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在峰峰的成语(一)表演苇子

素有“成语典故之乡”的邯郸,成语典故知多少?至今没有一个较为确切的说法。郝在朝1997年编著的《邯郸成语典故集》(曾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长,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徐怀中为该书作序),共收入1600条之多,其中两字、三字、四字及五字以上的成语典故不等,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从时间上看,上自春秋,下迄明清3000多年,从地域看,邯郸所辖的各县,市、区诸多,必会有遗珠之藏。峰峰区域人文历史悠久,流传的成语典故不少,现搜集整其中的一部分,与大家共享。

【九候界城】

“九侯界城”这句成语典故,可追溯到战国以至此前的商末年代。据《史记.殷纪》等历史典籍载,商末都城在今安阳市洹河南岸的殷墟,殷纣王的父亲帝乙当政时,一改“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由“父死子继”所取代,正后所生的“帝辛”继位,史称殷纣王。纣王对支持他的重臣西伯昌、九侯、鄂公封为“三公”,九侯位居三公,封地在北界城(今峰峰矿区界城镇一带),称之为“九侯城”。

《史记》集解引《括地志》云:“相州滏阳县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盖殷时九侯城也,也名鬼侯城。”商代人信仰“天人感应”,依二十八宿排列,九侯属第九位,正是鬼宿,所以九侯也名鬼侯。

战国时,赵国筑赵南长城,九侯城为赵、魏之分界,后人便将九侯城称之为“九侯界城”,简称为“界侯城”,进而简称为“界城”。

【赵南长城】

赵南长城遗址,在峰峰矿区神麇山的主峰老槐山至滏阳河边的老爷山之间,现仍旧清晰可见。

《史记.赵世家》记载:“(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

神麇山是滏口陉南侧山脉,由北向南,依次由老爷山、元宝山、白龙山、老槐山等一系列山头组成,横亘在漳、滏水之间,是两河距离最短之处,也是有险可守之处。守在这里就守住了赵国的南门。

赵南长城废弃不用后,成了一处凭吊古迹的游览胜地。人们乐于到此,所以在峰峰一带传流下了“滏口南,麇山顶,赵南长城兜兜风”的民间俗语,浓缩成一句“赵南长城”的俗成定语。既是遗址,又是蕴涵厚重历史文化的峰峰成语典故。

【苇灯如阵】

“苇灯如阵”成语,形容义井镇东王看村苇子灯阵的宏大规模和变化多端的表演艺术。

东王看村民俗文化苇子灯阵,是峰峰矿区乃至我国古代北方民间花会的特色民俗。每年元宵节期间表演,2008年入选国家级民间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在故乡贾壁村发明了苇子宫灯,成为每年元宵期间的表演节目。到了明朝,与贾壁一山之隔的王看村人,前去观看,把表演的灯形人数锣鼓点熟记在心,回村制作演练,并不断创新 ,一直延续至今。

苇子灯的制作: 苇秆用竹竿或白蜡杆,高4米;灯架用苇秆或高梁秆插制,形状两层八角形宫灯,直径60厘米,高80厘米,有挑角;周身用透明绵纸糊裱,画上各种吉祥图案;灯身棱角用彩纸彩花装饰,挑角上吊彩穗,上下两边为2寸左右的外洞,下挂彩色布帷;灯底用木板式硬纸壳封住;中间设置灯杆和插蜡烛灯柱;其中两个领队苇灯设置双蜡烛灯柱。大宫灯48个,小宫灯8个。苇子灯每年更新,全村人一起参与。

表演苇子灯共需年轻小伙子84人,锣鼓队敲击墩鼓的12人,拍大钹的8人,拍小钹的4人,敲小马锣4人。人物着装:擎苇子灯者古式蓝绿色服装头饰,提小宫灯者古式黄色服装头饰,锣鼓队着古式红色服装头饰。

主要表演动作和形式:随着乐队鼓点乐器的节奏,演员开始“跑圆场”,即环绕场地跑成圆圈。继之是“四马投唐”,即分列四队于场地中间,鼓乐齐奏,队伍表演“凤凰三点头”。然后是“二龙出水”即变成两队左右分开,表演正式开始。队形跑成“八门套九星,”,形似“八阵图”。

