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名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文件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前,全国范围内将有40%的县要基本建成美丽乡村,同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任务。
这一目标时间明确、覆盖范围广、改造力度大,被形象地称为农村的“大变样”。许多乡亲不禁要问:这是否意味着未来三年将迎来大规模拆迁?那些早已离开故土、户口迁入城镇的农民,他们的权益又将如何保障?本文将围绕这些核心关切展开解读。
第一:九部门联合发力,美丽乡村蓝图清晰
2025年1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大部门联合印发了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的核心目标清晰分为两步走:首要目标锁定在2027年——届时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要达到40%,同时完成6万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并在条件允许的地区率先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劣V类水体,让水更清。远景则展望到2035年——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全面覆盖,较大面积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部分地方甚至有望重现“河里游泳、溪里捉鱼”的动人场景。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方案部署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整治任务。这绝非简单的“刷刷墙、种种树”,而是涵盖了农村生活污水与垃圾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秸秆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推广清洁能源、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科学规划和引导乡村风貌等众多关键领域。其核心在于通过系统性提升,实现乡村人居环境的根本性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第二:乡村“大变样”,重点聚焦五类村庄
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大变样”,绝不仅仅是表面功夫,它必将深刻影响乡村的肌理与未来。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关键层面:
宅基地与村庄格局重塑:在部分规划混乱、宅基地大量闲置的村庄,将迎来布局的重新优化。未来的乡村风貌将更加协调统一,注重融合当地传统文化特色与自然禀赋,严格遏制私搭乱建现象,使村庄整体规划更科学、空间利用更高效。
基础设施全面跃升:“美丽”的内涵远不止于视觉。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公共道路网络的完善、以及村庄绿化覆盖率的显著提升,都将迎来实质性的变革与升级。目标是打造清洁、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类村庄成为重点改造对象: 此次“大变样”并非平均用力,而是精准聚焦,五类村庄是重中之重:
“空心村”:常住人口不足30%、房屋闲置率超过60%的村庄。这类村庄可能通过“合村并居”或“合村并镇”的方式重新规划,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产业潜力村”:在特色旅游、现代农业、手工业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村庄。建设将重点扶持其产业,放大潜力,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引擎。
“城市扩张区村庄”:位于城镇发展前沿、城乡结合部的村庄。它们更有可能被纳入城镇发展规划,通过征收拆迁等方式,实现与城市的融合,共享城镇化发展的红利。
“生态脆弱村”:地处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洪水)易发多发区域的村庄。为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这类村庄将通过生态修复或易地搬迁的方式妥善安置。
“违规占耕地村”:存在严重违规占用耕地建房问题的村庄。针对此类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将依法依规进行重点整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第三:户口迁出的农民,权益保障有法可依
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改变,尤其是涉及村庄撤并、规划调整、乃至拆迁时,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那些已将户口从农村迁入城镇的“农二代”们,他们的权益会被遗忘吗?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明确规定,权益的认定并非完全取决于户口簿上的“农业”或“非农”标签。 关键在于个人是否曾是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通常意味着曾经拥有农业户口),并且与该集体经济组织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例如,曾经分配有承包地、宅基地,履行过相应义务)。只要符合这一条件,即使户口已迁出,仍可被认定为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具体到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拆迁补偿问题:
房屋补偿: 户口迁出的成员,其留在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合法的私有财产。在遇到征收拆迁时,房屋所有者有权依据评估标准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 这是对其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安置补偿: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的安置房分配政策,主要面向的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拥有宅基地资格权且户口仍在村内的成员。户口迁出的成员,一般不再享有获得安置房的资格。 他们的补偿主要体现在对其地上房屋私有财产的货币补偿上。
因此,对于户口迁出的农民来说,其核心权益(私有房屋财产权)在法律框架内是有明确保障依据的。关键在于确认其在原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成员身份历史及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结尾:共建美丽乡村,共享发展新机遇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地与纵深推进,一幅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新画卷正加速绘就。这场覆盖全国四成农村、惠及亿万农民的“大变样”行动,其深远意义不仅在于显著改善当下的人居环境和生态质量,更在于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活提升空间。
尤为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并非仅惠及留守乡村的居民。那些带着乡愁走出故土的“农二代”们,他们的根脉所系、财产所在,同样被纳入政策考量和法律保障的范畴。 无论身在何处,那份对故土的眷恋与应有的财产权益,都将在乡村涅槃重生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