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李白看到庐山瀑布时,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佳句。
2.表强调
如:(1)这句话里的”书”,并不是指书本,而是指书法。
(2)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有理。
3.表特定称谓
如:(1)袁隆平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2)今年的“六一”,我们学校要举办盛大的晚会,
4.表特殊含义
如:
(1) 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色的浪花吗?
(2)这位盲姑娘学会了用心“看”世界,用手指“说话”。
注:
“特定称谓”和“特殊含义”的区别在于:特定称谓,是一种称呼、称号,如“最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内容非本义,而是临时赋予的含义,如,上面例中,用心“看”世界,用手指“说话”。“看”并非本义“用眼看”,而是用心去感受;“说话”并非本意用嘴“说话”,而是用手来表达。
5.表示否定或讽刺
如: 那个有“素质”的人正在随地吐痰。
6.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二、真题汇总
1.【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B。
【解析】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是特殊含义。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B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是表述特定含义。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D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分析可知,B项引号的作用符合要求。
2.(2020·天津和平·耀华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备受市民关注的南昌快速公交专用道已全面竣工。车道为“一纵一横”:“一纵”贯穿阳明路、八一大道、井冈山大道,“一横”途经洪城路、解放西路。
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现在的许多文章,无论繁简,要是按“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C.我们一直以来都说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那么何谓礼?东汉刘熙《释名》:“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
D.这次“围观”活动,方舟子首当其冲,当《成都商报》记者告知他被“围观”之事时,他大为高兴,连说几声“欢迎”。
【答案】C【解析】问号前的“礼”应加引号
3.(西藏拉萨·高三月考)下列引号的作用与另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看,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B.别有用心的人们强令吴吉昌去瓜园“立功赎罪”,永远不准他再进棉花地。
C.张老师改作文,确实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D.在某些喜欢息事宁人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
答案:C。C项是特殊含义,强调;其他项是反语。
4.【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问题】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B
【解析】乙处,“白皮书”属于特定称谓,应该使用引号。
5.【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3月阶段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它的来临,意味着接下来天气会更加炎热。此时,人们需要投入到繁忙的农事活动中去,为之后的丰收打下基础。从农业角度说,“小满”既关涉北方麦粒的饱满,又与南方雨水的__________有关。这时候,中国北方冬小麦类的夏熟作物进入灌浆期,籽粒渐渐饱满,收割在即。在南方,俗语说“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时节降雨量的增加,使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干旱少雨的年份。所以,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小满时节,蚕开始结茧,意味着养蚕人家要__________地缫丝。传说称,小满为蚕神生日,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祈蚕节”。养蚕又对气温、湿度、食物要求很高,加之古人并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因素,蚕丝__________,因此把蚕视作“天物”,格外珍视。俗话说,“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的劳作,意味着人们离丰收又近了一步。这个节气的名字,也正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__________ 。
【题目】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例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A.所以,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
B.传说称,小满为蚕神生日,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祈蚕节”。
C.因此把蚕视作“天物”,格外珍视。
D.“小满”的劳作,意味着人们离丰收又近了一步。
【答案】C
【解析】“绿友”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这里是对绿植的称谓;A.“满”字的引号是强调的作用,强调“满”这个字的含义;B.“祈蚕节”的引号是强调特殊节日;C.“天物”的引号作用也是表示特定称谓,这里是对蚕的称谓;D.“小满”的引号是强调特殊节气。
三、练习巩固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脑里神经元细胞多达一千亿个。这些神经元细胞有着很多非常特别的“触手”,这些“触手”被称为突触。通过突触,神经元细胞之间可以相互连接,通过脉冲电信号和化学分子的释放来传递各类信息,由此构成一个庞大的通信网络。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触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是有气节的,李白在诗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B.他表示,这个电视节,能把许多感人的的“中国故事”传播给世界。
C.一家企业为竞标工程,盖了14000多个章,这种现象被人们戏称为“公章旅行”。
D.今天是儿童节,““六一家校乐“文艺汇演将于下午举行。
[答案] C
A项,直接引用。B项,特定称谓。C项,特殊含义。D项,活动名称,特定称谓。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竹林中,竹子清翠,空气新鲜,但没看到“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情境,难免有些失落。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上面句子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C.当前必须禁止设计制造“电子情人”,因为它和“克隆人”一样,对人类有负面影响。
D.只听见”砰”的一声枪响。
[答案] A
[解析] 文中“竹外桃花三两枝”的引号表引用。A项表引用。B项表讽刺。C项表特殊含义。D项表拟声词,强调。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梁邹平原这一带古时候是退海之地,海水虽被黄河赶走,沉下的泥沙却饱浸着盐分,捧一捧湿土闻一闻,咸腥味刺鼻。春天盐碱泛上来,一圈圈一圈圈的“绒花”盛开,地里白茫茫,如同下了一场雪。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绒花”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B.至如梁、柱、枋、檩、门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 (B项的引号和文段中“绒花”的引号作用相同,都是特殊含义。A项表示强调。C项反语。D项表示引用。故选B。)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还把老吴、老鲁也都设计在他的住宅里。老吴住前院,管洒扫应对。主人不在,有客人来,沏茶奉烟,请客人留字留言。老鲁呢,挑水,还可以把左邻右舍的用水都包下来,包括对门卖柿子的老太婆的……他把将来的生活设想这样具体,而且梦寐以求,有点像契诃夫小说《醋栗》中的主人,于是大家就叫他“醋栗”。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B.“戴车匠”在我们不但是一个人,一间小店,还是一个地名。
C.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那样的“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顶多只能算是一种感觉而已。
B (文中“醋栗”的引号作用是特殊称谓。B项的引号的用法与此相同。A项表示引用。C项表示讽刺。D项表示突出、强调。故选B。
5.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A.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B.“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C.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D.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A.表示特殊含义。B.和例句相同,均表示引用。
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特定称谓。故选B。
6.当然,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的大显身手,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在医疗领城的“春天”就要来了。
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春天”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多年了。
B.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 “早”字。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掩着耳朵去偷铃铛,这个法子太“巧妙”了。
C项,“招牌”的引号和“春天”的引号均表示特殊含义;
A项,引号表示引用;B项,引号表示突出强调;D项,引号表示反语、否定。故选C。
7.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语言本能”,同时,语言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演化规律。
下列引号的运用与文中“语言本能”的引号,作用相同的是( )
A.《大学》里的“正心诚意”,意即行为背后的动机要与行为遵守的规范相一致。
B.清朝初年,统治者更重武力,不重视儒学,于是传统的“读书人”就备受打压。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的是什么样的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他平日里喜欢占小便宜,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为好。
本题中,“语言本能”的引号,表示着重强调。
A项,“正心诚意”,表示引用。B项,“读书人”,表示着重强调。
C项,“招牌”,表示特殊含义。D项,“聪明人”,表示反语讽刺。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