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的热度还未消散,同样精彩、更加励志的残奥会也来啦。
东京残奥会将于8月24日至9月5日举行,共设22个大项、539个小项,将有来自约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00名运动员参赛。
周佳敏、王浩担任旗手
昨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周佳敏、王浩将担任东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周佳敏,女子轮椅射箭运动员,曾获得2016年里约残奥会复合弓公开级个人赛、混双冠军,2019年世锦赛复合弓公开级别团体冠军、混合团体冠军。本届残奥会她将参加女子复合弓比赛。
1990年出生于浙江奉化的周佳敏,因先天原因患有右下肢残疾,在大学毕业后担任了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参加了一次坐式排球比赛,尽管在此之前毫无正式训练的经验,但她对待每一个来球依然全力以赴、不肯放弃。
正是凭借着奋力拼搏的精神,周佳敏被前来观赛的著名射箭教练邵淑芬看中,从此进入浙江省残疾人体训中心射箭队,开始专业射箭训练。周佳敏在里约残奥会上斩获两金,也就此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光荣的残奥运动员领袖”认证,成为中国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残疾人运动员。
王浩,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曾获得2017年、2019年世界残奥田径锦标赛跳远金牌。本届残奥会他除了“老本行”项目跳远之外,还将参加男子T46级别100米短跑和4×100米男女混合接力项目的角逐。
王浩此前表示,自己从小就爱奔跑,不管是和伙伴一起玩耍,还是在学校运动会的赛场上,别人都被自己远远地落在后边。
王浩出生时右臂就有残疾,9岁的他就参与了残疾人体育训练。14岁时,他被辽宁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康复中心选中,开始进行专业的田径训练。尽管右臂的缺陷给日常训练带来了许多不便,但王浩却表示可怕的不是肢体不便,而是逃避问题,只有尽心尽力去做,才能克服困难。王浩用日复一日的训练带回了一枚又一枚的金牌,赛场上的他用这股劲告诉大家,一“肢”也能独秀!
2019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 王浩(中)
34名上海选手为国出征
此次为我国第十次派团参加夏季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有251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包括34名上海运动员。他们将参加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盲人足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等20个大项、341个小项的角逐,是我国参加境外残奥会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
上观记者此前采访了部分上海选手,深刻感受到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平等对待。他们奋勇拼搏、自强不息,体育让他们走出曾经的阴霾,在一个新的舞台绽放。
丁晓潮(男,34岁)、赵美玲(女,34岁),坐式排球运动员。赵美玲曾获得2016年里约残奥会银牌,她说:“东京残奥会,希望奖牌可以换成金色。”
丁晓潮是上海人,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残疾,但个性开朗。赵美玲来自辽宁,遭遇车祸右腿截肢,是个性格爽朗的女生。两人因坐式排球结缘,2009年步入婚姻的殿堂。为了备战东京残奥会,他们在上海封闭训练了一年有余。记者问他们残奥会后有什么打算,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考虑要个小宝宝。”
坐式排球,必须臀部着地,手撑地移动,队员们双手磨出老茧,臀部磨出瘀青,都是家常便饭。赵美玲说:“裤子七八条换着穿,两个月就要换了。”但她并不觉得苦,“运动之后情绪会有一种释放,很自信。”
赵美玲拿过世锦赛冠军、残奥会亚军,第二次参加残奥会,她的目标直指金牌。而丁晓潮的第四次奥运会之旅,他的目标是突破之前第五名的最好成绩。赵美玲知道,中国坐式女排的成绩背后,男队员的陪练功不可没。
谭淑梅(女,32岁)、李豪(男,27岁),轮椅击剑运动员。他们都是首次亮相残奥会赛场。
谭淑梅是湖南妹子,10年前她因为脊椎意外受伤导致瘫痪,练习击剑已经8年。“刚受伤那个时候,自己一直接受不了。后来到上海开始训练,有这么多小伙伴一起,才慢慢走了出来。 ”
对残疾人运动员来说,评级是很重要的一步。谭淑梅直到2018年才评级,但厚积薄发的她很快就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2019年,她参加了两站世界杯积分赛,一站拿了2个冠军,一站拿了1个冠军1个亚军,从而直接拿满东京残奥会的积分。 一鼓作气站上残奥会赛场,她的想法就是打出自己的气势。
李豪则是因为小时候遭遇车祸,右腿截肢。21岁那年,他从四川来到上海,击剑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刚来时,发现自己技术有差距,基本功不扎实,很多动作要改,几乎推倒重来,这也是最困难的。”李豪说:“如果不是因为击剑,我可能很难撑下去。”
谭淑梅和李豪的成长,都离不开教练的悉心指导。轮椅击剑队主教练孔令辉表示,“残疾人体育的意义不只是竞技,还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康复,体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代表团团长张海迪:防疫成绩两手抓
自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夏季残奥会,平亚丽夺得首金以来,中国几代残奥会选手都用不懈努力站上了世界之巅。2004年雅典残奥会、2008年北京残奥会、2012伦敦残奥会及2016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已经连续4届位居残奥会的金牌榜第一名。在里约,中国军团更是首次突破100大关,收获了107块金牌。
中国代表团第三批队伍22日抵达东京,代表团团长张海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所有队员都能做好保护措施,争取最好成绩:“这次代表团的使命很重。在疫情下,我们的残疾人运动员依然发奋努力来这里参赛,我们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做好所有的保护措施,在特殊的情况下,奋发图强,争取最好成绩,为祖国争光,这是我们所有运动员最大的心愿。”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运动员都是业余选手,职业涵盖工人、农民、学生、公务员、职员等。
东京疫情难控
组委会继续加强防疫政策
观众也将首次出现
而残奥会之外,情况更加严峻。一个月前的7月22日,日本全国单日新增新冠病例5395例,其中东京1979例;而到了8月22日,日本全国单日新增新冠病例已上涨至22284例,其中东京4392例,这是疫情暴发以来东京新增病例最多的一个周日。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承认,“东京都新冠疫情迎来最大危机,属于灾害级别”。
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桥本圣子、东京奥组委首席执行官武藤敏郎在22日出席国际残奥委会(IPC)执委会会议时表示,鉴于新冠疫情恶化,将加强相关防疫对策。具体措施包括提高赛事相关人员的病毒检测频率,在残奥村开展业务的人将改为每天检测;不接触选手、原本需“7天1次”的人群,也将改为“4天1次”。对从海外赴日的赛事相关人员,在自主隔离14天后仍要求限制行动。
尽管如此,东京奥组委表示,仍将欢迎大约13万名学生进入现场观看残奥会。
东京奥组委发言人高谷正哲22日表示,奥组委已经做好了迎接学生入场的准备,并表示各方将为学生打造尽可能“最安全”的观赛环境。
根据国际残奥委会、日本政府、东京都政府和东京奥组委早些时候会谈的结果,残奥会将不允许观众入场,但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将会允许部分学生入场观看。高谷正哲再次强调,这一计划绝对能够“让残奥会的价值观教育到年青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