㈣ 消防安全,自救,自护的知识和方法
消防安全,自救,自护的知识和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1、不玩火、不随意摆弄电器设备。
2、提醒家长不可将烟蒂、火柴杆等火种随意扔在废纸篓内或可燃杂物上,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3、提醒家长在五级以上大风天或高火险等级天气,禁止使用以柴草、木材、木炭、煤炭等为燃料的用火行为,禁止室外吸烟和明火作业。
4、家或入睡前,必须将用电器具断电、关闭燃气开关、消除遗留火种。用电设备长期不使用时,应切断开关或拔下插销。
5、液化气钢瓶与炉具间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使用时,先开气阀再点火;使用完毕,先关气阀再关炉具开关。不要随意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不要在燃气泄漏场所拨打电话、手机。
6、不要在楼梯间、公共走道内动火或存放物品,不要在棚厦内动火、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维修机动车辆,不要在禁火地点吸烟、动火。
8、家中一旦起火,必须保持冷静。对初起火灾,应迅速清理起火点附近可燃物,并迅速利用被褥、水及其它简易灭火器材控制和扑救。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9、要掌握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清楚住宅周围环境,熟悉逃生路线。大火来临时要迅速逃生,不可贪恋财物,以免失去逃生时机。逃生途中,不要携带重物,逃离火场后,不要冒险返回火场。
10、火场逃生时,保持冷静,正确估计火势。如火势不大,应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离。逃生时不可乘坐电梯。逃生时应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烟气尾随进入。
11、楼下起火,楼上居民切忌开门观看或急于下楼逃生,要紧闭房门,可用浸湿的床单、窗帘等堵塞门缝或粘上胶带。如果房门发烫,要泼水降温。
12、若逃生路线均被大火封锁,可向阳台或向架设云梯车的窗口移动,并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㈤ 谈一谈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常识有哪些
自救互救常识 一、疾病 (一)心酶复苏 (二)窒息 1、异物吸入后如何急救? 由于不小心或着急,不慎将花生米、果冻,瓜子、枣核、钮扣、硬币等吸入气管,致使气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啸鸣。异物堵塞气管时,可有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情况紧急,急救分秒必争,几分钟就可导致窒息死亡。首先清除鼻内和口腔内呕吐物或食物残渣。 方法一: 海姆利克氏操作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当患者突然发生呼吸道异物导致窒息时,立即使其弯腰前倾,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两手合拢抱住患者,其中一手握拳,在患者上腹部用力猛的向上提,借助胃泡内及肺内残留气体被挤出时产生压力,使异物咯出。 方法二: 对卧位病人,让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抢救者,而抢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连续有力四次拍击,使异物排出。 2、途中急救 a.如病人发生窒息,可让其仰卧,头偏向一侧,取头低脚高位,轻拍背部,排除气管内阻塞物,或将病人仰卧,头后仰,使颈部放直,急救者将右手掌部放在病人腹上部剑突下的位置,从下向上并稍向后冲压,使阻塞物排出。病人停止呼吸或心跳骤停,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术,即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 b.病伤者取头低足高侧卧位,以利体位引流。用筷子或光滑薄木板等撬开病人口腔,插在上下齿之间,或用毛巾卷个小口撑开口腔,清理口腔、鼻腔、喉部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c.向老师报告同时向急救站或附近医院求救。 (三)高血压危象 1、不要在病人面前惊慌失措,让病人安静休息,头部抬高,取半卧位,尽量避光,病人若神志清醒,可立即服用双氢克尿噻2片、安定2片;或复方降压片2片,少饮水,并尽快送病人到医院救治。 2、在去医院的路上,行车尽量平稳,以免因过度颠簸而造成脑溢血。头痛严重可针刺百会穴(两耳尖连线在头顶正中点)使之出血,以缓解头痛。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3、如果发生抽搐,可手掐合谷、人中穴。注意保持昏迷者呼吸道通畅,让其侧卧,将下颌拉前,以利呼吸。 (四)脑溢血、中风、卒中 1、同学发生脑溢血、中风、卒中时,不要过于惊慌,应保持镇静、安慰病人。 2、病人必须绝对安静卧床(脑溢血病人头部垫高),松开领扣,头和身体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及呕物流入气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急呼120进行救治。 3、同时要避免强行搬动病人,尤其要注意头部的稳定,否则会错过最有利的治疗时机而造成病情加重的抢救失败。 (五)胃穿孔 不要捂着肚子乱打滚,应朝左侧卧于床。理由是穿孔部位大多位于胃部右侧。朝左卧能有效防止胃酸和食物进一步流向腹腔以致病情加剧。 如果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到达,但现场又有些简单医疗设备,病人可在同学帮助下自行安插胃管。 具体方法: 将胃管插入鼻孔,至喉咙处,边哈气边用力吞咽,把胃管咽入胃中。然后用针筒抽出胃里的东西,这样能减轻腹腔的感染程度,为病人赢得治疗时间,记住此时病人也必须朝左侧卧。 (六)中暑 1、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2、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4、需要提醒的是,外出时不要过度疲劳,可以走一段路就适当休息会儿。 5、出门最好戴个凉帽、打把伞。在温度较高的室内应打开电扇,加速空气对流,但不要直吹身体。 热天出门尽量随身携带降暑药以备不时之需,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仁丹等。 6、此外,如有人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不明原因的高热,简单处理后,应立即打120就医。二、外伤赞同 (七)鼻出血 1、如果遇到鼻子出血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慌张,否则血压升高,会加重出血。 2、如果感到有血流到口中应尽量吐出,以免刺激胃部。 3、少量出血时,将棉球塞入鼻孔内,压紧鼻孔5-10分钟,如出血未缓解,可适当延长时间,并在鼻额部冷敷,如能加用云南白药效果会更好。如果出血剧烈或者反复出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八)踝关节扭伤 1、立即停止行走、运动或劳动等活动,取坐位或卧位,同时,可用枕头、被褥或衣物、背包等把足部垫高,以利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 2、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局部,使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或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 3、冷敷的同时或冷敷后可用绷带、三角巾等布料加压包扎踝关节周围。亦可用数条宽胶布从足底向踝关节及足背部粘贴、固定踝关节,以减少活动度。无论包扎或用胶布粘贴均应使受伤的外踝形成足外翻或受伤的内踝形成足内翻,以减轻对受伤的副韧带或肌肉的牵拉,从而减轻或避免加重损伤。 4、如已发生或怀疑发生骨折,应选用两块长约30厘米的木板或硬纸板分别放在受伤部位的内外两侧,并在受伤部位加放棉垫、毛巾或衣物等,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物把两块木板固定结扎。如为开放性骨折应加压包扎止血后再将骨折处固定。 5、受伤后切忌推拿按摩受伤部位,切忌立即热敷,热敷需在受伤24小时后开始进行。 6、最好用单架把伤员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断救治。必要时可拨打急救电话120,请专业急救人员进一步处理。 7、若症状严重,或韧带完全断裂或有撕脱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矫枉过正”的位置,约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垫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块较大,且复位不良,则应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九)骨折 骨折,指人体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断裂,大多数骨折是因受到强力的冲击造成的。发生骨折后,骨折部位有疼痛感,并伴有肿胀、瘀血和变形,人的活动受到限制,无法负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出血、休克、感染、内脏损伤等。发生骨折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呢?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患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