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北宋”那你是不知道,古代的沙尘有多么……

3月14日夜间起,中国北方地区发生大范围沙尘暴天气,将灿烂明媚的春天瞬间变成了一幅“沙画”。

中央气象台表示,这是近10年我国遭遇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范围也是近10年最广。

有网友表示,沙尘一来,北京似乎穿越回北宋了。

沙尘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古已有之,无法仅凭人力将其“消灭”。那么,沙尘天气曾在史书上留下怎样的“痕迹”呢?

01

我国历史上的沙尘天气是怎样的?

在《五行志》中, 有许多与沙尘天气有关的记载。例如,“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

《明史•五行志》载:“成化二十一年三月戊子,大名风霾,自辰迄申,红黄满空,俄黑如夜。已而雨沙,数日乃止。”不仅对沙尘天气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明确的记载,对于沙尘天气发生时的一系列大气物理现象和持续时间都有身临其境的描绘。

再比如《旧唐书》上也记载“德宗贞元十年(794年)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唐德宗贞元年间三月下旬的一天,黄沙漫天,什么都看不清,以至于“日月无光”了。

史籍记载沙尘天气时,一般都不涉及沙尘天气的危害,但也有少数例外。

如《宋史•五行志》载:“景德四年三月甲寅夕,京师大风,黄尘蔽天,自大名历京畿,害桑稼,唐州尤甚。”

《明史•五行志》载:“(万历)十八年四月戊戌,崇阳风霾昼晦,至夜转烈,损官民屋木无算。”

02

春天是沙尘的“狂欢季”吗?

就沙尘天气发生的季节而言,春季是沙尘天气发生的最集中季节。

历史上(公元前4世纪至19世纪)有明确季节记载的252次沙尘天气中,发生于正月(包括闰月,下同)的有41次,2月的有59次,3月的有57次,4月的有31次,加上发生于春季的6次,共有194次,约占全部沙尘天气的71%;其次是冬季,约占全部沙尘天气的7%;夏秋二季发生较少。

春季,北方气候干燥,植被覆盖量较少,抗风蚀能力很弱,降水也比较少,地面干燥松散,土壤表层干燥疏松,如果有大风刮过,就会将松散土壤中的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天气。

尤其是在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北部等地区,平均每年沙尘暴日数可达10天以上。

此外,人为原因也是沙尘天气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随着人口增多,人口压力增大,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沙尘天气多发。

03

诗人笔下的“沙尘”是什么样?

关于沙尘源的问题,目前研究认为影响我国的沙尘源主要为北方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一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二是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三是陕、内蒙古、晋、宁西北长城沿线的沙地、沙荒地旱作农业区,四是内蒙古中东部的沙地。

沙尘暴常常降临西北和华北地区,古代一些边塞诗人将其诉诸笔端,借助这些诗作我们可以大概知道当时沙尘暴发生的情景。

王昌龄在《从军行》中云:“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说守边将士们举着被狂风卷起的红旗,顶着遮天蔽日的滚滚沙尘出征,在洮河夜战中夺取胜利的壮烈场面。一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生动地概括了沙尘暴。

岑参在《走马川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开门见山交代了西征之途:“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满目皆是沙尘暴:黄沙飞天狂风夜吼,斗大的石块遍地滚动。将士们在这种恶劣气候中半夜出征,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令人敬佩,风刀割面的沙尘暴也让人心灵震撼。

高适有一首《别董大》,其中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非常有名,但前两句却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你看,狂风卷起的千里尘沙,像黄云一样直上天空,把太阳也遮得昏暗无光了,活脱脱展现了沙尘暴的巨大威力和悲壮景象。

大诗人王维曾出使居延城(今内蒙古额尔济纳旗)慰问将士,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当地的自然环境。这“大漠孤烟”便是一种典型的塞外沙尘现象,即指狂风卷起的沙柱或沙墙。

