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几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这是1994年的全国题,正确的一项是C,其中破折号起夹注(解释作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也是正确的。A项错在“嘛”的位置,它应放在单引号的后引号外面,因为它不是俗语中的字,而是耿大妈说话的语气词。B项虽然用了疑问句“怎么”,但它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两个问号应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D项错在句号的位置,它应放在引号外,因为引号中的话已成为说话人语句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完整的句子。

4.书名号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如《子夜》、《史记·项羽本纪》、《中国青年报》等。非“书名”,不得用书名号。

3.省略号

省略号的作用主要是: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表示说话人自己的省略;表示语意未尽,话末说完等。

用省略号应注意两点

(1)省略号有表示“等”“等等”的意思,因此省略号不能与“等”之类连用。

(2)省略号为6个圆点,占两格,不能随意。

2.破折号

破折号主要表示:破折号后是解释说明的部分;意思的递进;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声音的延长;总结上文等。

例11:①……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即耗费的方向--转化。

②每年--特别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③“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嫂子的对面说。

句①的破折号表示夹注,即“耗散的方向”是对“一个方向”的解释说明;句②的破折号表示递进,句③的破折号表示意思转换。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九种。这里主要说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这四种。

1.引号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表示直接引用的话,表示突出强调;表示讽刺和否定;表示特定称谓等。

例10:①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②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

③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④“芦柴棒”着急地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这4句话,除句②引自《琐忆》外,其余均引自夏衍的《包身工》。句①的引号表示强调,句②③的引号表示讽刺和否定,所谓“慈祥”实际是狠毒。句④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使用引号应注意下列问题: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用双引号,里边的用单引号。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作为自己句子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除问号、感叹号外)放在引号的外面。

(3)如果只引述别人说的大意,不用引号。

2.句中点号

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这四种。

(1)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5:这个果园里果木的品种真多,有桃树、杏树、梨树、李树等。

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等连词,则该处不用顿号。

②并列词语中包含并列词语,则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6: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到达了一个新的水平。

③表示大概数字的数字之间不用顿号。如“这个小姑娘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却很懂事。”

如果在“十三”和“四”之间加顿号就是表达错误。

④并列作谓语、作补语的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7:①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②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句①中的“识字”和“生产”看起来只是两个并列的词语,其实它们和“进步”一样,都是该句的谓语,因而它们之间只能用逗号作停顿。句②中的“动人”与“真实”一样,是作补语的,因而它们之间应该用逗号。

句中用逗号作停顿,主要有这样一些情况:

一是复句中,分句之间或分句内部常用逗号。

二是句子主语较长,主语后面用逗号。

三是句子宾语较长,前面用逗号。

四是状语提到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五是在倒装的句子成分之间。

还有其他情况

例8:①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

②这个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它击倒了。

③我还记得,他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④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⑤出来吧,你们!

句①的逗号用于分句之间和分句内部的停顿;句②在主语后用逗号;句③是在宾语之前用逗号;句④是在状语之后用逗号;句⑤在倒装的主谓语之间用逗号。

(3)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使用分号应注意几点:

①单句排比,为了使语气贯通,一般用逗号,而不用分号。

②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如果分句较短,则用逗号而不用分号。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冒号,一般用在书信、发言稿等开头的称呼语后面,用在总括语的后面,用在提示的话的后面;也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当然用得最多的是在“××说”之后。

例9:①一般人对人的态度大致有三种:一是热情,二是冷淡,三是不冷不热。

②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③这就好比一个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看清了。

本例句①的冒号用在总括语的后面,句②用在提示语的后面,句③用在总括语的前面。其他常见者不再举例说明。

1.  句末点号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三种。这里主要说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使用问号应注意下列几点:

(1)反问句和设问句。前者只问不答;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1:①事实难道不是很清楚吗?

②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句①是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包含在句中,句②是设问句,自然都应用问号。

(2)选择问句。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选项之间用逗号。

例2:今年暑期是到哈尔宾旅游,还是到海南旅游呢?

(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以用问号。

例3:请你去把李老师找来行吗?

句号,是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感叹号是用在感叹句的末尾,表示感叹句末了的停顿。但语气很重、感情强烈的祈使句、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和语气强烈的独词句,也用感叹号。

例4:①祥林嫂,你放着吧!

②世界哪有不存在矛盾的地方!

③长途!

2.试题呈开放性

近几年来,高考语言表达题主要有下列三个特点:

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能力

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语言表达的话题来自于现实生活,所给的语言材料也是来自现实,而极少书卷气;二是着重考查基本的语言表达技能,如扩写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等。最典型的例子恐怕要算2003年的第25题了。

例: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这样的话题,这样的语言材料,每一名高中生都会遇到;这样的改写要求,其中包含的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平等意识,更是时时处处都能遇到。其考查实用的语言能力的特点,恐怕是不用多说的了。至于本题如何解答,在分项陈述中已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3.(1)C(A项杂糅,删去“才能胜任”;B逻辑错误,只有原因,无结果,应补出“结果”;D语序不当,后一分句应改为“此举引起民航局有关部门的注意”)

(2)A(B项“尽管”与“何其”搭配不当。何其,多么,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应将“何其”改为“相当”。C项“同期相比”与“同比”重复,删“同比”。D项搭配不当,“廓清”不能与“道德”搭配,可改“的道德”为“错误说法”)

(3)B(A重复,应删“朋友”后的“们”字。C项残缺,“造成”缺宾语,应在“空虚”后加上“的不良后果”。D项杂糅,应删去“比较”)

(4)B(A搭配不当,“因私出国”后应加上“人数”。C项残缺,变化“后应加”“时期”。D项词序不当,应为“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进步了”)

(5)B(A项残缺“……大使馆”加上“爆炸案”。C项搭配不当,应将“抒发”改为“表达”。D项杂糅,应删去“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或删去“考生平时应”)

(6)A(B项前两句失去照应,第2句应改为“关键是用知识武装大家”。C项错用关联词,“不管”应改为“尽管”。D项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不相应,后句应改为“就很难在学习上取得成功”)

THE END
0.中小学标点符号用法,一次说明白提示语结束后必须用冒号(:),引文内容用双引号包裹,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内。 结构:提示语 + :“引文。” 例句:妈妈温柔地说:“快点收拾好书包,上学要迟到了。” 2. 提示语在中间,分割引文 提示语前后都是引文,提示语前的引文末尾用逗号(,)或问号(?)或感叹号(!)(根据语气定),提示语后用逗号(,),所有引文都用双引号包裹。 结构:“引文,”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71362:86213;78:;:9a728<7575>20|mvon
1.语文加标点符号求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在后面、在前面的句子各三三、提示语在后面:1.“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2.“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一条道?”挑山工问.3."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4.“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6f6chm:4f:=43B:327:9eo<8;4lf:>g0jvsm
2.河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语法停顿展现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书面语言里是靠段落、标点符号反映语法关系,而在说话和朗读中,是靠停顿来表现的。一般来说,停顿的长短是:段大于层,层大于句。在句群中,停顿长短是:句号、问号、感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jvzquC41yy}/jwjt0et0kwigz0virHw?urgdg8ugtuuo1kqqi1|jg€+ukfCf6@ic;2848lf666l:5ng:d4:cgoi:;h7'kmB624=46B
3.《标点符号用法》新规定——国家标准(GB/T158342011)4.冒号不能用在无停顿处。 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发出后不能加冒号) 5.冒号不能和提示语并用。 章鱼有一个最大的本领:就是被敌人咬住不放时,……(句中冒号和就是不能同时用。) 六、引号 jvzquC41{{}{0hkve4ff~3ep1oohx4367?04<99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