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文写作用语规范性要求

黄淑宁 欧阳顺【摘要】跟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相比,公文写作不一定要讲究文采,但一定要讲究行文规范,在起草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語规范性要求。【关键词】公文写作;用语;规范性;要求1 公文写作的用语要求公文在语言的表述上,讲究准确性、严谨性和简洁性。1.1 准确性准确性是公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使用要准确,公文的遣词造句需要清楚准确的把文件内容表述出来,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公务活动和现实生活的实际,不能像文学创造那样进行虚构和编造。二是表述要准确,公文语言要恰如其分的表达思想内容,正确记载和传递信息,做到概念准确、推理正确、语法规范,避免产生歧义,不可随意使用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1.2 严谨性严谨性主要是指公文中的叙述和说明,要严密周全、交代清楚、合乎逻辑,前后不能自相矛盾。公文的书面性质很强,应避免使用方言词和口语化很强的词,不可随意使用缩略词语、字母、生僻词以及网络新词新语等。1.3 简洁性公文语言应该简洁朴实、平实易懂、简明扼要,切记堆砌华丽的词藻和滥用修辞格。在段落层次上要注意结构清晰、句式简洁、篇章严谨,尽量使用短句。2 “习惯用语”使用要规范规范性的公文习惯用语,可以反映公文的行文关系和工作程序。在使用习惯用语的时候,应该根据文种表达的需要,酌情选取。2.1 开头用语在公文的开头部分,往往要说明时间、原因、目的等。常用的开头习惯用语有:表示时间的有:“兹、兹有、兹派、兹因、兹将”等。“兹”就是“现在”的意思。表示依据的有:“根据、据查、据反映、按照、遵照、依照”等。表示原因的有:“由于、因、鉴于”等。表示目的的有:“为、为了”等。表示范围的有:“关于、对于”等。2.2 称谓用语第一人称,常用“本”和“我”,比如:本公司、本校、本部门、我院、我局等。第二人称,常用“你”和“贵”,比如:你处、贵公司、贵校等。其中,“贵”是尊称,一般用于事务文书和日常文书当中,在党政公文中,除了“函”以外,其它文种一般不用。第三人称,一般用“该”,很少用“他”。比如:该单位、该同志、该生等。2.3 引述用语引述用语一般用于回复对方,作为行文依据的表述用语。比如:“收悉、敬悉、惊悉、阅悉、接、前接、近接”等,主要用于引述来文。2.4 经办用语经办用语有“经、业经、均经、兹经、并经”等,用来说明工作处理的过程,表明处理时间以及前后的经过。2.5 期请用语有“希、请、望、拟请、务请、遵照执行、参照执行”等。其中,“希”“请”“望”等,上下级可通用。“遵照执行”“参照执行”等是上级对下级行文的时候,在文章末尾提出的要求。2.6 询问用语有“当否、妥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请批示、请批准、请回复、请指示”等,常用于请示、报告、函等文种的结尾语。请示写这种用语,是为了请上级给予“批复”,而报告写这种用语是为了表示尊敬、客气。2.7 敬谦用语有“谨、谨启、谨复、谨代表、谨祝、敬盼、恳请”等,以示恭敬,属于谦词,在“函”中经常使用。2.8 表态用语主要有“同意、不同意、照办、可行、不可、准予、批准”等,一般是下行文的用语。2.9 承启用语承启用语在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用来承上启下,使行文更加连贯流畅。承启用语有“为此、对此、鉴此、据此、综上所述”等,往往用在开头的总述之后,用来连接下文,起到过度的作用,或承前启后的作用。有些还可以用在正文的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综述。2.10 结尾用语前面提到的询问用语,一般也是结尾用语。此外,还有“特此报告、现予公布、为要、为盼、为荷”等。其中,“特此报告”用于上行文;“现予公布”用于下行文。“为要”有加强期望语气的作用;“为盼”带有盼望的意味;“为荷”带有感谢的意味;它们一般用于平行文。“为盼”“为荷”表示客气,“为要”不表示客气,尽量少用。3 用词不当问题要注意公文写作中用词不当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表意的准确性,最终影响文稿的质量。3.1 词语的误用在公文中主要表现为,滥用与不同领导级别有关的专用词汇。有些人不分领导级别,动不动就用“重要指示”“重要讲话”“重要讲话精神”等词语,这些词语要看用于哪一级的领导,对中央领导可以用,对其他级别领导就不能随意使用。比如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部门领导的讲话,就不能随便用“重要”来形容。同样的道理,“视察”一词也被滥用、误用。“视察”是指上级人员到下级机构检查工作。为了区别,地方领导到基层检查工作一般不用“视察”,只用“考察工作”“检查工作”“指导工作”或“调查研究”等,中央领导同志下基层才使用“视察”。