【蔽天如云】

“蔽天如云”这句成语,说的是万鸟飞落鼓山的壮观情景。

据《金史》“五行志”载,金泰和二年(1202年)八月,有大鸟十只,率数万只小鸟,从东南飞来,驻落鼓山,其势“蔽天如云,声如雷鸣,林木震动”。大鸟五色斑斓,高可过人,长颈修尾。两日后群鸟飞去,遗粪数亩,魚骨漫山遍野。

滏阳县令认为是凤凰,命画工作鸟图献于朝廷,金章宗得图后,以“凤凰出世,天象大吉”颁诏天下。后人将“凤凰”降落之山头取名“落凤台”,也称“石圣台”,意为“凤凰落此,石台呈圣”。当时山东侧一大村取名“奉凤村”,也取其“朝奉凤凰”之意。

“奉凤村”转化为“峰峰村”,约在清代后期。光绪年间,北洋大臣李鸿章曾两次派人筹办磁州官矿,提出在“峰峰地方设立公所”。此后,峰峰村作为地名,逐渐进入近代文献中。

【陶冶之利】

“陶冶之利”成语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彰德府推官张应登撰立《游滏水鼓山记》碑:“……彭城陶冶之利甲天下,由滏河达于京师。”民间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和“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彭城最早的烧瓷历史,根据出土的瓷片推断,始于唐,兴于宋,金元时期达到高峰,明代达到鼎盛。《大明会典》载:“在彭城设有官窑四十余座,岁造磁坛集官坛厂,舟运入京,纳入光禄寺。”明嘉靖《磁州志》载:“弘治十一年(1498年),进贡皇家瓶坛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六个。”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窑场增多,窑型改大,品种增多,产量增大,日用瓷覆盖民间市场。《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

由此可知,彭城不仅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而且曾经有过官窑民窑并列生产的历史。 产品有碗、盘、坛、罐、瓶 、壶、盆、缸及工艺瓷瓷枕、人物等。

学者们认为,北宋以来,磁州窑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和创新,形成了以毛笔书画装饰技法为主流的独特风格——“白地黑花”。宋末金初,磁州窑又在黑白瓷器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红绿彩”。之前名不见经传的磁州窑逐步成为全国的知名窑场,和当时的“官、哥、汝、定、钧”五大官窑相媲美,并影响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西、内蒙古、安徽等地窑场,形成了庞大的“磁州窑系”,而且千年窑火,连续不断至今。

【悉数济边】

“悉数济边”这句成语典故,是对明朝高官和村籍人氏李以唐的廉政品德的评价。

李以唐,字佰尧,号钦所,是峰峰矿区和村镇西和村李氏第九代人。生生1556年,卒于1602年,享年45岁。当地人亲切地称他李大官。

他自幼聪慧过人,幼时入县学,考中秀才拔贡,27岁中进士。任山东金乡县令6年,政绩卓著,万历十六年,受明神宗诏御表彰,其父母和夫人也一并受皇封。

随后改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朝廷谏官、浙江巡按等职。他劝农桑,清衙宇,不畏皇威,陈言直谏,并针对当朝弊政,提出三策和十法十诫,实乃反腐倡廉,兴利除弊之良谋精策。

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以唐奉旨出京,任浙江巡按,在办案中所收贪官赎罪银粮数额巨大,俱悉数济边(全部用以边防),身边无留半分。

就是回乡为父母守孝的丁忧三年,还聘师自办学堂,免费让乡里困难子弟上学,其间,当地遇灾,他出金购粮赈灾,致使一乡之民无一外出逃荒要饭。

李以唐在任20年,一生简朴,仅用一仆,死后囊无余金,清贫一官。故后,入武安县乡贤祠,县府并在城内青塔旁,专门为李以唐建一牌坊,名“恩纶坊”,以示纪念。

【两窦之战】

据“磁州志”中收录的《窦宗庙》碑文记载,隋文帝时,窦宗曾任南乐县令,有异政,升沧州刺史。炀帝立,天下大乱,窦建德驱兵数万,至盐山与窦宗对垒,相持日久,窦宗度力不能,恐屠城,糜生民。率兵递出,民皆流涕,从之者数百人,西行至磁州石鼓山,因受伤驻于苍嵬顶上,窦建德兵围其下。

