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丨南方高温北方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怎么防

中央气象台,昨天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多地进入40度“炙烤”模式。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国家防总启动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一起共同关注:南方高温北方雨,“七下八上”怎么防?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今天,新疆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已经超过了46℃ ,而浙江、江西、安徽等多地,最高气温也超过了40℃ 。昨天,江西省、湖南省分别发布通知,要求做好高温天气下的劳动权益保障,主要针对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

本轮南方和新疆等地高温还会持续一周到十天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今年高温特点是开始早,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就目前南方和新疆等地的高温,未来还会持续一周到十天左右。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进入8月份以后,除了内蒙古东部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总体气温都要偏高1到2℃,所以说高温还要持续,高温预警或者是红色预警,还有可能会频繁发布。

今年高温天气已经持续46天属于极端罕见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今年的热,某种意义上是极端罕见的,和本世纪以来的几次高温事件相比,无论是开始的时间,还是极端性的程度,都有明显增强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24个站的国家观象台出现破历史高温纪录的情况。2003年、2013年和2017年相继出现了本世纪以来最明显的三次高温事件。就目前而言,今年高温已经持续了46天,从强度总体评估上已经超越了2013年和2003年,也有可能打破2017年的纪录。

全球变暖是高温频发的主要背景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就今年的高温而言,表面上表现出大气环流长时间的持续性异常,尤其是高压系统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形成了一个带状结构相对稳定。从气候变化因素来讲,全球变暖主要表现出来了50年一遇的高温事件,就目前来讲,可能会出现10年一遇或者是更短的时间一遇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变暖是高温频发、多发、广发的一个主要背景。

高温持续之下,如何保护城市户外劳动者?城市又如何应对?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①必须在户外进行工作的话,要保证劳动者在户外工作的时间相对短一些。对于劳动者来说,在室外工作的时候,如果感觉到身体不适,头晕或者是口渴,或者有其他一些症状,需要立即转移到相对舒适的室内环境来。②城市面对高温热浪,城市的用电量,用电负荷也会明显增加,能源供应也会出现相对短缺,有可能会出现阶段性跳闸现象,城市要做好预案。同时高温不仅仅影响城市,对交通运输以及对农业生产都有重大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西北地区,新疆以及西南地区等高温影响的区域,有干旱抬头的现象出现。

山洪引起的地质灾害,如何有效应对和防范?

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 张家团: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多年来一直是我们防汛工作的一个短板。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关键是①要继续加强山洪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②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山洪地质灾害的防御预案。③要严格落实各项防御责任,特别是要做好包保责任制和巡查责任制的落实。④要做好危险区域人员的转移避险。⑤加强对转移避险人员的管理和照看。

与往年相比,今年防灾减灾工作已经取得了哪些效果?

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 张家团:①突出抓好预警应急响应联动,指导各地深刻吸取“7•20”郑州特大暴雨灾害教训,组织各地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点是解决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不联动,预案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推动建立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重点要解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问题。②突出抓好群众的转移避险,要求做到三个坚决,达到预警阈值时坚决转移、发生险情异动时坚决转移、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坚决转移,同时在具体的措施上要强化5个关键的环节,也就是转移谁、谁组织、什么时候转、转到哪里去、转移群众如何管理这5个环节。今年以来我们的紧急转移安置的群众198.9万人到现在,与去年同期相比,因灾死亡失踪的人数下降了80%。

主汛期内,北方地区更需提高警惕、加强应对

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 张家团:北方地区因为多年没有发生流域性大范围的大洪水,从整体的防御方面来说,思想意识、工程体系整体还是存在比较多的薄弱环节。从北方的防汛工作来看,①重点要加强组织领导;②加强监测预警、预报这方面的信息落地;③加强应急队伍、救援物资,装备方面的提前预置和准备;④强化责任落实;⑤及时做好危险区域人员的转移避险,加强这方面的管理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

今年汛情旱情与往年有何不同?

