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强降雨至今“零伤亡”!喀斯特地貌的张家界怎样做到

原标题:9轮强降雨至今“零伤亡”!喀斯特地貌的张家界怎样做到?

洞庭湖纳三湘四水,俗称“九龙闹洞庭”,历来是湖南防汛抗灾的主战场。7月14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赴岳阳督查督导防汛工作,据媒体报道,城陵矶水位下降了0.5米,莲花塘水位站水位为34.10米,低于保障水位(34.40米)0.3米。随着湖南多地天气好转,湖区的防汛工作虽不能放松,但客观上压力确实递减了。

但在洞庭湖西北方向的张家界,从7月11日开始天气就逐渐好转,醴水河主要干流支流的水位也已大幅回落,但张家界的地质灾害防范压力却反而被拉满。7月13日下午,张家界召开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进入战时状态紧急动员视频会议。

进入战时、紧急动员,这样的词汇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感觉,不免有人会疑惑,明明天上都出太阳了,水位也下降了,为什么反而更紧张了。

观潮君前往张家界多地采访后发现,喀斯特地貌的防汛与湖区相比就像歌词所唱的“我们不一样”,有“太多太多的不容易”。

不仅防河流也要防山上

张家界以喀斯特地貌的奇峰秀石闻名于世,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主景区以外的许多地方,地壳外层分布着大量的页岩和红壤。页岩属于易风化岩石基本一捏就碎,而红壤由于其淋溶强,是水土流失的“大户”,这样的地质结构决定了张家界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

在汛期到来前,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集中力量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风险点就多达1089处,受威胁的群众多达31000人。而入汛以来,新增地质灾害风险点多达250多处。

6月10日以来,张家界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四个区县的降水强度均居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时期的前列。全市国家站平均降雨量为795.5毫米,高于2003年的777.4毫米,居历年降雨量第1位。

“这几天,恐怕是把今年的雨全都下了。”这是观潮君在张家界反复听到的一句话,9轮强降雨刷新了张家界的汛情记录,同时也刷新了张家界的防汛记录。面对如此严峻的防汛抗灾压力,迄今张家界没有一人因灾情失去生命。

6月23日,杜家毫在湘西、怀化检查督导当地防汛工作时指出,“宁可听骂声、决不听哭声,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

而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在入汛之初就定下了“不因灾死亡一人”的防汛抗灾总目标。但是,张家界防汛或许相比其他一些地方而言,形势更加特殊而复杂。

▲ 7月8日,张家界永定区禾家村45名村民被洪水围困,多方力量紧急救援。

防汛主要是防洪,作为农耕文明的延续,这样的共识或许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时期。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也不外乎是这种潜意识的延续。但在张家界,除了防范面上流域性洪水,张家界还面临着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防范压力。

“洪水不止是在河里,也在山上。张家界还有13569个山塘,264处水库,就像一万盆顶在头上的水,随时可能倒下来。”张家界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黎盛法说,这就是张家界防汛的真实写照。

“持久战、集中战”与“保卫战、游击战”

洪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洪峰的到来也不会乍现眼前,都有一个过程,水量、流速可计算,至少存在可防范的空间。但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却是说来就来,基本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可谓防不胜防。

“湖区打的是持久战、集中战,拼的是耐力和体能,我们是保卫战、游击战,比的是警惕性和判断力。”黎盛法说。

张家界采取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每个风险点都配备了双岗预警员,24小时不间断巡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405地质工作队的专家下到区县,区县一级的专家入驻乡镇,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提供最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在高风险区建立专业化的地质灾害自动监测站和多个普适化地质灾害监测点,利用GPS、北斗卫星等先进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对降雨量、山体变形、地下水位等进行远程监测。

▲7月8日,慈利县无人机作业勘查公路安全隐患

“7月6日,预警员发现桑植县马合乡马合口村的一处山体出现裂缝,我们迅速通过无人机对整个山体进行勘察,发现有滑动迹象后,立即转移群众,并设立警戒线,禁止人员过往。7月7日晚,该处山体开始大规模垮塌。由于防范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赵旭告诉观潮君。张家界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组五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实行分片分点责任包干,每一个隐患点都有责任领导和专门的监测责任人。

而7月8日,武陵源区协和乡黄家坪村就发生了入汛以来张家界最大规模的泥石流,6万多方泥石流从天而降。所幸的是,泥石流冲击区的24户87民村民都被及时安全转移。而这场灾难的避免,缘自预警员发现泥浆变色,村干部及时组织疏散。预警员制度和防灾知识普及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7月11日,永定区教字垭镇朝天村道路塌方处正在清理。