窦宗披甲胃,仰天而叹,望阙再拜,立逝。窦建德感其忠勇,封他为鼓山神,葬于山顶,立庙以祀,史称“两窦之战”。此战成为一句成语典故。其战场就在义井地界,后百姓称窦宗为苍龙爷。苍嵬山因窦宗脱甲胄疗伤的故事,加之山奇岭秀,岚气蔚然之风景,还被誉为磁州八景之一的“脱甲晴岚”。

【鼓山自鸣】

唐代《冀州图经》云:“邺城西有石鼓,鸣则兵起。高齐之末,此鼓常鸣,而齐遂灭。隋末,鼓又鸣,声闻数百里,而隋亡。”

明嘉靖年间的《武安县志》载:“县南鼓山有二石,南北相当,叩之则有声,如钲然,故名神钲。”

明朝举人李桂芳的《七律.游鼓山》也有句“幸遇太平穷眺望,神钲寂寂自无声。”

明代磁州学正刘湜《磁州赋》中有“石鼓自鸣,香炉自烟”句,确定了“石鼓自鸣”这句成语典故。

往前追溯,晋朝左思在《三都赋.魏都赋》中,称鼓山“神征迢迢于高峦,灵响时惊于四表。

从以上或文或诗中提及的“石鼓鸣”“神钲”来看,联想到古代的军鼓也称钲,具有“神谕”功能的石鼓称作“神钲”,其实本意旨在“止戈”。

从科学的角度上分析,石鼓鸣应是一种地震时发出的“地声”,遇到大地震与蝗旱涝等灾交织在一起时,加之官场腐败,救灾不力,导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出现“石鼓鸣,兵戈起”也是一种必然现象。

【扬帆鼓风】

此成语出于明代磁州学正刘湜《磁州赋》,赋中云:“千艘万舸,逐浪随波,扬帆鼓风,发棹兴歌,”

这是他壬寅(明成化十八年)之秋“登西鼓之悬崖,览磁阳之胜概”所看到的滏水航运盛况,并即景联想,遂成佳句。

滏阳河的航运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的雍熙寺碑文中记有,宋雍熙年间“磁州积陶冶,万舸可达幽燕”景况。

明万历十一年彰德府推官张应登在其《游滏水鼓山记》中曾云:“……彭城陶冶之利甲天下,由滏河过于京师……”

明朝诗人王具有诗句“磁桥积陶冶,万舸达幽燕。”

据清《磁州志》载:“彭城之民,煤陶……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至民国年间,滏阳河水上运输仍占有重要地位。民国《磁县志》载:“滏阳河为我县唯一之水路,……河广水稳,航远便利,经邯郸、永年……下达天津。磁县峰峰一带,逐渐出现彭城瓷器与西佐、峰峰之煤,赖以输出者为数不少,而杂货等逆流而上者也多,故码头镇沿河两岸厂店林立,商业发达,每届航期,帆樯如林。”

“扬帆鼓风”,用诗的语言,形容滏阳河古代近代,千舟万轲的航运景况,体现了一种无比可贵的拼搏精神。将诗仙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展现为滏阳河上曾经的一道流动风景。

【虚实竹林】

峰峰的竹林寺,历史上说的上竹林寺和下竹林寺,一个是虚,一个是实。

下竹林寺位于现峰峰天泽机械厂(老机修厂)一带。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尚存,现消失的遗址处仍习惯叫竹林寺。