3.2 滥用指令词作为公务文书,“要”这个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用的太多太滥也不行。比如有些公文、讲话稿,不论是否为强制性的要求,通篇都是“要”字。更有甚者,有些不适合用“要”字的公文,也没完没了的“要”,形成了习惯。比如说,在工作汇报当中使用“要”字,就好像是下级机关在向上级机关下达指令似的;工作总结本来是谈情况和体会的,也总是用“要”字,就好像在谈未来的打算,写的跟计划一样。此外“应、应该、必须、务必”等指令词,也不能滥用,要注意行文方向,注意行文内容适不适合使用这些指令词。3.3 词语搭配欠妥从语法上来看,词语搭配欠妥是一种语病。这种语病在一些文稿中经常出现。比如:“公开曝光”。曝光本来就是公开的意思,再加上一个公开,纯属多余。难道还有不公开的曝光吗?3.4 称谓写法问题在各类文稿中,某些领导的职务和姓名的写法经常容易混淆,主要有下面两种情况:第一是:职务在前、姓名在后,比如“局长×××”。第二是:姓名在前、职务在后,比如“×××局长”。这两种写法的区别在于:职务在前、姓名在后的“局长×××”,是一种客观性的表述;姓名在前、职务在后的“×××局长”,是一种称呼用语,含有敬意。它们的使用场合不同,公文一般采用前一种方式来客观的表述,就是职务在前、姓名在后的方式。4 近义词的选用要准确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近义词是经常容易混淆的词语,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正确辨析和准确选用。4.1 “制定”与“制订”制定:从结构上来看是动补结构,一般用于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比如:制定公司章程。这个“制定”偏重于作出最后决定,使之完全确定下来,经常与政策、法令、方针、路线等词语进行搭配。制订:从结构上来看属于联合结构,意思是创制拟定,比如:制订工作计划,指的是制订这个过程。所以,“制订”偏重于从无到有的创制、草拟之后的订立,注重的是过程。“制订”经常与计划、方案等进行搭配。4.2 “权力”和“权利”权力:这个“权力”是与职务相关联的,有职务才能有一定的权力。普通人享有的是“权利”,如公民的权利、党员的权利等。当然,领导干部作为普通公民、党员的时候,这些权利同样享有。权利:这个“权利”是与义务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定性。在公文中,使用“权利”的场合比“权力”要多一些。4.3 “截止”和“截至”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截止”不能带时间词语作宾语。“截止”一般用在时间词语之后。比如:“报名工作已于昨日截止。”意思是说报名工作昨天已经结束了,不能再报名了。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截至”的后面须带时间词语作宾语。比如:“截至目前已有100人报名。”意思是说现在报名人数为100人,但报名还没结束,还可以继续报名。另外,可以说“截止日期”,这里的“截止”是定语,“日期”是中心语,不能说“截至日期”。4.4 “作”与“做”从历史发展来看,“作”先出现,“做”是作为“作”的同义字后来才出现的,它们的用法有相近和交叉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一般而言,从事抽象活动的用“作”,比如:振作、著作、佳作、作報告等;从事具体活动的用“做”,比如:做作业、做手脚、做试卷等。4.5 “出席”“列席”“参加”在会议中,“出席”和“列席”都有“参加”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法定成员参加本组织的会议叫“出席”,其他人员参加叫“列席”,但上级领导除外。比如说,公司召开党委会议,公司党委委员叫“出席”会议,非党委成员,哪怕是公司领导,也只能叫“列席”会议。原则上,列席人员没有表决权。上级领导参加会议也叫“出席”,不能降格为“列席”,尽管上级领导并不参与表决,这种“出席”姑且算作特例。4.6 “暴发”和“爆发”“暴发”与“爆发”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又有细微区别。两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既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也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4.7 “病症”和“病征”“病症”是指机体(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出现异常状态的外在表现特征。“病征”指的是表现在机体外面显示出是什么病的征象。简单地说就是,病征是将发病前的警告,而病症是已经发生疾病的现状。5 结束语综上所述,只有准确使用公文写作用语才能使公文更具规范性,表达更清晰。

