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诗人黄佐曾在《招颂补遗九首其一治洪水》中写道:“洪水滔天,浩浩方割。怀山襄陵。”
1983年7月中旬,陕南一带被连日的暴风雨冲击着,连日不息的雨水如同恶狼扑食般从天空呼啸而来。
01
短短十几天时间,安阳、汉阴、紫阳等地区的道路、建筑物、车辆都被这掺杂着泥石的洪流所淹没,人们或是站在屋顶苦苦等待,或是爬上树干或是其他一些较高的建筑物上急切眺望,大家纷纷看着自己昔日温馨、亲切的家园被洪水无情摧残,心中倍感悲戚痛苦。
图|安康水灾
这突如其来的横祸让人们防不胜防。据事后统计可知,这场洪水以综合损失4亿人民币和870人不幸罹难的代价惨痛收尾,也使得安康这座城市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唯一被洪水所摧毁的城市,足可见当时受灾情况之严重!
图|安康水灾救灾画面
受灾地区此后更是用了足足20年的时光才将这座被风雨摧毁的城市彻底恢复。但是让幸存者更加印象深刻,有所后怕的事情除了洪水本身的可怕,还有当年灾后出现的一种恐怖景象。
02
洪水退去,大地重新裸露出健硕的身体。当人们重新踏上残破不堪的街道时,眼前的景象着实把在场的人吓了一跳,街道上、房屋旁,密密层层地缠绕着不同颜色、不停蠕动的长条形状的生物。
人们定睛一看,原来这长条形状的生物竟是蛇群,在场每个人后背都不禁渗出冷汗。不少人认为这一定是得罪了老天爷,于是老天爷派蛇和洪水来惩罚自己,降灾于当地。
1983年,科学普及和人均文化水平还远远不及我们现在,当时很多老百姓总是遇见的自然事件与神鬼怪异联系起来。自古以来,蛇就被当作一种神秘的生物。比如伏羲、女娲便是蛇身人首,据西晋时期的《帝王世纪》记载: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面。在传世的汉代石刻画像和砖画中,也常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交尾像。
蛇在古代曾经是一种受到膜拜的生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古代劳动人民作为图腾供奉。现在出土很多印有蛇形花纹的陶瓷陪葬品便可以佐证这一观点。有考古学家也曾解释道,古人所说的龙的雏形很有可能便是以蛇为模板,并加以神化的。
尽管现在科学普及早已经走入千家万户,一个垂髫小儿也能对各种自然现象侃侃而谈。但现在我们只要提到蛇,想象这它们吐着猩红的信子发出嘶嘶的声音、诡异可怕的花纹、锋利的毒牙还是会觉得恐惧、渗人。
更何况是洪水过后惊恐的百姓呢?而且看到的不是一条两条,而是一片又一片的蛇群呢?就这样,人们众口纷纭,1983年蛇灾横行的谣言也就人尽皆知了。虽然我们知道这绝非是什么神鬼怪力之类的迷信,可是,这洪灾过后成群出现的蛇又该怎么解释呢?
03
要解释这一现象倒也容易,首先从蛇的习性说起。蛇属于爬行动物,主要特点便是冷血,它们的体感温度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外界温度发生激烈的变化时,蛇群往往会表现焦躁不安,主动寻找新的栖息地。
还有一点原因便是洪水过后,生灵涂炭。蛇群自然也就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自然也就爬出来了。加之当地有信徒为了自己信仰,会组织大规模的放蛇活动,致使当地蛇的数量急剧增多。多种原因导致洪灾过后,蛇群横行的景象。
谚语有道:“燕子出行、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所以洪灾过后或是连日大雨总是出现,这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与所谓的神明上天惩罚没有任何关系,请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
结语
洪灾过后的蛇灾,虽然是百姓自然科学知识不够而造成的谣言,但这次特大灾难也让我们警醒。天生万物,万物一体。人类终究只是大自然的一分子,而非大自然统治者。在这片土地上人类的发展史不过才仅仅200多万年,我们人类凭借超凡的智慧,创造今日如此璀璨夺目的高度文明。但我们决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要心存敬畏。
参考文献:《史记》
《生死大营救》
《青山埋忠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