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很多救灾的老司机、志愿者
这些救灾人除了忙忙碌碌
也收获着不同的酸甜苦辣
2013年加入壹基金,2016年加入灾害管理部,参与和支持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响应行动超过五百次。
当洪灾、地震来临,
人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乱
农作物都被泡烂了
鸡羊牛都没了
这一年,不知道该靠什么活下去
尽管如此
他们依然在
努力地与那些生活里的艰难对抗
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你,
无论什么时候
千万别放弃
生活里总有希望
一棵大树,被洪水拦腰折断,躺在积水的田里。
太阳出来了,村民们回到家,发现树上的黄皮都裹在了淤泥里。
玉米,是村子里最常见的农作物。洪水过后,大批大批的玉米被晾在地上,湿透了,发了霉,晒干后又变黑了。
洪水退去后,走进村民的家,我发现一条陷在淤泥里的鱼。
透过窗子的缝隙,鸡蛋厂的女主人看着散落在地上的篮筐和鸡蛋,没有哭泣,没有绝望,只是喃喃地说道:“待会进去收拾一下,把能用的拣一拣,还能卖钱。”
在生活的艰难里,她看见的,总是好的一面。
洪水,带走了茁壮生长的葡萄,带走了这一年的收成,但却没有带走人们对生活的希望。
我看见,不远处,村民们已经开始为葡萄地清淤了。
对家的渴望,沉甸甸地堆在了人们心里。于是,老百姓们想尽办法,堆了一条路出来。
傍晚,我看见村民们淌着水,背着物资,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家里走去。
他们说:“ 没有什么,能阻挡回家的路。”
洪水来临后,树被洪水冲倒在了路中间,我和同伴们进不去,村子也因此与外界断了联系。
为了打通通向外界的路,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出动,把横倒在路中间的大树运走。
面对困难,他们从不害怕。问题来了,那就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总会一点点被解决掉的。
为了把汹涌而来的洪水堵在外头,村民们搬来沙子、石头,和各种重物,装进袋子里,形成了一道生命的防护线。
在这里,每当危险来临,村民们总会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无论有什么困难,他们总能想尽办法一起解决。
在村子里一片地势高的地方,我发现一群被圈起来的羊。
从牧羊人口中,我才得知,洪水来临后,很多羊都没救出来。这些,是村里最后仅剩的羊了。
听到这些,我深感遗憾,可是他说:“家没了,但至少,我还有它们。”
傍晚时分,炊烟袅袅,饭菜的香味飘满整个村子,原来是村民把锅炉搬到了地势高的地方,正在生火做饭。
不管生活多么艰难,这些袅袅升起的烟火气,总会给人信心,让你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人在,日子总会变好。
洪水退去后,家家户户都在晾晒家里被洪水浸湿的东西。
拐角处,发现几个小朋友在晾晒他们的课本和作业本。你看,小朋友们也在努力地重建生活。
电饭煲,是村民家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从洪水中捞起来后,上面已经沾满了灰尘和泥土,可村民们仍然坚持, “在太阳底下晒晒,还能用。”
院子里,一半晒着泡得要发芽的水稻,一半晒着湿透后又晒干了的报纸。
在和村民聊天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水稻和报纸对村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说:“ 等晒干后,要好好放起来才行。”
当地的老百姓,都有个习惯,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不到实在不能用的时候,总是舍不得扔的。
被水泡过的蚊香,即使已经变成了碎片,村民们仍然把它们小心地摆放在凉席上,叨咕着:“ 没准,还能用呢。”
在夏天,冰箱是老百姓最好的朋友。它帮人们储存食物,存放干粮,也保鲜着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村民们期盼着,把冰箱清洗干净后,插上电,它还能和从前一样好用。
洪水来临后,人们离开家,过了好些日子才回来。回来后,发现拖把上竟然长出了绿芽。
长出来的小芽,仿佛是在告诉人们,别灰心,生活里总有希望。
在灾难面前,生活里总是透着些许难过的气息,但从生生不息的植物里,人们总能找寻到许多希望、勇气和力量。
你看,枯草旁边的红花,正迎着蓝天和阳光,努力生长着呢。
