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下载本文档
1、精品文档用心整理洪涝灾害考点解读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知识清单1_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2洪涝包括_和_两种主要类型。洪水是_不能被江河、湖泊容纳,_而泛滥的现象。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_、排水不畅的_。3.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_地区,主要是_、_、温带_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_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_容易发生涝渍。4我国洪水灾害总的分布特点是_多_少;_多_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_坡和_坡多,_坡和_坡少。5_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洪水的_分布与暴雨的_分布存在
2、着高度一致性,在东部_,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6东部季风区的各大江河的_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河的_地区。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_,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7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人类不合理的_利用,加重了洪灾的隐患。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_与_的过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情。8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因素中的_和_。参考答案1.洪水2.洪水涝渍特大地表径流水位上涨蒸发弱低洼地3.中低纬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洋中下游低湿洼地4.东部西部沿海内陆东南西北5.暴雨洪水时空时空季风区6.
4、沂河、沭河等发生洪水,南四湖、骆马湖等水位上涨,部分低洼地区出现内涝。材料二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材料三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1)淮河流域易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是有北方地区的_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特点。(
5、2)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气候:_;地形:_水系:_。(3)历史上淮河流域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议?(解析:(1)我国降水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北方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因而降水变率大,南方地区受锋面雨及台风的影响,暴雨历史长,强度大。2)从自然原因看,淮河地区多洪涝灾害可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进行分析。(3)河流的综合治理措施,上、中、下游有所不同。上游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修水库;中游加固大堤,修蓄洪、分洪工程,退田还湖;下游除加固大堤外,还要开挖入海水道。答案:(1)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暴雨历时长,强度大(2)6、7月间淮河流域降水
6、强度大,时间长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地平,水流速度慢扇形网状水系,洪水集流迅速,出海口少,泄洪不畅(3)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要点二: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洪涝灾害】366382洪涝成因洪涝灾害的发生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自然因素包括气象和水文两大类,它们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洪涝灾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有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河道宣泄不畅也是重要条件。(2)人为因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修筑堤坝、城市化等社会经济
7、活动对于洪涝灾害的发生、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拓展:流域和河道等水文状况对洪水的影响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项目流域汇水速度因素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影响地面坡度越大,流域汇水速度越快土壤含水率越高,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相关性正相关正相关负相关河道排水速度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河谷越顺直,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正相关河道越通畅,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正相关河道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正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典型例题】读我国近几年洪涝
8、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从自然因素分析东北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3)如图所示,近些年来,我国洪水分布地区经常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除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试分析影响图中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洪涝灾害成因的分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产生的气象原因,应从天气系统方面去分析,该区主要受准静止锋影响。第(2)题,分析东北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洪灾产生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天气系统方面分析。第(3)题,要求学生从总体上分析影响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要概括出各洪涝
9、区的共性特征。答案:(1)准静止锋长期滞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2)夏季锋面雨的影响。(3)河流中上游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剧增,加大了因暴雨而酿成洪灾的可能性;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淤积和人们大量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对河流的调洪、蓄洪能力大大减弱加重了洪涝灾害的程度。要点三:我国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最为严重,造成长江水灾的原因如表所示:自然因素人因素洪水来量滞洪能力泄洪能力滥伐森林长江洪灾成因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
10、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宣泄能力)不足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森林涵养水源、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为因素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典型例题】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材料:长江支流众多,基本上呈南北对称分布。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我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5月份位于南岭一带,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支流和干流开始进入汛期。这种
11、支流的南北对称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的推移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的时间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湖泊对洪水起调节作用,干流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共同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1)由以上材料可知,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天然调节作用的两个因素是:_;_。(2)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_。该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3)图中资料4反映长江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_,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解析:本题通过材料、图表的形式考查长江洪灾的成因。第(1
12、)题,考查长江洪水的天然调节因素,主要是其支流分布南、北两岸及中下游的湖泊。第(2)题,要求学生读图及图中资料2,提取有效信息湖泊面积在缩小,湖泊对干流水量的调节作用在减弱,并分析湖泊面积缩小的人为原因。第(3)题,要求学生分析图中资料4,得出长江输沙量大的原因及其引起的后果。答案:(1)中游支流南北分布,雨带由南向北推移中下游众多湖泊的调节(2)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围湖造田(3)草场退化,面积减小,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泥沙淤积,抬高河床,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加剧洪涝灾害要点四:防治措施【课程洪涝灾害】366382防灾减灾-防治措施1.防灾手段(1)加强监测和预报(2)工程措施:水
13、库、堤坝、整治河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退田还湖、平垸;上游植树造林,水土保持。(3)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应急计划,防洪保险。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2.个人防避(1)防洪准备:关注天气预报;学习滑、游技能;准备逃生物资;连降暴雨可预报,及时转移。(2)洪水应急:。逃向高处;或借助漂浮物等待救援;防毒虫及电击;关门。互救:落水救上岸;抢救溺水人员(科学控水、人工呼吸)【典型例题】(2015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1)该区域属于_(气候类型),该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气候夏季
14、降水特点是?(2)该区域主要以_(地形类型)为主,图中居民地处_(山体部位名称)附近。居民点附近的河流流向为_。(3)该区域当暴雨来临时,河水暴涨,引起水流泛滥,造成_灾;降水过多淹没农田,使农作物绝收,造成_灾。(4)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夏季多雨(2)丘陵(低山丘陵)山谷由东北向西南(3)洪灾涝灾(4)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等,两点即可得4分(解析:1)根据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成因主要
15、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降水特点是夏季多雨。(2)江南丘陵地区主要地形以丘陵或低山丘陵为主。图中居民地处山谷中。根据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判断河流流向由东北向西南。(3)该区域当暴雨来临时,河水暴涨,引起水流泛滥,造成洪灾。降水过多淹没农田,使农作物绝收,造成涝灾。(4)图中居民点位于河谷中,且分布在河流两岸,一旦山洪暴发,易遭洪灾。主要措施是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如迁向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另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等。思维拓展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1)图中自西向东属我国邻国的有哪些?(2)在图中画出l1和l2两条河流的分水岭,并说明该分水岭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3)分析说明l2河多洪涝灾害的原因。解析:根据经纬网及国家轮廓特征判断我国的邻国为印度、尼泊尔、不丹。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锡金已不再是我国的邻国,而是成为印度的一个邦。分水岭就是两条河流所在流域的分界线,显然图中l1与l2两河的分水岭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活”“新”,即海拔高、易活动、形成年代新。l2河从图中可判断为恒河,在分析其多水灾的原因时要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