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中文互联网上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1983年山西大洪水泛滥之时,安康县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蛇灾”。
当洪水泛滥之际,不少居民都曾经目睹过成千上万条蛇翻涌,场面甚是恐怖,甚至还有居民误以为有“鬼神”作乱,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在种种“恐怖”描述之下,这起事件也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成为无数都市传说之一。
但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即使网络上关于“1983年安康县蛇灾”的讨论层出不穷,目前网络上居然没有一起有关此事件的官方报道。
这让人不免好奇,在这场“蛇灾”事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是有人刻意封锁消息还是另有隐情?
“八三蛇灾”事件传闻始末
1983年的安康洪水确有其事,这起事件也被称之为“7.31安康水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过的损失最为严重的洪水事故之一。
严格意义上来讲,“7.31安康水灾”并不是起自于7月31日,而是从7月28日一直持续到8月1日。
起初当地的居民还未过多在意,但是随着第二天降水量突破100毫米,慢慢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场罕见的水灾即将降临这座小县城。
7月31日随着汉水水位猛烈抬升,洪水开始蔓延到安康县主干道。
随着水位以每小时0.7米的速度迅速攀升,当地政府随即下达命令:放弃一切幻想,所有居民立即撤出城区。
可就当人们紧张忙碌之时,在7月31日下午18时,安康县附近的一座电石厂因为洪水涌入发生了巨大的爆炸,随即全市断电。
原本井然有序地秩序迅速混乱起来,在洪水的侵蚀之下,人群彻底陷入混乱之中。
与此同时,安康县周围的多座堤坝在洪水的冲击之下垮塌,到了当晚,整个安康县有将近两万人被困在屋顶束手无策。
尽管中央军委以及其迅速的选择对其进行救援,但是整场灾害过后,仍然对安康县还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全城共有三万多所房屋被摧毁,870人丧生,损失金额高达4亿元。
而根据网上的传言所称,正是在洪水发生以后以及后续救援期间,在当地出现了大规模的蛇灾。
从蛇类的生活习性上来看,绝大多数蛇类并不喜欢群居,即便是在野外,人们发现的野生蛇类也大多只有一两条。
因此,当传言当中所言的成千上万条蛇出现的情况,使得居民以为有天灾发生。
洪水过后,蛇类的生存环境遭遇侵蚀,往往会从洞穴当中转出前往更加干燥的地方。
作为此次事件当中视觉效果逼近“恐怖电影”的一个桥段,如果真的发生,为何作家们不对其进行描写呢?“1983年安康县蛇灾”究竟确有其事还是凭空捏造?
事件真实性考证
时至今日,想要重新探索这条发生在四十九年前的往事,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种种线索思考“蛇灾”的可能性。
我国蛇类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属于较少的,以我国野生蛇类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根据相关数据可知,在1981年保护区刚刚建立之初,保护区内大约有各类野生蛇类九千余条,平均每89平方米生活着一条蛇,作为一个身居山西盆地内的小县城,安康县的野生蛇类数量自然是比不过“蛇岛”的。
但是即使是在“蛇岛”,想要呈现出成千上万条蛇“同屏出现”的效果也是难以实现的,更别说是在蛇类资源更为匮乏的安康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传言当中安康县“万蛇奔腾”的场面,从客观条件上来看,是难以实现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这样的“以讹传讹”之下,有关“1983年蛇灾”的新闻逐渐再次流行,最终广为流传,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三年蛇灾”。
现实世界是否真的有“蛇灾”?
