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历史# #洪水# 【357暴雨90周年】90年前的此时,长江中游、两湖西部,南北纵横千里的广阔区域正遭遇一场超级暴雨袭击,其雨势之猛、覆盖范围之广、造成破坏之严重,均为我国近现代史所罕见,这就是发生在1935年7月上旬的“357暴雨”过程。357暴雨虽然发生在梅雨时节,但却和长江流域正常的梅雨迥然不同,靠近暴雨中心的湖北五峰5天降雨1281.8毫米、兴山1084毫米,几乎相当于当地一年的雨量!当时我国气象站非常稀疏,后来调查估计357暴雨中心5天降雨量约1600毫米、单日雨量约600毫米;357暴雨在南至湖南保靖、北抵豫陕伏牛山区、约1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5天降雨量都超过200毫米,总降水量高达593亿立方米、超过638、758等著名暴雨成为我国最大的暴雨过程之一!如此巨量的雨水直接引爆了两湖地区的洪水,制造出骇人听闻的1935年长江水灾。
更大的灾难发生在汉江流域。自郧县以下汉江两岸城镇被洪水洗劫一空,只有襄阳靠城墙勉强保住古城不失,洪峰水位至今在城墙上都能见到;洪水来到钟祥碾盘山时流量已达5.79万立方米每秒、江面宽度扩展到10公里以上,远远超出了汉江河道的承受极限;7月8日凌晨巨洪在淹没钟祥全城后将大堤撕开7公里的缺口,随即横扫整个汉北平原直抵200公里外的汉口张公堤,仅钟祥一晚上就有4万多人罹难,汉江流域死亡人数估计在8~12万人之间,以至于灾后二十多年内钟祥以南百余里荒无人烟,成为后来接纳丹江口移民的区域之一。
湖北湖南在1931年洪水中已严重受灾,短短4年后这场特大洪水又让两湖尤其是湖北遭遇毁灭性打击。灾后整个江汉洞庭湖平原一片汪洋,直到9月洪水才退回河道。大水过后无缝衔接的大旱更是让江汉平原在1935年秋季赤地千里,汉江下游堤防的重建工作一直到50年代才终于完成。90年过去,这场特大暴雨洪水留下的痕迹已很难见到,但高耸的三峡、丹江口大坝与汉江中下游密集的堤坝,就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当357暴雨那样的灾难归来时,我们能承受住大自然最暴烈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