这棵八百岁的龙眼树,在阳光的映射下,能够很明显地看出,下半个树干被洪水泡过的痕迹。
八百年的岁月里,大树不知经历过几回这样的灾难。可它还是那么顽强地、努力地、倔强地生长着。
洪水来了,人们乱成一团,忙着搬家,忙着逃离,忙着收拾残局。每到这时,可怜的小动物们,往往容易被人们遗忘。
混乱之中,旁边的鸡已经死了,可这只大白鹅,依旧顽强地活了下来。
阳光透过云层,穿梭在群山中,洒在田野间,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
你瞧,洪水还没有完全退去,村民们已经开始在田地里干活啦。
洪灾过后,你总能在不经意间,看见受灾群众最真实的样子。
这天,在理发店门口,有的人无奈,有的人苦笑,有的人绝望,有的人释怀。
淌着淤泥,爷爷走过熟悉的土地,不一会儿,自行车和脚上就都沾满了泥土。
顶着烈日,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出门,想必,他是要去心中很挂念的地方吧。
80年代,他开始想有一个家,但又没有钱买砖。于是,他从河里捡起许多石头,再独自一人,一点一点地把房子盖起来了。
转眼间,40年过去了,可房子依旧坚强地,挺立着。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它始终在那里,守护着盖房人这一生的骄傲。
理发店开门了,街坊们又坐到了熟悉的座位上,和老板娘唠着嗑,理着发。
那些艰难的日子,也和一缕缕头发一起,被剪掉了。相信着,日子会从剪完头发的那一刻起,变好的。
院子的外墙被洪水冲塌后,村民们拿起菜刀,把砖上的石灰和淤泥一点点刮掉,再把砖块一个个垒起来。
日子虽然清贫,但他们也在努力地用自己的方法,重建一个新的家园。
那一天,我们在村里迷路了,绕了好久都没找到,直到遇见这位住在河堤上养羊的大哥。
看见我们,大哥便热情地过来给我们指路,还和我们聊起天来。
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他的家已经被洪水淹了,但他依然对我们笑着,脸上的皱纹也随笑意一起舒展开来。
食物,总是治愈和慰藉人们最好的解药。在安置点,人们吃上干粮后,开心地笑了起来。
经过这个村子的时候,看见一位阿姨在家门口认真地洗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在洗照片。
经历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水,被水和淤泥浸泡过的照片,还是留存了下来。那些照片里,一定存放着她这一生非常珍贵的念想吧。
洪水来了,大爷和大妈把家搬到了楼顶,继续生活。楼顶很晒,条件也很艰苦,可是他们说,
“只要老两口在一起,在哪都是家。”
夕阳西下,车缓缓开进受灾的村庄,打开车窗,鼻尖满是乡野和草木的芳香。
这一刻,乡间独有的安适,抚慰了我一天的疲惫。
太阳落山了,最后的一缕斜阳透过屋顶,洒在院子里,似乎是在向人们叙说着,“别担心,会好起来的。”
洪水刚刚退去,路过一间陈旧的屋子,我发现,里面的东西不是被冲走了,就是被搬完了,小小的房子里空荡荡的。
唯有那束,从窗子外照进来的光,填满了整间屋子。
被洪水冲出来的堤坝,形成了一个小湖,夕阳倒映在水面。
在这样的时刻,四周的世界是那么安静祥和,没有纷扰。
和村民们一起,在田野间候着日落,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那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和伙伴们一起,乘着推土机进村。这大概是我坐过的最酷的交通工具了。
车开到村口,却因为水太深了过不去,隔着不过几十米的距离,我和对岸的大爷无奈地对望。
在受灾村子吃的晚餐,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顿饭菜,但对当时累了一天的我来说,这就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
在村民家的院子里,我看见,孩子们的玩具车散落在了地上。
很多年没见过手写的告示了,看见村民们在纸上认认真真写下的一笔一划。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路过村民的家中,看见一只大熊被人们从水中捞起来,躺在床上睡着了。
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和它一样躺下,还做了个美梦,好像也就没那么累了。
在云南漾濞,因为担心有余震,和伙伴一起把床铺搬到了空旷的地方,席地而睡,与天地为家。
在村里待了好些时日,终究还是要和可爱的村民告别了。走之前,为老乡们定格下最后一张照片。
镜头里,老乡在朝我们挥手,笑着说:“谢谢你们啊,等洪灾过了,欢迎你们常来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