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课本原文

《桥》是谈歌写的小说,被入选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并特邀张蕾、卫东、梓君、杨波参与本文的朗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桥》的课本原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原文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作者简介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出生,祖籍河北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作家、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故事叙述了一位老汉在山洪暴发之后,将村民们安全地送过桥。作为党支部书记,他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作为父亲,生死抉择之际他推着儿子先走。他用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深沉的父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

教材解读

《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环境描写烘托紧张气氛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页码,从山谷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课文一开始,就以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开头,把灾害突然降临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接着四处描写了水位的不断上升,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等简短、简洁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这样的危急时刻,更能衬托出老汉的镇静和人格的伟大。

2、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人物活动包括外部情态(外貌、行动、语言)和内心世界,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形象写出了老汉的沉着和镇静,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边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从“冲、揪、骂”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老汉对小伙子很凶。课文到最后点出这个小伙子和他是父子关系,看出老汉的铁面无私,凸显了他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高尚品质。

3、设置悬念构思新颖别致

文中交织着多个矛盾,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洪水“无情”和老汉“有情”的矛盾。洪水如猛兽,席卷了整个村庄,面对死神的逼近,多少人都想着怎样逃离,老汉却是“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后边!”他严厉的话语中,饱含了无私的“爱”。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和推老汉先走矛盾。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的确令人费解,充满了矛盾!文章到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之间那血浓于水的关系,老汉眼见自己骨肉被洪水吞噬,试问世间那个父母会不痛心疾首?然而,这样的老汉最终还是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

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对桥的感受就更进一层,这是老支书用生命联接的逃离死亡的生命桥。

知识点

我会写:

咆:páo(咆哮、咆号、咆哮如雷)

哮:xiào(哮喘、哮吼、咆哮西风)

嗓:sǎng(嗓子、嗓门、嗓音)

淌:tǎng(流淌、淌汗、淌眼泪)

哑:yǎ(沙哑、哑语、哑口无言)

揪:jiū(揪住、揪心、揪出)

呻:shēn(呻吟、悲呻、无病呻吟)

废:fèi(废物、废话、废水)

形近字:

咆(咆哮)跑(长跑)

党(党员)堂(课堂)

淌(流淌)倘(倘若)

哑(沙哑)碰(碰撞)

揪(揪心)瞅(瞅见)

废(废水)泼(活泼)

多音字:

冲:chōng(冲刺)chòng(冲着)

号:hào(号码)háo(怒号)

当:dāng(当作)dàng(上当)

折:zhé(打折)zhē(折腾)shé(折本)

没:mò(没落)méi(没有)

近义词:

咆哮——怒吼惊慌——惊惶狞笑——奸笑

拥戴——拥护沙哑——嘶哑清瘦——瘦弱

放肆——放纵势不可挡——所向披靡

痛苦——痛楚跌跌撞撞——踉踉跄跄

反义词:

黎明——黄昏惊慌——镇定狞笑——微笑

清瘦——富态沙哑——清脆拥戴——唾弃

放肆——拘谨势不可挡——强弩之末

痛苦——欢乐跌跌撞撞——稳稳当当

理解词语:

咆哮:①(猛兽)怒吼。②形容水流奔腾轰鸣。文中指洪水奔腾轰鸣。

狞笑:凶恶地笑。文中指洪水的凶猛、可憎。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呻吟: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文中指木桥快塌时发出声音。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文中指老太太为死去的丈夫和儿子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THE END
0.语文六年级上册12桥获奖课件ppt课件下载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12 桥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12《桥》课件pptx、12《桥》听写mp4、12《桥》课文朗读mp4、12《桥洪水》视频mp4、呻mp4、咆mp4、哑mp4、哮mp4、嗓mp4、废mp4、揪mp4、淌mp4等1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jvzquC41yy}/7:okcq~j0lto1fud/>;893940qyon
1.《桥》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6篇)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课题“桥”所蕴含的意义。 四、课前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揭题 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桥》。读过课文了吗?读了几遍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c8=8369:0qyon
2.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精品教案+推荐阅读.docx第第PAGE # 页共14 页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 “小说是虚构的” 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 《桥》 、《穷人》 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桥》描写了老支书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 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撤离,舍己为人的故事; 《穷人》记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桑娜和渔夫在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32?4:35612=5762642=;0ujzn
3.《桥》教学反思(精选17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桥》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桥》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研读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句,结合洪水的肆虐的危急情境及村民们jvzq<84vgciig{3twk}fp7hqo1yik‚tpiykofjsi1lobqzghcttk8747;830qyon
4.《赵州桥》课文原文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最早在南朝梁国刘勰的《文心雕龙·指瑕》出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赵州桥》课文原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jvzquC41yy}/{~|gpoo/exr1{w}fpsnejw5lg€jp13;53;990jznn
5.借用思维导图梳理六年级课文——《桥》  《桥》讲述了一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在山洪暴发后,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时,利用自己的威信以沉稳的性格特点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的故事。   作为民众,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作为党支部书记,他要求同为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作为父亲,在生死抉择之际推着儿子jvzquC41yy}/nrzejgthv~3eqo5uw}ttkcr0srfq0jznn
6.《桥》教学案例《桥》这篇课文是作家谈歌写的一篇微型小说,塑造了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黎明的时候,洪水肆虐,村民们惊慌失措,党支部书记以自己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不徇私情,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jvzquC41yy}/dsieh{4dqv4jvor0cl4e;1824?=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