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明代小说有时使用竖线作人名、地名号,这是刊本使用专名号的开始。清初唐彪《读书作文谱》的书文标记圈点评注法说明,单竖线(︱)用于地名和人名,双竖线(‖)用于官名,竖长方框(ù)用于年号等。清末劳乃宣在《京音简字述略·杂识》中提出:于地名旁加双直,人名旁加单直。《马氏文通》1898年初版木刻本以单竖线标书名和篇名,该书《凡例》称“于所引书名篇名之旁,以线志之,以示区别”。鲁迅的《斯巴达之魂》1903年6月刊载于《浙江潮》月刊第六期,人地名多用双竖线,有时也用单竖线。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各种专名统一以一条直线标示,当时定名为“私名号”,1930年《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改称“专名号”,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专名号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中用来标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号的长短依专名的长短而定。书名也是专名的一种,但人地名等专名作书名时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专名中把书名分出来,另外用一种符号表示,是为了加以区别。
不同时期的政府文件关于专名号的定义如下:
·私名号 孔丘 凡人名,地名,朝代名,学派名,宗教名,一切私名都于名字的左边加一条直线。横行便加在下边。(1919年《请颁行新标点符号议案》)
·专名号 用于国名人名地名机关名称及其他各种专名左旁,但专名之习见者可省略。(1933年《标点办法举例及行文款式》)
·专名号( 用于文字的左边)表示文中的人名、地名、团体名之类。(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
·专名号( )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和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1990年《标点符号用法》)
·1)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2)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和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1995年《标点符号用法》)
专名种类繁多,使用专名号的范围有大有小。在使用专名号的一些文史类著作和辞书中,专名号常用于人名、国名、地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有时也用于官署名、组织名,而官职名、事件名、会议名一般不标。下面是从尚钺《中国历史纲要》一书摘录的一些用例:
(1)刘邦、项羽先后攻入咸阳,秦最后统治权被推翻。
(2)乌孙及西域诸国均遣使通汉。
(3)自咸宁二年(二七六)到太康十年(二八九),匈奴、鲜卑、乌桓等族徒居塞内的有四十余万人。
(4)李隆基即史家与太宗并称的唐玄宗。
(5)唐时祆教、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派)先后传入中国,但是最盛行的还是佛教和道教。
(6)唐代……别有弘文、崇文两馆,专为皇亲国戚大官僚子弟而设。
(7)起义军有两支:一支是南方的绿林军,另一支是北方的赤眉军。
例(1)“刘邦”“项羽”是人名,“咸阳”是地名,“秦”是朝代名。例(2)“乌孙”是国名,“汉”是朝代名。例(3)“咸宁”“太康”是年号,“匈奴”“鲜卑”“乌桓”是民族名。例(4)“李隆基”是人名,“太宗”“唐玄宗”是帝王称号。例(5)“唐”是朝代名,带“教”字的是教名。例(6)“弘文”“崇文”是馆(官署)名。例(7)“绿林”“赤眉”是起义军名。
专名号是一条直线,横行文字中标在字的下面,直行文字中标在字的左边。专名号用来标明人名、地名、朝代名,也可以标明国名、民族名、机关团体名、学校名、企业名等。例如:“鲁迅生于浙江绍兴,父亲姓周,母亲姓鲁。”“台湾、韩国、新加坡和香港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现代书面语中很少用,主要是排印费工,书写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