我国现存蛇类资源近乎达到了枯竭的地步,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现存养蛇场总养殖数量在八千万条,野生蛇类数量则更为稀缺,有关部门几乎每年都要进行相关的放生工作来维持生态的健康。
蛇类繁衍速度并不算快,还是以大连“蛇岛保护区”为例,尽管从1981年就已经建立,但是直到今天,也才从九千条蛇恢复到两万条蛇的数量。
必须把整个岛的蛇抓在一起,才凑得出一场传言规模当中的“蛇灾”。
以当下情况来看,在自然环境之下出现蛇灾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绝大多数的蛇类本质上并不喜欢群居,网络传言当中“蛇灾”的情景,在现实之中也是无法出现的。
以7.20河南省郑州暴雨为例,此次暴雨波及范围和面积都要远超1983年的安康洪水。
在事后,虽然在抖音上有数十条关于郑州洪水后蛇出没的视频,但是也并未形成传言之中成千上万条毒蛇涌出的场景。
不过虽说如此,这并不意味着“蛇灾”就一定不会出现。
人类历史上也真的发生过“蛇灾”事件,例如在一百多年前英国政府殖民印度德里的时候,曾经因为当地的眼镜蛇过多,殖民行动饱受挫折。
最终下令当地人每捕捉到一条蛇都能过拿到殖民政府当局兑换金钱奖励,但是这一命令很快便被有心人洞察到了其中的商机。
一些人为了换取殖民政府的奖励,开始私自养殖眼镜蛇,慢慢的野生的眼睛是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全都是养殖户们所提供的毒蛇。
等到殖民政府发现问题所在以后,急忙取消了这一法令,随后养殖户便将手中所有的事全部抛弃在当时的德里,引起了大范围的蛇灾。
城市当时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眼镜蛇,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遭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蛇灾”。
由于放生地点距离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较近,不少时再放生以后涌入了村民们的农田和家中,在当地带来了极大的恐慌。
由此可见,造成蛇灾的并非“鬼神”,甚至并非大自然,更多的情况是人类自己的问题。
随着全世界人类数量的增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遭遇了极大的压缩,在双方生存领地的交汇处,自然容易发生野生动物大量误入人类社区的现象,但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科学可以解释的自然情况,并非什么“天灾”。
人类只要能够做到尊重自然,尊重科学,那么绝大多数野生动物泛滥成灾的难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但是如果人们选择相信迷信,沉迷于各种“天灾”传说和为自己“积德”,那么最终会给自然界和人类自身带来沉重的伤害。
由于蛇类自身的脆弱性,目前全世界都存在着野生蛇类濒危乃至灭绝的困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美国德克萨斯州由于响尾蛇泛滥,当地政府曾经每年都要举办“响尾蛇捕捉日”,号召广大居民捕杀野生响尾蛇。
这一活动如今已经持续了六十年,活动刚刚举行之时,的确效果斐然,响尾蛇伤人事件得到了缓解。
但是一连六十年下来,当地的野生响尾蛇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数量日复一日的减少。
截止到了近几年,每年将近上万人穷极手段的捕捉量也仅为两千公斤左右,总量不超过一千条,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当地生态的进一步恶化。
从人类历史所得到的教训可以看出,将自然界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妖魔化”和“神秘化”都是愚蠢的,最终伤害的只是我们自己所依赖的家园。
人类正式形成自己的文明与历史也只有短短几千年,而我们生活的地球从第一个生命孕育到如今已经有了三十五亿年,我们在如何与地球相处这个问题上也只迈出了一小步,在未来还有着很长的道路要走。
回归到“八三年蛇灾事件”本身,“7.31安康水灾”是我国建国以来陕西省遭遇的最大洪水灾害,其本身是有着严肃性的。
在这场灾害之中,我们看到了当地普通人的顽强自救,也看到了人民子弟兵的奋不顾身,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才战胜了洪水灾害。
这是解放军战士的一座丰碑,也是安康县人民永远难忘的历史,这场事件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无数水灾抢救行动。
除了给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带来恐慌以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新中国跳出封建王朝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我们的历史已经完全告别了封建王朝所构建的祥瑞与天灾的叙事背景,在当今时代继续谈论“天灾”这样的话题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参考资料:
2.《1983安康洪水来临之际》.丁三
3. 《1983年安康洪灾纪实城区870人丧生经济损失约4.1亿元》.华商网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