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能够看到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就是版图边界与晨线最早相切的地方。对于“在哪里能看到中国2023年第一缕阳光”这个有趣的问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图1是小组搜集到的“中国最早日出县级行政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1中抚远、虎林、温岭﹑台东四个县级行政区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A.④③②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2.与温岭相比,抚远每天都先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段是

A.秋分到春分

B.春分到秋分

C.夏至到冬至

D.冬至到夏至

3.对能否最早看到“中国2023年第一缕阳光”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天气状况

B.纬度位置

C.经度位置

D.海拔高低

绿带被认为是控制城市扩张的有效手段,并在国内外诸多大城市的规划中广泛运用。1939年伦敦正式开始建设绿带,随后伦敦绿带规模不断扩大。1971年,最终建成的完整绿带区平均宽度约为15km。图2示意绿带建设三个时期的伦敦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伦敦最终建成的完整绿带可能位于

A.内伦敦内部

B.内伦敦外缘

C.大伦敦内部

D.大伦敦外缘

5.伦敦绿带建设期间

A.内伦敦与外伦敦的人口密度差距缩小

B.内伦敦人口密度逐渐小于外伦敦

C.内伦敦和外伦敦的人口变化趋势相同

D.伦敦人口规模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每年3月下旬至4月初,果树抗寒能力急剧下降,极易发生冻害。为了减轻霜冻对果树的影响,农业上会使用无人机搅动近地层气流,增加下层空气温度。图3示意我国某地使用无人机对近地层气流进行干扰前,不同高度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该地最可能位于

A.新疆

B.黑龙江

C.云南

D.河北

A.18:00~20:00

B.20:00~22:00

C.4:00~6:00

D.22:00~24:00

8.据图可知

A.a流量陡涨陡落﹐含沙量小

B.流量与降水量最大值同步

C.与a相比,b流量与含沙量均较小

D.含沙量变化滞后于流量变化

9.两次洪水流量与含沙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有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修建淤地坝

③降水量减少

④建设草方格沙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处贺兰山冲积扇与黄河冲积平原之间,南北长200km,东西宽5~30km,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酿酒葡萄生长和品质形成提供了最佳的风土条件,使之成为中国酿酒葡萄优质产区之一。图5示意贺兰山东麓某地四个知名葡萄酒庄位置,海拔和土壤砾石含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0~11题。

10.甲酒庄夏季气温高于其他酒庄,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大气较稀薄

B.砾石多,大气升温快

C.云雾多,保温作用强

D.风力小,热量易保存

11.推断四个酒庄酿酒葡萄生育期需水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突尼斯(图6示意)东南部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蚕豆为当地传统农作物。过去,当地农民直接抽取浅层地下水进行随机灌溉,并不调节灌溉水量及盐度。为提高蚕豆产量、降低对土壤的破坏,近年来农民通过配备淡水调节灌溉用水。图7示意研究区不同灌溉模式下的蚕豆产量和土壤含盐量,其中100%足额灌溉是指灌溉水量达到蚕豆蒸腾耗水量的100%,70%亏水灌溉是指仅提供相当于蚕豆蒸腾耗水量70%的灌溉水量,以此类推。据此完成12~13题。

12.在调节灌溉用水情况下,不同灌溉模式土壤含盐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A.作物蒸腾

B.地表径流

C.地表水下渗

D.地表蒸发

13.考虑投入、产出及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区综合效益最好的灌溉模式是

A.100%足额灌溉

B.70%亏水灌溉

C.40%亏水灌溉

D.传统随机灌溉

为了解决冻土问题﹐青藏铁路创造性采用了主动冷却路基的设计,就是在路基上覆盖大量石块。某研究团队对青藏铁路某段路基进行钻孔冻土观测研究。图8示意该区域路基结构横剖面及1~4号钻孔分布,图9示意2008~2019年该区域冻土上限随时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4~15题。

14.代表4号孔的曲线可能是

A.a

B.b

C.c

D.d

15.影响四个钻孔冻土上限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钻孔工程影响

B降水异常增多

C.全球气候变暖

D.交通运输干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地处巴西南部,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当地农业经营类型多样,花卉种植、采集﹑畜牧兼备,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的统一。湿季,农户在村落附近养殖牲畜、栽培花卉,在大田种植庄稼。干季,农户将牲畜转往海拔1000~1200m 的山地,不设围栏,全村不同的家庭共用山地牧场游牧。游牧期间,农户搭建木屋或开凿岩穴作为临时居住地,并在山地牧场采集天然花卉。庭院和牧场的花卉最终用于干花制作并销售。图10示意埃斯皮尼亚苏农业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