至于上竹林寺,却一直是个谜,只留下一个虚幻的名字。流传甚广的俗语“上竹林无影无踪,下竹林有寺无僧”,因此也提炼为“虚实竹林”一句峰峰的成语典故。

历史上曾有寻觅上竹林寺的记载,《续高僧传》卷二十六感通篇.齐邺大庄严寺释圆通传十五中,讲述了圆通大师访鼓山竹林寺(上竹林寺)的始末,提到“石窟北五里,当绕涧,驿东有一小谷,东出即竹林寺。”

然道宣在《集神州三宝通录》中,把竹林寺的位置作了改动:“若来,可从鼓山东面而上,东度小谷,又东北上,即至山寺”。

圆通预居石窟,意访竹林,又集客主,问寺所在,众皆大笑,诫通:“勿传此妖言,竹林竟无适,莫乃流俗之恒传耳。”这就进一步暗示了上竹林寺故事的虚构性。

【银钩之迹】

这句成语,出于《晋昌郡开国公唐邕写经记碑》,碑云:“……命银钩之迹,……于鼓山石窟之所,写维摩诘经一部、胜鬘经一部、孛经一部、弥勒成佛经一部,起天统四年三月一日,尽武平三年岁次壬辰五月廿八日……”

银钩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银钩之迹”指唐邕在鼓山石窟的经刻之迹。

唐邕,字道和,太原人,从小聪明过人,后到东魏权臣高欢帐下听命,以“善书计,强记默识”的超凡能力为高欢赏识,委于重任。

后高洋(高欢次子)建立北齐为帝,唐邕专司用兵机宜,提任侍中护军、中书监等职。

“观者叹为鬼斧神工,北齐摩崖之为世所珍。”后人誉响堂刻经,为“中华第一经刻。”

【涧泉浴寺】

这句成语,形象地道出了鼓山水浴寺的特独景象。

水浴寺石窟,位于峰峰矿区大社镇西南三公里处,沿青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盘旋而上,苍松翠柏,嶙嶙怪石,置身其中。隔老石台和天宫峰与北响堂寺东西相峙,因其规模比南、北响堂寺小,当地人也称“小响堂”。俗语云:“南响堂,北响堂,水浴寺(哩)小响堂。”

水浴寺西窟开凿于此齐武平五年(574年),明威将军陆景的妻子张元妃,是开凿石窟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东窟开凿于北宋初年。

据明隆庆五年(1571年)碑记载:“兹寺在太行山之麓,群峦叠嶂,环倚左右,下有细泉一眼,泠泠涧中,诚梵隐之幽栖,禅林之上乘也。”

因此,“涧泉水浴”,千年相称,俗成定语。

再者水珠四射,晨雾弥漫,整个寺院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殿堂庙宇、石窟经幢、灵塔摩崖,出没于雾沐水浴中,故名水浴寺。此寺墙壁经常是湿淋淋的,像被细雨淋过一般,当地人也称其为水淋寺。

1982年水浴寺石窟被评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被评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皇姑隐庵】

此成语典故,说的是鼓山皇姑庵,隋朝一个王妃的女儿路过此处,见这里风景静雅,远离喧尘,且有天然溶洞滴水伴音。她因厌烦皇奢宫糜之风,便甘心在此出家为尼。起名太清庵,当地人称作皇姑庵。

此庵位于峰峰矿区大社镇西侧八里的深山幽谷中,唐、宋、元、明年代皆有扩建。在滴水旁开凿石窟,洞窟进深2.3米,面宽3米。内有神龛,雕有一佛二菩萨三身像及一力士像。石窟面南朝阳,称之为朝阳洞。附近建有玄天上帝殿座,老君庙一座,大圣洞一个,南北各有山门,十一棵古柏及十多块碑刻。

明隆庆五年(1571年),在武当山修行的河间府肃宁县道士曹全忠,到此任主持,广收门徒,传播道教,皇姑庵成为香火旺盛的鼎盛时期。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皇姑庵的传统庙会。

皇姑庵二十多人在此常年修行,因居住紧凑,便在庵后南侧五百米处的一个平坦山谷建房居住且垦荒种田,后人们称此处为老道坪,现遗迹尚在。

皇姑庵亩产范围极广,据清嘉庆十五年《皇姑庵地产碑》记载:“东至中台山东头,西至凤凰台,南至母猪峡七里湾路中,北至大庙岭赵王墓。”