黄淑宁 欧阳顺

【摘要】跟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相比,公文写作不一定要讲究文采,但一定要讲究行文规范,在起草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語规范性要求。

【关键词】公文写作;用语;规范性;要求

1 公文写作的用语要求

公文在语言的表述上,讲究准确性、严谨性和简洁性。

1.1 准确性

准确性是公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使用要准确,公文的遣词造句需要清楚准确的把文件内容表述出来,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公务活动和现实生活的实际,不能像文学创造那样进行虚构和编造。二是表述要准确,公文语言要恰如其分的表达思想内容,正确记载和传递信息,做到概念准确、推理正确、语法规范,避免产生歧义,不可随意使用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1.2 严谨性

严谨性主要是指公文中的叙述和说明,要严密周全、交代清楚、合乎逻辑,前后不能自相矛盾。公文的书面性质很强,应避免使用方言词和口语化很强的词,不可随意使用缩略词语、字母、生僻词以及网络新词新语等。

1.3 简洁性

公文语言应该简洁朴实、平实易懂、简明扼要,切记堆砌华丽的词藻和滥用修辞格。在段落层次上要注意结构清晰、句式简洁、篇章严谨,尽量使用短句。

2 “习惯用语”使用要规范

规范性的公文习惯用语,可以反映公文的行文关系和工作程序。在使用习惯用语的时候,应该根据文种表达的需要,酌情选取。

2.1 开头用语

表示依据的有:“根据、据查、据反映、按照、遵照、依照”等。

表示原因的有:“由于、因、鉴于”等。

表示目的的有:“为、为了”等。

表示范围的有:“关于、对于”等。

2.2 称谓用语

第一人称,常用“本”和“我”,比如:本公司、本校、本部门、我院、我局等。

第二人称,常用“你”和“贵”,比如:你处、贵公司、贵校等。其中,“贵”是尊称,一般用于事务文书和日常文书当中,在党政公文中,除了“函”以外,其它文种一般不用。

第三人称,一般用“该”,很少用“他”。比如:该单位、该同志、该生等。

2.3 引述用语

引述用语一般用于回复对方,作为行文依据的表述用语。比如:“收悉、敬悉、惊悉、阅悉、接、前接、近接”等,主要用于引述来文。

2.4 经办用语

2.5 期请用语

2.6 询问用语

有“当否、妥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请批示、请批准、请回复、请指示”等,常用于请示、报告、函等文种的结尾语。请示写这种用语,是为了请上级给予“批复”,而报告写这种用语是为了表示尊敬、客气。

2.7 敬谦用语

有“谨、谨启、谨复、谨代表、谨祝、敬盼、恳请”等,以示恭敬,属于谦词,在“函”中经常使用。

2.8 表态用语

主要有“同意、不同意、照办、可行、不可、准予、批准”等,一般是下行文的用语。

2.9 承启用语

承启用语在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用来承上启下,使行文更加连贯流畅。承启用语有“为此、对此、鉴此、据此、综上所述”等,往往用在开头的总述之后,用来连接下文,起到过度的作用,或承前启后的作用。有些还可以用在正文的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综述。

2.10 结尾用语

前面提到的询问用语,一般也是结尾用语。此外,还有“特此报告、现予公布、为要、为盼、为荷”等。其中,“特此报告”用于上行文;“现予公布”用于下行文。“为要”有加强期望语气的作用;“为盼”带有盼望的意味;“为荷”带有感谢的意味;它们一般用于平行文。“为盼”“为荷”表示客气,“为要”不表示客气,尽量少用。

