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一般有春汛、夏汛、秋汛。
我国幅员辽阔,一般以长江、珠江、太湖流域为南方片,汛期为4-10月;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流域为北方片,汛期为6-9月。七大流域汛情南北差异显著,进入汛期,意味着进入强降水集中期,降雨强度更大,突发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发生。
冰雪融化也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
暴雨洪水是我国最常见、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洪水。
发生洪涝灾害后,如何注意饮水卫生安全?
1.不喝生水,尽量喝烧开的水、瓶装水或经救灾指挥部认可的饮用水(净化设备现场制备或送来的桶装水)。
3.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
4.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大小便。
家庭用水的消毒方法
1.优先选择饮用瓶装水,如无瓶装水,则应煮沸后饮用。
2.缸( 桶) 水消毒处理,若取回的水较清澈,可直接消毒处理后使用。若很混浊,澄清或用明矾混凝沉淀后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漂白精片或含氯泡腾片。按要求加氯,先将消毒片压碎放入碗中,加水搅拌至溶解,然后取该上清液倒入缸( 桶) 中,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盖,30min后测余氯含量为0.3-0.5mg /L即可。若余氯量不足,应增加消毒剂量。缸( 桶) 要经常清洗。
3.水井的消毒处理,经水淹或损坏的水井修复后必须进行清淘、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完全清除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用漂白粉,或其它含有效氯的制剂进行超量氯消毒并在清洗后使用。
4.用于送水的设备,如水车、消防车、洒水车、水箱或聚乙烯塑料水桶,在运水前,须彻底的清洗和消毒,确保运送水的卫生质量,防止二次污染。
参考资料
[2]张伟,王先良. 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技术指南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