(1)简述当地农户干季在山地放牧的原因。(4分)

(2)分析不同家庭不设围栏共用山地牧场的益处。(4分)

(3)说明当地花卉种植和花卉采集兼顾的原因。(6 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主要建在水塘、水库、湖泊等水域环境,不需要支架;水体对组件有良好的冷却效应,可降低组件表面的温度,提高组件发电量。安徽省淮南市是国家重要能源城市,是全国6个煤电(火力发电)基地之一。淮南市持续几十年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并形成面积广阔的闲置水域。2019年6月,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竣工。该项目利用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约6000亩的闲置水面建设,使用“一体化浮筒”设计方案(图11示意)。

截至2021年7月,内蒙古鄂尔多斯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该项目上层空间安装太阳能发电板用于发电,地面用于农林业种植,创造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治沙改土、产业扶贫”的生态光伏模式。

(1)与鄂尔多斯相比,分析淮南市在采煤沉陷区发展水面漂浮式光伏产业的有利条件。(8分)

(2)概述鄂尔多斯建设光伏发电站后,其地面用于农林业种植的可行性。(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据钻探发现,在洱海湖区边缘甲地附近普遍存在距今6000年前形成的螺壳层,在乙地发现距今3500年前的湖砂沉积。洱海湖面海拔约1950m,主断裂西侧剧烈抬升,形成海拔约4000m的苍山。苍山山体主要由硬度较大的变质岩组成﹐山顶附近约半年时间存有积雪,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此处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图12示意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推测距今6000年以来洱海湖面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分析洱海西岸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三江平原曾是一大片沼泽湿地,土地表层为透水性很差的黏土层,下层为深厚砂砾层,地下水储量丰富。新中国成立后,三江平原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开垦。图13示意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图14示意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变化。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居高不下,面临着食用油稳定供应问题。2022年2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黑龙江省扩种大豆工作方案》,探索开展“稻改豆”试点,补助政策向种植大豆倾斜。

(1)概述2000~2015年三江平原种植结构的变化特点。(3分)

(2)分析1997年以来引起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变化的原因。(6分)

(3)若在甲、乙、丙、丁四地进行“稻改豆”试点,请选择最合适的一处并阐述理由以说服当地企业(农户)。(6 分)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考一模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 CBDDA

6-10 BCCAB

11-15 ADBDC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5分

16.(14分)

(1)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条件较山下好;气候凉爽,蚊虫较少;交替利用不同的草场,利于草场休养生息。(每个要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2个要点即可)

(2)扩大牲畜活动范围,提高畜产品质量;保持草场的完整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邻里交流,维持和睦的村民关系。(每个要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2个要点即可)

17.(14分)

(1)离东部(用户)较近,输电距离短;基础设施(如电网等)相对较好;光伏发电不稳定,准南是煤电基地,火力发电调节﹑控制使电网输电平稳;闲置水域广阔,水体对组件有良好的冷却效应,发电效率较高;光伏面板少沙尘且便于清洗。(每个要点2分,共8分;答出其中4个要点即可)

(2)光伏发电板遮挡光照,使近地面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少,土壤湿度、肥力增加,利于植物生长;(2分)光伏发电板降低近地面风速,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搬运,减弱土地荒漠化;(2分)光伏发电板降低暴雨对地表的冲刷,土壤的侵蚀流失减少。(2分)

18.(12分)

(1)变化特点:湖面先向陆地方向推进,后向湖心方向退却。(2分)

判断依据:螺壳层属于岸滩堆积,指示距今6000年湖岸线处于现今湖泊内部;(2分)湖砂沉积属于湖相沉积,指示距今3500年湖岸线处于现今湖泊外部。(2分)

(2)河流流程短,洪水期流量大;(2分)地势落差较大,坡度较陡,重力坍塌形成的砾石较多(或流速快,搬运砾石能力强);(2分)物源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融作用强烈(加之山体以硬度较大的变质岩为主),风化碎屑物以砾石居多。(2分)

19.(15分)