3 用词不当问题要注意

公文写作中用词不当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表意的准确性,最终影响文稿的质量。

3.1 词语的误用

在公文中主要表现为,滥用与不同领导级别有关的专用词汇。有些人不分领导级别,动不动就用“重要指示”“重要讲话”“重要讲话精神”等词语,这些词语要看用于哪一级的领导,对中央领导可以用,对其他级别领导就不能随意使用。比如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部门领导的讲话,就不能随便用“重要”来形容。

同样的道理,“视察”一词也被滥用、误用。“视察”是指上级人员到下级机构检查工作。为了区别,地方领导到基层检查工作一般不用“视察”,只用“考察工作”“检查工作”“指导工作”或“调查研究”等,中央领导同志下基层才使用“视察”。

3.2 滥用指令词

作为公务文书,“要”这个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用的太多太滥也不行。比如有些公文、讲话稿,不论是否为强制性的要求,通篇都是“要”字。更有甚者,有些不适合用“要”字的公文,也没完没了的“要”,形成了习惯。比如说,在工作汇报当中使用“要”字,就好像是下级机关在向上级机关下达指令似的;工作总结本来是谈情况和体会的,也总是用“要”字,就好像在谈未来的打算,写的跟计划一样。此外“应、应该、必须、务必”等指令词,也不能滥用,要注意行文方向,注意行文内容适不适合使用这些指令词。

3.3 词语搭配欠妥

从语法上来看,词语搭配欠妥是一种语病。这种语病在一些文稿中经常出现。比如:“公开曝光”。曝光本来就是公开的意思,再加上一个公开,纯属多余。难道还有不公开的曝光吗?

3.4 称谓写法问题

在各类文稿中,某些领导的职务和姓名的写法经常容易混淆,主要有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是:职务在前、姓名在后,比如“局长×××”。

第二是:姓名在前、职务在后,比如“×××局长”。

这两种写法的区别在于:职务在前、姓名在后的“局长×××”,是一种客观性的表述;姓名在前、职务在后的“×××局长”,是一种称呼用语,含有敬意。它们的使用场合不同,公文一般采用前一种方式来客观的表述,就是职务在前、姓名在后的方式。

4 近义词的选用要准确

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近义词是经常容易混淆的词语,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正确辨析和准确选用。

4.1 “制定”与“制订”

制定:从结构上来看是动补结构,一般用于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比如:制定公司章程。这个“制定”偏重于作出最后决定,使之完全确定下来,经常与政策、法令、方针、路线等词语进行搭配。

制订:从结构上来看属于联合结构,意思是创制拟定,比如:制订工作计划,指的是制订这个过程。所以,“制订”偏重于从无到有的创制、草拟之后的订立,注重的是过程。“制订”经常与计划、方案等进行搭配。

4.2 “权力”和“权利”

权利:这个“权利”是与义务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定性。在公文中,使用“权利”的场合比“权力”要多一些。

4.3 “截止”和“截至”

另外,可以说“截止日期”,这里的“截止”是定语,“日期”是中心语,不能说“截至日期”。

4.4 “作”与“做”

从历史发展来看,“作”先出现,“做”是作为“作”的同义字后来才出现的,它们的用法有相近和交叉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一般而言,从事抽象活动的用“作”,比如:振作、著作、佳作、作報告等;从事具体活动的用“做”,比如:做作业、做手脚、做试卷等。

4.5 “出席”“列席”“参加”

在会议中,“出席”和“列席”都有“参加”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法定成员参加本组织的会议叫“出席”,其他人员参加叫“列席”,但上级领导除外。比如说,公司召开党委会议,公司党委委员叫“出席”会议,非党委成员,哪怕是公司领导,也只能叫“列席”会议。原则上,列席人员没有表决权。上级领导参加会议也叫“出席”,不能降格为“列席”,尽管上级领导并不参与表决,这种“出席”姑且算作特例。

4.6 “暴发”和“爆发”

“暴发”与“爆发”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又有细微区别。两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既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也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4.7 “病症”和“病征”

“病症”是指机体(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出现异常状态的外在表现特征。“病征”指的是表现在机体外面显示出是什么病的征象。简单地说就是,病征是将发病前的警告,而病症是已经发生疾病的现状。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准确使用公文写作用语才能使公文更具规范性,表达更清晰。

