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特大洪水,在现场出现了这样一幕,许多老百姓跪到地上,冲着解放军战士下跪,可战士却对此置之不理。如果这种场景放在国外,百姓们口中喊的肯定是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可这一群百姓口中喊的却是求求你们别跳了,房子我们不要了。
1998年,我国气候一反常态。六月份的时候,长江流域罕见的迎来了三次大规模降水,这个时候气象台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果不其然,到了六月底的时候鄱阳湖,洞庭湖因为连续不断的暴雨,体积不断膨胀,随着不断上升的水位线,洪水最终越过了堤坝,来势凶猛地席卷了长江两岸。国务院立刻向沿江七省下达了防汛紧急通知, 1998年的抗洪救灾也至此拉开序幕。
由于此次洪灾过于严重,对两岸居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国家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受灾群众,前所未有地派出32万人民子弟兵赶往灾区救援。这32万解放军得到的命令是,不仅要保护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更要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
因此,在1998年的那个时期,出现了一个最为悲壮的口号人在房在。无数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投入到了抗洪第一线,他们喝下一碗送行酒,义无反顾地跳入洪水中。这些战士们大多都是20岁出头,但他们的脸上却全都洋溢着视死如归的果敢。
当第一批解放军战士来到灾区的时候,堤坝已经被全部冲垮,整个城市都被淹没在了水中,先前准备用沙袋挡住堤坝的救援方案直接被作废。无奈之下,解放军在经历了七天七夜的奋战后,以凿沉七艘1600吨巨轮为代价,暂时封住了大堤缺口,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然而放眼望去,整个抗洪救灾工作依然严峻。此刻受灾最为严重的是荆州和武汉地区,他们处于长江下游地带,那里地面平坦开阔,水流较缓,因此泥沙不断在此淤积,最终形成了高达50米的地上河,导致整体长江大堤时刻面临决堤的风险。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位于长江中部区域的部分堤坝突然决堤,水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了下游13万居民的居住地,解放军战士无奈之下又进入了争分夺秒的抢救之中。
1998年,洪水肆虐,无数解放军战士投入到了抗洪救灾工作当中。此次洪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来得迅猛,原因就是长江附近的堤坝大面积被冲毁,而洪水的源头又得不到断绝,导致解放军只能将数艘轮船横挡在决口的地方,以减少洪水冲击的力度。在此为前提下,解放军战士的重任便是抓住洪水稍微变缓的机会,用钢筋水泥重铸决口。当时的暴雨强度很大,假如直接把沙袋丢入河中,肯定会立马就会被洪水冲走。为此,解放军不得不扛着沙袋,一个个地跳入江水中,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生命大堤。有些战士不慎被洪水冲走,立马会有人继续补上。战士们的英勇深深触动了全场的人民群众,他们忍不住大哭起来,跪在地上哭喊着要求战士们别再往下跳了,房子我们不要了。但战士们充耳不闻,没有半点犹豫,继续一个个前赴后继。
在巨大破坏力的面前,我们都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在这种无能为力的情况之下,视死如归,挺身而出的人便是我们的人民英雄。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努力下,洪水逐渐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慢慢的褪去。然而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洪水虽然消停了,但决堤的风险仍然存在。暴雨过后的阳光更加毒辣,炙烤着大地上的一切。烈日炎炎下,解放军开始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的搭钢筋,建铁架,搬运石头,筑堤坝那段时期,绿皮火车每天都会送来成千上万斤的石块,大的上千斤,小的也有几十斤重。当时地面上的温度高达四五十度,平常人在烈日下几分钟都受不了,但战士们还要不停地上车卸石头。当时每名战士一天平均需要搬运十多吨石头,这些石块边缘锋利无比,一副手套不出半个小时必破无疑。被石头划破手臂还算小伤,很多战士在搬运过程中因顶不住高温,中暑晕厥,直接倒在坚硬无比的石头上,顿时血流如注,这样的情况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但是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下,战士们整整干了13天,终于用生命和血汗筑起了防御工程。
1998年,抗洪抢险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事迹。例如,战士李向群带病坚持抢险,先后四次晕倒在大堤上,最终因为过度劳累,心力衰竭,肺出血,抢救无效而牺牲在了抗洪抢险的战场上。那一年,他才刚满20岁,就这么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六旬老人王占成是五四防洪的一等功臣,在长江大堤上他不顾众人劝阻,坚持日夜巡逻,拖着60多岁年迈的身体,奔赴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在巡防的过程中,他偶然看到长江大堤突然出现了管涌,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地跳进江中,在水下寻找管涌的缺口。当成功找到管涌的所在处之后,他以六旬的身躯扛着百斤重的沙袋,成功将管有缺口封堵。
我国人民子弟兵在灾难中表现的这种无畏牺牲精神,曾让西方众多媒体十分不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群中国年轻人在灾难中可以如此奋不顾身,甚至舍生忘死?其实这并不难解释,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他们内心的信念,那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坚守。
中国人民解放军秉承着当年在困难时期老一辈先烈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保卫着一方人民的安全。抗洪救灾结束后,中央对参与抗洪的部队进行了表彰,李向群,王占成等抗洪英雄后来也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1998年的洪涝灾害,除了考验中国解放军的组织力,战斗力之外,还给我国政府敲响了一记警钟。有些悲剧,因为不合适的制度与应对方法,最终不幸发生,这些都是本可以避免的。当我国成功进入21世纪后,政府首先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列为重要的工作方向,自此,中国再也不用担心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