THE END
0.《沙尘暴》以风沙为名探讨人性深度悬疑之下的人性审判当层层沙尘被扫去,有些罪行的动机让人同情,剧中刑警在查案时也曾陷入矛盾,这种对人性的复杂描写让《沙尘暴》超越了普通的悬疑剧,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存与挣扎的现实主义作品。在“疑罪从无”的人权保障理念下,法理的尺子究竟该如何丈量人性的裂缝。 白夜剧场一直以“长夜必尽,真相大白”为内核,黑与白的较量、光与暗的争夺,善与恶的博 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69616:76:;880jznn
1.描写沙尘暴的句子(精选11句),句句值得收藏描写沙尘暴的句子(精选11句) 昨日小编加班加点整理汇总的句子供大家参考: 1. 沙尘如巨蟒般席卷大地,吞噬着一切,只留下一片混沌和悲凉。 2. 天空中弥漫着 的沙粒,仿佛连太阳都被蒙上了一层纱,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3. 狂风呼啸,沙石飞扬,人们在这无情的沙尘暴中如同一叶扁舟,摇摇欲坠。jvzquC41yy}/z:7374dqv4lw|o08?=g2didhj=g7glg7ok249hf
2.赵冬苓:《沙尘暴》打造“荒漠”美学粗粝凛冽引关注出于对人性的观照,她赋予了每个角色完整生动的生命弧光。王良的扭曲、刘盈盈的隐忍、程春的被动等待……凶手不是单纯的恶魔,受害者也不全是无辜的弱者。在沙尘暴里没有精致的罪案现场,只有被风沙啃噬的人性和命运。这种对人性的复杂描写让《沙尘暴》超越了普通悬疑剧,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存与挣扎的作品。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69716:76:;>;0jznn
3.沙尘漫天飞的句子,描写漫天风沙的句子?描写漫天风沙的句子有哪些不过,青海的沙尘暴,就不象甘肃的这样混沌。如果说,甘肃的是炖刀割肉,那青海就是快刀斩乱麻。一次在青海格尔木,那沙尘暴是阳光下的沙尘暴,一面阳光照耀,一面风沙起舞。 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狂风怒吼,满天黄沙沙石狂舞在苍穹, 卡车深陷泥潭中; 刹间乌(′~`;)瘴漫天空, 笔直落入人间崩。 jvzquC41o0;3{~jt0et0srfqogt0uqjpij{p1<;33;k75o95:4866Bh;e974dA=5g3:547mvon
4.为了故事,创造的这些人物有很多bug(沙尘暴)剧评如果说是这种情节的话,那只能说这个剧情有删减,而且也把这个故事复杂化了,因为刘莹莹杀丁宝元这件事情是不必告知孙彩云的。 最后应该是说编剧,从一开始就埋了一个坑,到最后也没有填上,那就是包乔是如何在沙尘暴这个故事里描写了很多当时警察没有公布的一些案件细节的。如果说包乔之情,那么包乔又是怎样之情的?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8<37B>91
5.住在沙尘暴源头的人们沙尘暴民勤青土湖黄风其实就是沙尘暴的俗称,《西游记》中黄风怪和其他妖魔出现时的描写,应该是对沙尘暴最形象的表述,可见吴承恩一定在河西走廊遭遇过沙尘暴袭击的,而且不止一次。 “红风”则是人为制造的,地广人稀的大西北不断地升腾起蘑菇云。 九十年代,沙尘暴越来越多了,隔三差五就有一场。媒体关于沙尘暴的报道,也日渐频繁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455>27<>a3ei6;@8452622:73cu4ivvq
6.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最强沙尘暴”里的治理命题观点老舍先生曾在《北京的风》一文中描写过北京春天的风沙:“北边的秃山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北京的城墙,虽然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昏,日月无光。”京派作家林斤澜也提到过北京的沙尘暴:“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jvzq<84qrktjqw3rgqvmg7hqo0io1w4423;02=691e712<248:;93><0jvsm
7.“其实我所写不及我所想万分之一”访谈杨庆祥:那当然是北京啊(笑),我在任何地方都说自己最爱的是北京,我爱雾霾的北京,我爱沙尘暴的北京,我爱带给我鼻炎的北京……我的深心和北京的深心是如此的一致,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伟大的都城,我一定会说那是北京。 韩欣桐:枕边书是一个有意思且有意境的词,睡前时光意味着一天俗务终结,迎来属于自己的放松时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5859485d69:279352995;:
8.描写天气变化的作文(通用15篇)为了不让中国南旱,北涝,沙尘暴刮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少用一次性用品,热爱大自然,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恢复生机和活力。 描写天气变化的作文 7 天气随时都有变化,一会阴云密布,一会晴空万里。 jvzquC41okv/t~nygp4dqv4|wq}fp8gkcpnvc8737:67;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