THE END
0.苏丹总是暴发武装冲突的根源及苏丹国家概述苏丹总是暴发武装冲突的根源及苏丹国家概述达尔富尔发生冲突的原因,可谓相当复杂。围绕尼罗河的国家及如达尔富尔等的周边地区,充斥着不平等,在20 世纪的最后20年逐渐恶化。双方之间的磨擦受到综合环境灾害、政治投机及地缘政治的影响,在20世纪后期不断加剧。此外,有许多人误解此冲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51655943;1?8;>54:a719A<7:3<40|mvon
1.医院院感知识培训大全11篇②针对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的培训:对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及护士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基本知识的培训,使科室监控小组成员首先正确掌握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相关技术指南、标准,自觉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贯穿于医疗活动始终,然后带动全科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科室整体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6?77<3jvor
2.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汇总十篇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使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资金流动性受到影响,货币政策为了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便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在市场资本自由流动和其他国家货币政策滞后性的情况下,会使资金大量地流入利率较高的国家,从而使金融危机爆发过和受灾国的资本账户进一步恶化,汇率受到影响后致使本国货币贬值。 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5B3jvor
3.科室感染管理年度总结12篇4、为加强对全所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我们重新制定了《传染病爆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理机制及流程》,其目的是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及时、有效、有序地处理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件进一步扩散jvzquC41yy}/f~fpogoxgw3eqo5{qwllkg539@<5494ivvq
4.消毒供应院感工作计划通用12篇一、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制度和措施,继续按照“二甲”医院评审的要求检查其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内镜、小儿科、口腔科、检验科、血透室等重点部门进行感染质量督查,并协助做好院感控制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并定期对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环节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jvzquC41dly0zguj{/exr1jcuxgw44;2=10qyon
5.科室院感工作计划(通用20篇)根据我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原则,杜绝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发生。定期召开我科院感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我科在院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在院感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医务人员手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i|ln0497423753;8373e58@6;644ivvq
6.职业卫生汇报范文根据常委会的工作安排,今年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继续组织跟踪督查,重点是检查各地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同时对历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审议中提出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各地落实污染物减排工作进行调研。6月7日,我们听取了省建设厅和省环保局的专题汇报;6月25日至7月5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44?/j}rn
7.A股鸿蒙概念再爆发!央行就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问题约谈部分银行和支付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北农产运销公司暴发群聚感染。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表示,北农从5月14日暴发第一例确诊病例到现在,已45人感染,包含第一果菜批发市场29人、第二果菜批发市场9人以及7名派遣工。 杭州网约车跳车事件司机未涉违法犯罪 首汽约车平台网约车事件引发社会关注,21日富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报称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33186741fud/rpsehtdc;9584<90|mvon
8.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处置制度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处置制度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与控制制度(5篇) 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与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监控网络的监控作用,科室监控小组成员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并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的各种监测资料,及时发现问题。 由感染管理科证实流行或爆发趋势,对怀疑患有同类感 jvzquC41yy}/5?5fqey/pny1fqi04?6942<::<3jvor
9.9.7完结。未知归向未知此生的难谁带我从头都看穿(以家人之名2.凌霄的几次情感爆发的点这剧一直被借题发挥或者说尬黑的人拿来说事儿的除了骨科,应该就是凌霄怎么可以在人家还当他是哥哥的时候又摸手又偷亲又强吻的。。我觉得也是结构出了很大的问题。首先,凌霄在新加坡那九年,是略过的,在他做那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他具体是经历了什么。粉丝们不能要求那些对演员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4=9;A;:
10.“暴发”还是“爆发”,100组易混词语辨析【暴发】①突然而猛然的发生:暴发传染病。②突然发财或得势:暴发户。 【爆发】①火山内的岩浆、气体等突然猛烈冲出地表,向四外喷溢:火山爆发。②突然而猛烈地发生、发作:爆发革命。 用法提示:“暴发”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爆发”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jvzquC41ctzjeuj0zwkyk7hp1cxuklqgu1oofn}0jvsmAjwvakj>4==579<34:>;96;35@
11.法规问题解析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传染病爆发以来,党中央,习主席高度重视。2月5号习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jvzquC41yy}/hvrw0gjv0ls1kplp1:;;71715A9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