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没给蒙古国留下太多选择!”
北京每年春天的沙尘,其实是蒙古国超过70%国土面积沙漠化的直接体现。
可这事儿背后,说不定还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地缘较量。
一边是挡不住的黄沙,一边是剪不断的牵绊,蒙古国到底该怎么走出这困境?
有人说两家“合并”一下不就行了,毕竟我国在生态环境这一方面做的还挺拿的出手的,到时候肯定能给蒙古国得到良好改善。
其实也不是我们不想,只是受20世纪苏联时期的影响,蒙古国在独立过程中对其他国家都产生了警惕心理,再加上我国与蒙古国在历史上还有过非常复杂的交集所以导致蒙古国对我们有所防备。
同时他们还奉行着“第三邻国”的政策,比较亲近于西方,并且很担心一旦接受中国的援助就会像中国清朝时期一样过度依赖,像个“小弟”。不然他们当初也不会大费周折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了,为的就是去除“中国同化”。
但是我们依旧没有坐视不管,中蒙一直是贸易合作伙伴,蒙古国80%的出口煤炭都卖到了中国,要问哪个国家对蒙古国经济最有帮助,那一定是中国。
中国受蒙古国沙尘暴影响也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早在2014年的时候我国就主动向蒙古国捐了1000万元帮助蒙古国治沙。
不仅分享了治沙经验和技术还请国内专业工作人员为蒙古国独特的地缘研发了苗木培育技术经验。除此之外,我国林业局研究所还为蒙古国准备了研修班,使中蒙两国的治沙经验可以互学互鉴。
但不知道是他们地理位置太复杂还是他们学习的不到位,钱、人力都消耗了,效果却还是不尽人意,最后树木枯死的得有种前的三分之一。
2021年,我国又提出了“种植10亿棵树”的计划,并且所有树苗都从我国出口,根据我国的研发,树苗既能全部种上也能全部种活,沙子是能防住了,但他们就没经济能发展了。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切还要追溯到苏联时期,当时蒙古国的土地还是一片绿油油,他们本是个以草原为主的生态系统国家,畜牧业更是他们经济来源的主要之一。
当时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放牧方式,但苏联非要干扰,把牧民都集中在了一个地方,牛羊成天只能在一片地上啃,这片啃完了又换地方,可草恢复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它们吃的速度,就这样好好的草原逐渐沙漠化。
在苏联解体后,他们又发现地底下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南戈壁地区,为了让国家经济能起来开始疯狂挖采,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尘土越来越多,经济是靠煤炭上去了但环保却越来越差。
如今蒙古国已经超过70%的国土成为沙漠,而每年还在加剧扩张,水资源短缺也成了他们要命的问题。一系列前因后果加起来,也使他们的气候逐渐发生改变,包括气温升高、降雨量减少等等。
直到这时遭殃的已经不止是他们,国土有边界但沙尘没有,风从北边刮一路南下直接吹到了我国境地,再不加以制止甚至能吹到浙江沪。
我国辛苦干了半辈子的环保,最后却抵不住人家挖一天的矿,但要人家停止挖矿也不可能,这不就属于砸人家饭碗了嘛,这样一来也就成了恶性循环。
但比起这些更可恶的还是他们政府的不作为,多个地方都向对他们提出过意见,可他们口头答应但效率却极其的低。
2023年我国又向他们提出共同创建跨境防风带,所有的方案我们出,技术我们提供,蒙古国只需要停供人力和一半的财力,可他们依旧拖拖拉拉,最后虽然建成了但他们的沙漠化也越来越严重,建不建的好像也没啥区别了。
其次还有蒙古国民众的问题,人们不可能放弃畜牧业,并且还会带着“那么多年不都这么过来了吗”的思想,为了增加收入不断地增加牲畜数量,这也让草原始终得不到改变,大家对此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至此我们每年还要接受蒙古国那边沙尘的洗礼,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空气质量,如果再不加以管制那将会越来越严重。
但以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蒙古国处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在国际上蒙古国一直在中美俄找平衡企图能获得最大利益,可这也就导致了蒙古国在一些问题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如果蒙古国能打破平衡,选择与中国加强合作,那么相信假以时日蒙古国的沙漠化问题将会有所解决。
毕竟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是非常想帮助他们的,如果蒙古国不能有效的解决沙漠化的问题,那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两国共同努力就能解决的,也需要国际商会上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在不久额将来,我们能看到中蒙两国能在防沙治沙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共创一个绿色、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