。
贵人托举:双份父母的爱
"爱妈妈!"张也扑进李谷一怀里时,这位刚凭《乡恋》爆红的歌唱家笑出泪花。
两家渊源始于1975年——张也父亲为李谷一创作剧本,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总趴在钢琴边学唱。李谷一认下干女儿时打趣:"这丫头眼睛亮得像探照灯,不学唱歌可惜了!"
命运的齿轮在1985年轰然转动。17岁的张也演唱《山乡小渡船》时,观众席的金铁霖猛地坐直:"这姑娘是块璞玉!" 这位培养出宋祖英、阎维文的"歌坛教父",破例收她为徒。
拜师宴上闹出经典笑话——紧张过度的张也脱口喊出"爱爸爸",满桌喷饭。"金爸爸"却认真回应:"以后北京就是你家。" 北漂求学时,张也挤在8人宿舍啃冷馒头。
李谷一每周唤她加餐,红烧肉底下总藏着压岁钱;金铁霖发现她声带小结,天天熬雪梨汤送到琴房。 "别人拜一个师父,我得了双份父母。"张也摸着中国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日记本写下这句话。
时代强音与爱情劫难
1987年春晚后台,19岁的张也抖得像片落叶。"下面请听《浏阳河》!"报幕声响起,她险些踩空台阶。
镁光灯亮起的瞬间,清泉般的嗓音却稳如磐石。导演组惊喜发现:收视曲线在这个湘妹子上扬了3个百分点!
九十年代的张也开启"春晚钉子户"模式:连续六年登台献唱,《万事如意》成新年必播金曲。1998年她身着红旗袍唱响《走进新时代》,街头卖烤红薯的大爷都跟着哼"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唱片公司趁势推出精选辑,三个月狂卖两百万张。彼时音像店橱窗最显眼处,总立着她和张行的情侣专辑《最好的礼物》——封面上两人头挨着头,笑得甜蜜。 这位流行乐坛"坏小子"带给张也的却是苦涩。
1990年某次演出后台,留着郭富城式偏分头的张行抱着吉他即兴弹唱。25岁的他已是流行乐坛风云人物,首张专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创下350万张销量神话。
但自古才子多风流,张行在感情方面的名声并不好。
"小姑娘唱得不错啊!"他突然冲路过化妆间的张也吹了声口哨。19岁的张也涨红了脸,却鬼使神差接了他的即兴和声。
当张也父亲得知女儿恋上情场高手,气得摔了最爱的紫砂壶。
向来温顺的张也却梗着脖子顶撞:"你们根本不了解他!"
1992年张行因流氓罪入狱,张也默默推掉商演,每月探监日雷打不动出现在监狱门外。三年后张行出狱,她却迎来更大打击:父亲确诊肝癌晚期。
"分手吧。"2001年寒冬深夜,张也挂掉电话。她刚拒绝张行探病请求——病榻上的父亲最恨这个"带坏女儿"的男人。
八年的感情随着呼出的白雾消散,三天后父亲在弥留之际紧握她的手:"找个好人..."话未说完便撒手人寰。
熊猫组合:第三类情感样本
张也蜷缩在排练厅角落时,厚实的大衣突然罩住她单薄的肩。 "哭什么!《咱老百姓》还排不排了?"吕继宏递来纸巾。这位西北汉子在2001年春晚救场如救火——张也父亲刚过世七天,原本的搭档临时缺席。
排练时吕继宏总慢半拍: "这段你主唱""高音交给我""忘词我垫上"。正式登台时,穿藏青色中山装的他始终退后半步,把追光留给黑衣素服的张也。
曲终人散时,观众才发现他后背全湿——为遮掩张也哽咽时的颤抖,他全程提高八度和声。
"熊猫组合"的昵称源自粉丝的慧眼:张也温婉如猫被称"喵姐",吕继宏憨厚似熊得名"熊老师"。
两人三十年的友情满是烟火气。张也喜欢喝柠檬茶,吕继宏泡茶永远放两片柠檬。吕继宏是陕西人,最思念家乡的美食,张也每年做油泼辣子给她庆生。贵州采风遇山洪,两人裹着同一件雨衣等到救援。
母亲看着两个人关系好,总忍不住催婚。
"妈,我真过得很好。"张也第N次挂掉催婚电话。
书房里"声入九霄云外,情留方寸之间"的楹联静静悬着,案头闲章刻着苏轼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3年北京音乐厅演出落幕,主持人问:"两位合作多少年了?" 吕继宏抢答:"三十年!"转头见张也瞪眼,急忙改口:"瞧我这嘴!她永远十八岁!"全场哄笑中,张也挽住他的胳膊:"三十年前火车站初见,他穿着掉扣子的旧大衣,可眼睛亮得像星星。"
曾有记者追问:"错过婚姻遗憾吗?"张也指着满墙唱片笑答:"我的孩子在这里呢。"转头哼起即兴小调:"嫁妆是掌声呀,摇篮是五线谱~"身旁吕继宏默契接腔:"要啥金戒指,咱有金嗓子!"
2024年深秋,张也带学生们在湘江畔采风。
少女们嬉闹着问:"老师真不结婚呀?"她指向江面飞过的白鹭:"瞧见没?它振翅时多自在。"手机突然响起,免提传来吕继宏的陕西腔:"喵姐!新谱的《秦岭人家》发你邮箱了,改完吃泡馍去?" 暮色浸透江水时,学生们听见老师轻轻哼起幼时的歌谣。
三十年前穿着黄格子大衣的姑娘,与如今鬓角微霜的艺术家身影重合。她没成为相夫教子的传统女性,却用歌声哺育了时代;她不曾体验婚姻围城,却在友人牵挂中温暖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