皇姑庵石窟1982年7月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千泉滏源】

一件磁州窑明代的瓷枕,其白釉首墨诗:“太行鼓岫泽灵川,石罅千泉涌滏源。一望轻舟烟柳过,碧波东渐入蓬湾。”这与曾经的“千泉滏源”成语相吻合。

峰峰矿区的滏河源头,多支流相汇,群泉如珠,平时固定泉眼上百,大讯之年涧泉在各河道壁隙或湿地,喷涌而出,千泉争流,滏水陡涨,驱波逐浪,甚是壮观。讯后新泉仍保持一段时间,继续流水潺潺,有时几年不断,季节河内魚虾相嬉,一派江南水乡景象。

据史书记载和现实地质水文考察,由于滏阳河处于滏口陉一带海拔较低的特殊地理位置,水位常在海拔130米左右。除主源区多个较稳定的泉群外,还有多条山洪排泻沟,多条支流季节河,多处湿地涧水汇聚而成。

主源区位于峰峰矿区鼓山南麓和神麇山北麓之间的滏口一带。由龙洞珠泉、晋祠泉、广盛泉、元宝泉四大泉系,这是广袤山区经过亿万年形成的地下暗河水补给、径流、排泄系统。羊角铺附近,为暗河旋涡的中心底部。滏河主源占滏阳河流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杨宇峰,曾用名杨太忠,字子毅,号润心斋居士。1948年生,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上拔剑村人。曾任区农林局技术员,义井镇文化站长,党办室主任等职。中华词诗学会会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峰峰矿区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兼执行主编。被特邀任《响堂诗社.峰岚》执行主编,《众鑫人》厂报主编,《上拔剑村志》主编,《义井地方文化》编审,《峰峰文史资料》《热血峰峰》《滏之源》副主编,《峰之峦》顾问。发表文章100余篇,诗词、楹联600余首(副)。曾获“海峡杯”两岸和平诗联大赛一等奖。2023年4月,被峰峰矿区宣传部等部门评为“峰峰文化传播大使”,同年11月被峰峰矿区融媒体中心特聘为“微观峰峰特约创作者”。