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 张家团:跟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前期汛情旱情的特点是:①全国降水南北多中间少,截至目前全国平均降水量3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5%,主要降雨多的地方是东北、华北、华南、西南的部分地区,偏多2到1倍,西北的中西部、华北的南部以及长江下游目前是偏少2到8成。②珠江流域汛情偏重,中小河流超警、超保较多。③今年以来登陆台风少,到目前只有一个。④高温天气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入夏以来,全国40℃以上的高温范围达到102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近2亿人。⑤洪涝干旱灾害损失总体偏轻,与近5年同期相比,受灾人次下降3成多,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近7成,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成多,旱情总体偏轻。

THE END
0.探访成都彭州山洪现场:多处围栏被人为破坏属地质灾害观测区龙槽沟属于未开发景区,是一条天然的泄洪河道,无任何旅游设施配套,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为防止游客私自下河滩踩水、嬉戏,龙门山镇在沟内沿河区域增设围栏与安全警示牌,提醒游客不要进入河滩,谨防山洪等地质灾害。 总台记者探访彭州山洪现场:围栏被破坏 属地质灾害观测区 总台记者探访四川彭州山洪现场发现,龙门山镇在沟内沿河区域增设了围栏与安全jvzquC41yy}/ezhd0eun1mn{kzobplmcpi532;7/2:32789;;2=5;hue0jznn
1.山洪地质灾害齐预警湘南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阵风达7级湖南日报9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秀芬 通讯员 林城)省气象局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受“海葵”减弱后的低压环流影响,6日晚至8日,湘南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风力加大至4级左右,局地阵风7级。为此,湖南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双预警齐发。 根据预报,省水利厅与省气象局联合会商认为,自9月6日20时至7日20时,受降jvzquC41yy}/j~scpvuec‚3ep1tfy|4zjp532;82;1798>:2494ivvq
2.黔湘赣皖浙暴雨持续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今明两天(6月23日—24日),贵州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势头不减,暴雨或大暴雨覆盖范围广,受其影响,贵州、湖南、安徽等地发生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高,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这两天,贵州、重庆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持续性强降雨,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已达250~377毫米。今明两天进入本轮降雨过程最强jvzq<84yyy4np€3ep1tfy|4ujgnvk874;58:37mvon
3.河南将迎暴雨天气需防范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6月26日至27日,河南省有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部分县市有大暴雨,需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等。 河南省气象台预计,河南全省大部过程累计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上,其中黄河以北和郑州、开封大部以及洛阳、许昌、商丘、平顶山、三门峡、南阳、驻马店、周口等地的部分县市有暴雨,降水量在70~100毫米之间,安jvzquC41o0nvcwvkw0ipo8ftvkimg89:[R>lLR[c6
4.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通知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堤防巡查防守10月6日,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堤防巡查防守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堤防巡查防守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jvzq<84jg0vfqyqg0eun0ls1ID5o4872435229=1e3?34<:/56?57B:90jznn
5.21日至24日有一轮强降雨需重点防范局地山洪地质灾害需重点防范局地山洪地质灾害 据气象部门预报,21日至24日省内有一轮较强降雨过程。21日至23日为最强降雨时段,湘北、湘中局地有暴雨。具体预报为: 21日,湘北、湘中阴天有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阵雨,其中湘西州南部、怀化、邵阳西部部分地区大雨,凤凰、吉首、泸溪、麻阳、辰溪、怀化市区、洪江、芷江暴雨。 jvzq<84ycr4djnszkpkxu7hp1euovnsv18:79==187524>=768
6.安康:实时掌握山洪地质灾害征兆做足应急准备转移撤离20408人截至26日6时,安康境内主要江河水势平稳,部分中小河流小幅涨水,各大中型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 为应对本轮强降雨影响,安康市持续加强指挥调度,认真做好防汛监测预警,加密监测频次,实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变化趋势及山洪、地质灾害征兆;全面落实临灾“叫应”机制和“早、盯、撤”措施,所有“三到户”和“人盯人”jvzq<84up0vfqyqg0eun0ls1p4532;812:881l6:8592/=5768=52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