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成都西部出现阵雨,局部地区雨量超过50毫米。不过,据气象部门预计,更强的降雨还在后面,成都即将迎来一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
成都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防御指南:1.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防御暴雨的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应采取措施保障学生和幼儿的安全;3.强降雨路段和积水路段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4.切断低洼地带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转移低洼场所物资,收盖露天晾晒物品;5.检查城镇、农田、堤坝的排水系统,采取必要排涝措施,确保塘堰、水库保持安全水位;6.驾驶人员注意积水道路和塌方,确保行车安全。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三级
这些地方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市气象局8月11日17时00分对2023年第5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进行第1次更新:预计从今晚20时00分起的未来16小时,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三级,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请相关区(市)县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进一步会商,加强预警。按照成办发〔2020〕29号文件要求,请相关区(市)县限制游客等外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和危险区域的巡查监测,发现险情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让。
两部门联合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
11日18时,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气象局对此前(10日)发布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进行更新。同时,两部门联合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
预警显示,11日20时至12日20时,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蒲江县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黄色),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彭州市、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区、简阳市、新津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蓝色)。
上述两部门同步发布防御工作要求,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实时雨情、河流水位和危险区预警情况。各地要视情做好山洪灾害危险区游客限入、劝返、疏散、管控工作。按照山洪灾害危险区分级管理规定,极高风险区实行预报转移,高风险区实行预警转移。各类责任人加强山洪灾害危险区巡查和监测预警,适时启动当地预案等。
成都未来天气趋势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随后两天,成都天气转为多云到阴为主,但仍会有阵雨或雷雨。大家要注意防范暴雨、雷电和阵性大风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要远离危险地带。
未来一周,成都以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多阵雨或雷雨,其中11日晚上到12日白天、16日前后分别有一次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雨量大到暴雨,个别地方大暴雨。周平均气温27.0℃左右,较历史同期略偏高;周总降雨量30~90mm,较历史同期正常偏多。
掌握这些知识,
关键时刻“能救一命”
新一轮强降雨来临,虽然送来了清凉,但目前汛期、暑期、出游高峰期“三期叠加”,外出游玩活动增加。对此,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发布预防和自救科普,关键时刻“能救一命”。
(1)暴雨、洪水预警分类分级
按照气象、水文相关行业标准,结合四川汛情特点,分为暴雨江河洪水、山洪灾害风险三类预警。暴雨、江河洪水、山洪灾害风险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2)三个避让
降雨来临,要做到主动避让、提前避让和预防避让。危险隐患点发生强降雨时要紧急撤离,接到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或预警信号后,要立即组织高风险区域群众紧急撤离,出现险情征兆或对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要紧急撤离。
(3)防备和自救
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己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险;
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备足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转移;
泥坯房里人员在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不宜游泳、爬到屋顶;
洪水来临前,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
如果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已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千万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