(1)2000~2005年,种植结构基本稳定;(1分)2005~2015年,水稻和玉米的比例显著上升;(1分)大豆和其他作物的比例显著下降,大豆降幅最大。(1分)

(2)沼泽湿地面积减小,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2分)地表黏土层不易透水,难以下渗补给地下水;(2分)耕地面积扩大,过量开采地下水,采补失衡。(2分)

(3)乙。(2分)当地纬度较高,水稻生长热量条件较差,种水稻容易受寒潮灾害影响,收入不稳定;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已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如果继续大量抽水灌溉水稻,易引发水源枯竭、地面塌陷等生态环境问题;国家政策向种植大豆倾斜,种大豆收益提高;提高我国大豆生产能力,保障食用油稳定供应。(每个要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2个要点即可)

THE END
0.黄河内蒙古段南部有十大支流被称为“十大孔兑“(如图)。支流上游地区黄河内蒙古段南部有十大支流被称为“十大孔兑“(如图)。支流上游地区,沟谷纵横植被稀疏;下游河流蜿蜒,农田遍布。汛期洪水汇入黄河形成沙坝,多数支流3月径流量与9月的相近,但输沙量却小得多。读图完成3~5题。“十大孔兑”洪水汇入黄河,会( ) A.改善干流航运 B.利于两岸灌溉 C.抬高干流河床 D.加强干流泄洪jvzquC41yy}/l‚jqq0ipo8xjkvo0c:if32k6/::h9/:13>2:h7=.c<77f6=bc;=8
1.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24【解析】【分析】本题以黄河内蒙古河段河流水文特征和当地的生态问题为材料,涉及温带大陆性气候整体性的表现、河流含沙量多少、洪涝灾害原因、生态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利用材料读图分析的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十大孔兑高含沙洪水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jvzquC41yy}/|}m0eun1|thv1:97@:2954ivvq
2.第28讲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专项训练)(江苏专用)2026年高考地理材料三近年来,“十大孔兑”部分地区实施拦沙换水生态治理工程,通过拦洪滞沙减少入黄泥沙和黄河输沙用水量,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结合地貌和河流特征,说明“十大孔兑”高含沙洪水的形成原因。(2)结合示意图,说明“十大孔兑”河谷形态的季节演变过程。(3)推测十大孔兑高含沙洪水对孔兑下游和黄河干流的威胁jvzquC41|wpvcw3zmy4dqv43:r886>8;60nuou
3.第28讲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专项训练)(江苏专用)2026年高考地理一轮【详解】(1)十大孔兑高含沙洪水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上游‌十大孔兑上游为植被稀疏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抗蚀能力弱,林草植被结构单一,水土流失严重,地势起伏较大,搬运大量泥沙;中游‌库布齐沙漠横贯东西,荒漠化严重,有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地,大量沙土成为河流沙源;十大孔兑流域属温带大陆性jvzquC41yy}/|}m0eun1|thv1;4:>=9374ivvq
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上游十大孔兑水沙过程的影响期刊之前水沙明显减少;三个孔兑21世纪和20世纪观测到的2次洪水过程相比,产生洪水的降雨差别不大,但后一次洪峰流量和含沙量都显著降低;与1990年之前相比,1991-2015年各孔兑高强度降雨变化程度相对水沙变化不大.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封禁、休牧等水土保持工程陆续实施,十大孔兑土地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ijwen;53:2912?
5.大题03地表形态变化过程(2大热点角度)【详解】(1)十大孔兑高含沙洪水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上游‌十大孔兑上游为植被稀疏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抗蚀能力弱,林草植被结构单一,水土流失严重,地势起伏较大,搬运大量泥沙;中游‌库布齐沙漠横贯东西,荒漠化严重,有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地,大量沙土成为河流沙源;十大孔兑流域属温带大陆性jvzquC41yy}/|}m0eun1|thv1;24;59;;4ivvq
6.“三带共舞”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鄂尔多他清楚地记得,1989年7月21日突发洪水,当时暴雨中心监测总降水量达128毫米,黄河入口处的西北沟洪峰流量达到了6964立方米每秒、含沙量达到1550公斤每立方米;2016年8月19日那场洪水,暴雨中心监测总降水量达406毫米,西北沟洪峰流量仅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含沙量减少至195公斤每立方米。 jvzquC41kpkxu7soipkxu7hqo0io1|~uvgs0497212?03A4234?94<82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