THE END
0.语文知识各历史典籍里的成语故事成语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人的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后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尾生抱柱 【典出】《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解析】有个人叫尾生,他与一位姑娘私定终身。两人约定在城外一座木桥边会面。尾生来到桥上等候,久久不见姑娘踪影。大雨倾盆而下,山洪暴发,江水席卷而来,但 jvzquC41yy}/lrfpuj{/exr1r197g;=e7e;bhk
1.李山洪姓名测试分析|百家姓起名字大全|宝宝起名大全|名字解释大好河山 宽洪海量 藏之名山 宽洪大度 锦绣河山 宽洪大量 >> “李山洪”成语测名字 “李山洪”五格数理测名字: →查看“山洪”五格数理分析 如需定制起名及测名字打分,请到:宝宝起名,姓名测试打分 美名腾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美名腾智能起名网 https://m.meimingteng.com 登录jvzquC41o0sfkvnpivkoi7hqo1s0lrjujk4buy}Ai?7'pjrg?'K7'BI':G+F7.G3'D7&G?*D6'GB
2.久惯牢成的意思久惯牢成成语解释成语例子: 吴组缃《山洪》:“对方却是轻车熟路,久惯牢成,什么小窟洞都可以钻了进去。” 词语分开解释 久惯: 1.经久熟练。 牢成: 1.亦作"牢诚"。亦作"牢承"。 2.犹滑头。旧时女子对所喜爱者的昵称。 久惯牢成是什么意思 jiǔ guàn láo chéng jvzquC41yy}/z:7374dqv4ejgth{~4458877
3.包含四海的四字成语5、关于山洪的四字成语 1、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2、洪水猛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3、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水往四处奔流。海水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4、汹涌澎湃: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jvzq<84o0jgpeqf80eun1lmc|k~vp67C:5g4;kfe;C97:;3jvo
4.顶门立户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名称:顶门立户成语读音:dǐng mén lì hù成语解释:支撑门户。指独立成家。成语出处:吴组缃《山洪》三:“三官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成语造句:还没成人,就叫他自己顶门立户,自己奔日子。★浩然《机灵鬼》jvzq<84yyy4djnsi{wiiczp0et0frsiogtmkqz0jvsm
5.油光可鉴的意思油光可鉴造句读音解释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成语出处: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成语造句: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的蓬蓬的,油光可鉴。★吴组缃《山洪》五 jvzq<84o08vd{7hqo1pwpzcpiqflrfp0jznn
6.描写风的成语80句——描写风景的成语 春夏秋冬篇 大好河山,处处是风景,小时候我学*关于描写风景的成语也是很多,记得老师还让我们写了好多遍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等老师的时候告诉我们要会灵活运用这些描写风景的成语,可以用到作文中去,更好的去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描写风景的成语 春夏篇 1、 含有山水: 千山万水 跋山涉水 山光水色 山明水秀 山高水长 山高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361;85818=7;:86;a717:52::=90|mvon
7.公共基础知识每周一测(2021.9.22)事业单位招聘考试19. 成语“救苦救难”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四洲志》 B.《还魂记》 C.《水浒传》 D.《牡丹亭》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救苦救难出自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诸佛菩萨!”,意为拯救在苦难中的人。 jvzquC41u{jx0qzcvw4dqv4424702B74148:2@<20jznn
8.油光可鉴是什么意思油光可鉴的成语解释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正音 成语辨形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例子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的蓬蓬的,油光可鉴。★吴组缃《山洪》五 成语谜语 词语分开解释 油光: 1.油腻光亮;光亮滑润。 可鉴: 1.可以照物。 油光可鉴是什么意思 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油光可鉴的网络解释 jvzq<84yyy4tkknfcfupt7hqo1iigwl{w1;33:90jvsm
9.成语久惯牢成的意思拼音出处成语名称 久惯牢成 成语拼音 jiǔ guàn láo chéng 成语简拼 jglc 成语意思 比喻深于世故。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6回:“你还说你不久惯牢成。” 成语例子 吴组缃《山洪》:“对方却是轻车熟路,久惯牢成,什么小窟洞都可以钻了进去。” 近义词 久惯老诚 反义词 成语繁体 久慣牢成jvzquC41o0mvqzgogth0lto1enfpp~w1462;?3jvor
10.山洪的意思是什么读音拼音如何怎么解释山洪的意思:【词语】: 山洪 山的词语 【拼音】: shānhóng 【解释】: 因下大雨或积雪融化,由山上突然流下来的大水:~暴发。字典查询: 山 洪◆查看更多:含有 山 洪 的成语。大家都在看: 安的词语 马的词语 羊的词语 奢靡的意思 牺牲的意思 基础的意思 丧钟的意思 鞑靼的意思 拨冗的意思jvzq<84o0jeem3eqo5dkmncp1892A90jvs
11.错别字及成语答案17、反映(应) 346横征暴殓(敛)347廖若晨星(寥) 348一麟半爪(鳞)349流览报纸(浏) 350留恋忘返(连)351老态龙肿(钟) 352炉火成青(纯)353暂露头角(崭) 354戳力同心(戮)355旅力过人(膂) 356攻城掠地(略)357沦肌夹髓(浃) 358无与论比(伦)359轮功行赏(论) 360漫条斯理(慢) 专项二 成语看意思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4384;96380nuou
12.当成语遇到漫画,换个角度看百年党史当成语遇到漫画,换个角度看百年党史 中国共产党喜迎百年华诞, 百年砥砺,百年沧桑, 百年征程,百年辉煌,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这些“百”字成语的全新解读, 画中有字,字中带画, 或可给你答案 ↓↓↓ 创意绘图:雷宇竺 倪雯冰 张舰元 文案策划:王凯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ip1814:429/621B:32;>1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