但即便这样,仍然是防不胜防。永定区教字垭村村民覃旺成,两年前花了半辈子的积蓄建了栋新房子,7月8日一大早醒来却发现房屋裂开了超过十公分的口子,房子四周也都是裂痕遍布。而覃旺成建房的地方,原本并不是地质灾害隐患点。

如同城市巷战一样,你根本不知道下一颗子弹会从哪片瓦砾之下射出。

观潮君了解到,截至7月11日17时,全省共发生达标地质灾害533起,而仅张家界就多达224起。

“零伤亡”背后的干部上心和平时给力

张家界至今“零伤亡”,得益于他们的早准备。从今年1月起,张家界就对已拆除的39座大坝部署开展河道淤积物清理,制订安全度汛工作方案,开展防汛培训演练275次,参训参演总人次1.28万人次;建立救灾物资使用管理联动机制,确保物资能够拉得出,用得上。

“今年抗疫的形势本就严峻,防汛就更不能添乱了。”这是黎盛法对于张家界未雨绸缪的解释。

但打仗既要看战前准备,更要看战场发挥。入汛以来,张家界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周做出全市党员干部取消周末双休的决定,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全部深入一线,联点各区县、大中型水库的市级领导赶赴一线督导强降雨防范工作,联点县领导在乡镇驻守指挥,市、县、乡、村、组五级联动响应,各类责任人到岗到位,确保责任压实无死角。防汛期间,从市防指的领导,到村支两委的干部,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是共有的常态。

▲桑植县廖家村镇二户田村文书跳入没腰洪水中。

在采访中,观潮君曾听闻这样一个故事:张家界一位乡镇干部在劝说几位不愿放弃财物而及时转移的群众时声泪俱下地说:“各级领导干部不停操心,村干部每天睡3个小时,到底是为了什么?万一出了问题,我最多丢了工作,而你们呢?”

自己的工作无所谓,群众的生命最重要。与技术层面相比,党员干部能说出这样发自肺腑的话,或许才是张家界至今“零伤亡”的关键原因。

9轮强降雨之后,土壤中的水分已经趋于饱和。地质灾害往往会有一个雨停之后的十天潜伏期,现在虽然外来“风和日丽”但地下却可能是“暗流涌动”十分危险。

而根据天气预报,张家界很可能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谁也不知道,哪一轮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这也是明明已经扛过了9轮,张家界却反而更紧张,进入“战时”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们正在部署地质灾害的防范大宣传、风险大排查、隐患大管控,继续提前把工作做到位,打有准备的仗。”赵旭还向观潮君透露,张家界每年都会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责任人进行防灾知识的培训,对居住在隐患点内的群众进行知识普及,地质灾害防范的很多工作,更多是要做在汛期到来前的平时。

