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地理科学》专业题库——地球极端气象事件的成因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通常不是导致区域性干旱的主要自然气候因素?
A.大气环流长期异常,降水偏少
B.持续性高压控制,水汽输送中断
C.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
D.降水季节分配极度不均
A.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低(拉尼娜)
B.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厄尔尼诺)
C.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偏高
D.北极海冰异常融化
A.大气逆辐射增强
B.地面长波辐射强烈
C.建筑和道路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再辐射
D.人类活动直接产生的热量排放
A.高温热浪
B.寒潮
C.冰雹
D.大气层结稳定
5.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多,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模式发生剧烈变化
B.地球总辐射能量显著减少
C.大气水汽含量增加,持水能力增强
D.下垫面蒸发能力普遍下降
6.某地经历剧烈降温、大风、霜冻甚至冰雹天气,随后气温迅速回升,这种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季风爆发
D.反气旋控制
A.地面辐射热量
B.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
C.高空急流提供的动力
D.地球自转的科里奥利力
8.土地利用变化,如森林砍伐导致区域干旱加剧,其主要机制是:
A.改变了地表反照率
B.减少了地面蒸散发,影响了区域水循环
C.增强了局地热力强迫
D.直接改变了大气环流路径
9.导致中国北方冬春季节出现严重沙尘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A.持续性强降水过程
B.地表植被覆盖极差,土壤裸露
C.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加速融化
D.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过高
10.下列哪项描述最能体现人类活动对极端气象事件成因的“放大”效应?
A.城市扩张直接导致了城市热岛强度增加
B.温室气体排放间接改变了全球能量平衡,增加了极端天气概率
C.工业排放的烟尘直接导致了酸雨的发生
D.水利工程改变了局部地区的径流过程
二、填空题
1.极端高温热浪的形成,既需要持续性的______条件,也需要大气层结维持______,并常常受到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
2.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的异常______,而拉尼娜现象则是指其异常______。
3.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不仅意味着降水可能增多,也意味着大气______能力增强,极端降水事件的风险随之增大。
4.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复杂,除了建筑物和道路的蓄热效应外,还与人类活动的______排放、城市下垫面的______特性有关。
5.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增温更快,这会通过改变极地涡旋的强度和位置,进而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的______和______,增加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
三、名词解释
1.绝热过程
2.水汽输送
4.绝热增温
四、简答题
1.简述城市化进程如何加剧局地热浪的发生。
2.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干旱事件可能呈现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五、论述题
试述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和大气成分,对地球水循环过程及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影响机制。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是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而非直接导致区域性干旱的主要自然气候因素。主要自然因素是大气环流异常、持续性高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等。
2.B
3.C
4.C
解析:冰雹的形成需要大气剧烈不稳定,提供强大的上升气流,使水汽凝结成云,并在云中经过反复升降和冻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