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下午三时许,从广州出发的动车D3822在百色站停下片刻。
历经五个多小时,已过80岁的陈开枝从车厢走出来。他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也是百色市荣誉市民。和过往113次扶贫考察一样,紧接着乘车向西北行驶200公里到达最偏远的县城,此后辗转回市区,见证百色祈福高中、民族高中文秀班的开班典礼。
这是为纪念黄文秀开设的助学班。
此后,中宣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对当地的孩子来说,黄文秀是精神的榜样,更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很少人知道,她还和广州有一段密切的缘分:正是在广州社会多方支持下,百色越来越多孩子读上书,读好书。
而这段缘分并未因生命的终止而暂停。不久前,来自广州的爱心企业纷纷资助开设文秀班,让更多孩子和文秀“学姐”一样,改变自己的命运,此后,去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黄文秀和广州的故事
在百色,几乎没人不知道“黄文秀”。这位土生土长的女孩出生在百色极为贫困的年代:1989年。就在黄文秀读小学时,1996年,百色仍有3万6千多名儿童失学辍学。同年,中央决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广东对口帮扶广西,广州对口帮扶百色。
负责相关工作的陈开枝因此与百色结下不解之缘。1996年的冬天,陈开枝正在日本招商引资,接到电话得知要前往百色商谈扶贫工作,立马搭乘飞机出发,从东京到香港,香港到广州,从广州再到百色,从城市到贫困山区,“那种反差太大了”。
百色大山环绕,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是“吃饭不上桌(没粮食吃),睡觉不上床(没被子盖),孩子不上学(没钱读书),住房八面来风(茅草房)”。他想起邓小平南巡时提到的“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此后走访调研,“头十次去百色,都是流着眼泪离开。”
也是那段时间,陈开枝带着扶贫干部们解决老百姓的温饱和住房问题,移民搬迁、劳务输出等多项扶贫工作都开展得轰轰烈烈。1998年6月,百色未解决温饱的人数从63万降到了13万。但走过许多地方,在陈开枝看来,扶贫须先扶智,扶智须先扶教。
在祈福高中投入使用前,百色只有一所重点高中,全地区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为20%。从1998年到2005年间,他发动海内外爱心人士捐资3亿元,新建、改建242所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其中亦包括发动全国政协委员彭磷基捐资近3000万元援建的百色祈福高中。
一所所新建的学校,圆了一大批穷孩子的读书梦。这其中,恰恰包括黄文秀。
弘扬文秀精神
24年间,陈开枝共赴百色114次,助学引资累计4亿多元,帮助百色全市6万多名困难学生。“黄文秀就曾作为先进分子接受嘉奖,得到教育扶贫资助,就读于百色祈福高中。”陈开枝在开班典礼上回忆道,后来,黄文秀走出大山,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走出大山,又走回大山建设家乡,投身扶贫一线,帮助更多人走出大山。
然而,2019年,黄文秀任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因一次山洪灾害牺牲。黄文秀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为了弘扬文秀精神,百色市委决定开办文秀助学班,百色市教育基金会承办。今年6月,百色教育基金会决定在10年内举办100个文秀班,覆盖所有百色县市区中学,招收品学兼优,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给予每人3000元资助,传承黄文秀的精神。
开办助学班的钱从哪里来?陈开枝再次站了出来。不久前,他去梅州调研,看到一广州企业在当地捐资上亿元,刚好认识。“当时我就电话说,回来见一面,你们做的这个事很好,感谢你,但是我手头上有个更好的公益项目。”
说罢,陈开枝回来就拜访企业家许应裘,敲定了为文秀班资助500万元。陈开枝说,“募捐也要用心用情,我已经备好方案,去向更多企业拜访,讲述黄文秀的故事。”实际上,在陈开枝的牵线搭桥下,不到4个月,已落实10家企业捐款1300多万元。
“文秀班的孩子都来自贫困的家庭,他们不能把贫困当成包袱,而是当做激励发愤图强的动力;光学习好不够,还要有好的精神情操,文秀就是最好的榜样,在这里,孩子一定会成为很好的建设者。”陈开枝说。
问答环节
问:如何看待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
陈开枝:有的人容易理解为到了2020年中国就没有扶贫任务了,觉得扶贫工作一劳永逸,其实这是个误解。任何社会都存在相对贫困问题;社会也是动态的;而贫困标准也可以提高。我们那么大的国家,扶贫工作没有了,绝不可能。而且我们现在关注了农村的情况,但很少关注城市也有相对贫困人口。未来,我们既要思考农村的问题,也要思考城市的问题,思考社区的工作怎么做。这个工作是永无止境的。
陈开枝:我始终是集中力量搞教育,只有教育可以解决代际贫困。没有文化,拿着米、棉胎养人,永远养不完,但有了知识和技能,不但可以养自己,也可以养别人。作为社会力量扶贫,我们还是关注困难的孩子的读书问题,但这里面可以分不同的类别,有孤儿的、有贫困的、还有留守儿童,需要不同的方法解决。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林琳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莫伟浓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