THE END
0.洞庭湖决堤口开始合龙,村干部村医讲述水淹过程和安置现状洞庭湖决堤口开始合龙,村干部、村医讲述水淹过程和安置现状 2024-07-06 18:18 来源:澎湃新闻 ∙ 锋线视频> 湖南华容县洞庭湖决堤口开始封堵合龙。受灾村民、村医讲述,目睹洪水从东边湖区溢出到西边淹没屋顶,凌晨转移到县城。一名驻村干部表示,正在一线抗洪。澎湃新闻记者:谢煜楠 编辑:周妍 素材来源:相关人士 责任编辑:周琦 jvzquC41yy}/vqjrcrks0ls1pg}tFnycknegq{|ctfe39B=7:5>
1.党员干部冲锋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一线——夜访洞庭湖区常德安乡原标题:党员干部冲锋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一线——夜访洞庭湖区常德安乡防洪大堤 洪水拍岸,河风呼啸,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造垸的防洪大堤上,远远两个小亮点正在移动。苍茫的夜色,滔滔的洪水,似乎随时会将两个小亮点吞没。 这是7月3日深夜,记者在安乡县夜访一线大堤时遇到的一幕。直到摸着黑走近,记者才发现这是两名jvzq<84fcpmkkjs0rguqnn3eqo4dp8s314628859265d3:<2;433:>754;6/j}rn
2.党员干部冲锋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一线——夜访洞庭湖区常德安乡新华社长沙7月4日电 题:党员干部冲锋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一线——夜访洞庭湖区常德安乡防洪大堤 新华社记者周楠、谭畅 洪水拍岸,河风呼啸,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造垸的防洪大堤上,远远两个小亮点正在移动。苍茫的夜色,滔滔的洪水,似乎随时会将两个小亮点吞没。 jvzquC41pg}t0lhvx0ipo872385198571CXUKQI:Sd|cGvtJ:|n77rJLi3<199:0ujznn
3.湖南华容洞庭湖溃垸抢险救援现场,党员干部严守防线“洪水不退,我们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后,团洲垸与钱南垸之间的钱团间堤成了保障钱粮湖大垸数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二道防线”。 7月7日,记者登上钱团间堤。约14公里的长堤,处处有共产党员的身影。监测、巡查、除险,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团洲垸jvzquC41yy}/3;8930io1;54616819=1CTZJ3@725;;38?7778920|mvon
4.洞庭湖决堤口开始合龙,村干部村医讲述水淹过程和安置现状洞庭湖决堤口开始合龙,村干部、村医讲述水淹过程和安置现状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Loaded: 0%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664>25:5ao38dcB>hfg632978kfs/j}rn
5.长江洪水调查:谁的洞庭湖?记者采访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有这样的说法:“大家对洞庭湖的掠夺是造成洪水肆虐的重要原因。”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的诗句中所描绘的“八百里洞庭湖”对现在的人们来说,是只能停留在想象中了。洞庭湖工程管理局平垸行洪办公室主任向朝晖介绍说:“19世纪末,是洞庭湖的全盛期,面积达到6000平方公里,以后随着jvzq<84crr4mkojyggq/exr0ep5@clykqpCxgr}kp(gqrFwuu(ipp}jpvkj>8=+eqpzsquqgt?gqk
6.《焦点访谈》20240627汛情下的担当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褚明华:“目前,汛情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洞庭湖、鄱阳湖流域以及太湖流域,这是目前防汛的重点。入梅以来,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流域以及太湖流域,一共有5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其中有7条河流发生了超保证水位的洪水,有3条河流发生了超历史资料的洪水。” 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944687:<4669169:45(zsclpakfCCDM:5DEI.4=J8/6=4G6=88737EL;;C2=49:9a9672:<9227>1
7.“我要回家防汛去!”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 发生管涌险情 17时48分许 紧急封堵失败后堤坝决堤 经初步勘测 决堤口宽度约10米 至23时 溃口已扩大到100米以上 洪水拍堤,彻夜转战 高洪水位下,决口持续扩大 现场抢险指挥团队决定 在离决口约两公里处 紧急筑好第二道防线 jvzq<84pgyy/e‚tn0eun1pg1ctzjeuju1463665912<0exsvgpz`Dk^[6xZm[Z3jvor
8.焦点访谈:汛情下的担当新闻频道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褚明华:“目前,汛情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洞庭湖、鄱阳湖流域以及太湖流域,这是目前防汛的重点。入梅以来,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流域以及太湖流域,一共有5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其中有7条河流发生了超保证水位的洪水,有3条河流发生了超历史资料的洪水。” 为了应对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88791CXUK]rGJ[`9R^yhu4PTRT;os4:18;<0ujznn
9.洞庭湖决堤226米的背后,这个年轻的湖泊发生了什么?洪水19世纪中叶,长江在藕池、松滋先后溃口形成四口分流后,破坏了持续300多年的江湖相对稳定的平衡关系,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涌入洞庭湖,受洞庭湖顶托,江水流速减慢,其承载泥沙的能力减弱,年沉积泥沙达1亿立方米,加上人为的围垦,洞庭湖的湖面迅速减少,淤成高洲,围成垸田——是指四周筑堤防止水侵并具有排水灌溉功能的水利田。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273?29B>a37:1g>69927:2:yjf44ivvq
10.四水洪峰会师“主战场”,环洞庭湖县市区政协人在行动|在一线洞庭湖接纳湖南湘资沅澧“四水”,有长达3471公里的堤防、大小堤垸226个,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洪水调蓄湖泊之一,也是湖南防汛抗洪的“主战场”。 6月30日,洞庭湖标志性水文站城陵矶水文站超警戒水位,达到洪水编号标准,洞庭湖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当天17时,城陵矶水文站水位为33.1米,超警戒水位0.1米,环洞庭湖周边县jvzq<84yyy4ykjsiujkoiwjv0eun1rshq1:26A>0jvsm
11.前线英雄千里大堤作证——洞庭湖流域战胜今年最大洪水纪实 洞庭湖水位全面回落 湖区抓紧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岳阳农民严风志抗洪舍已救人英勇献身 湖南10万共产党员奋战抗洪一线 [组图新闻]洞庭湖惊涛拍岸 子弟兵英勇抗洪 新闻特写:军转干部归队抗洪 沿线军民防微杜渐 长江大堤安如泰山 jvzq<84pgyy/ewyx0et0nv48;:5nq{j36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